“名盘+名校”在吸引人买房上,的确很有“功效”。
现状:有楼盘近四成业主冲着学位买房
近年来,东莞一些建在重点学区的楼盘相继打出“名盘+名校”的旗号,其广告上通常会见到“毗邻名校”、“文脉底蕴深厚”、“买房就读重点小学”的字样,部分楼盘中冲着学校来买房的业主占到近四成。
教育与地产结缘多多
“名盘+名校”的模式,不仅使小区的建设规模庞大,其所开办的名校规模也超前,学校的各种配套设施更是一流。如中信地产与广州朝天实验小学合办的东莞朝天实验小学,中信地产、世纪城地产联合投资引进的南开实验学校,宏远地产投资的宏远外国语学校,万科城市高尔夫和中山大学联办的中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光大地产与新世纪联合建立松山湖学校等,教育与地产结缘,对于业主、开发商、政府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现在的家长基本上都会为了孩子能就读好学校去买房子,为了迁就孩子就近上学,就搬到临近的楼盘去住。”田和地产副总经理苏雪梅告诉记者。苏雪梅说,“名盘+名校”的模式对刺激销售的作用最为直接,以塞纳河畔为例,该楼盘与建设小学合作,每个购买楼盘的业主都有一个读建设小学的入学指标,因建设小学的学位而购买房屋的业主占到37%。
不仅仅是一手房,莞城作为东莞的政治文化中心区域,集中了建设小学、实验小学、东莞中学等传统名校,周围很多都是有多年房龄的老房子,二手房价格也比周边地区高。因为好学区的房子很稀缺,这些名校学区的二手房租多卖少。
业主:买房时都会考虑孩子读书的问题
对于目前众多的楼盘都与学校“联姻”,楼盘业主也有自己的看法。
学校近小区住户很方便
东泰花园的业主黎红利表示,她买房除了自住以外,也考虑了小孩子的上学问题,之所以买了东泰花园的房子,就是因为可以就读朝天小学。黎红利表示:“我们是新莞人,户口又不在这里,现在公立学校的学位非常难拿到,有些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好,所以选择了东泰花园,也是因为近,另一个是能解决小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孩子上学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家长们最关心的,如果社区里有好的学校,家长们会对这样的项目趋之若鹜,甚至可以忽略项目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江南世家的业主钟先生对记者表示:“地产商有自己的学校就能帮解决接送孩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地产商引进的学校都是名校,师资质量一般都较高。”
光大景湖花园业主杨建伦则认为,学校在小区附近或者小区内,会给住户带来很大的方便。“但也要看该校的师资和学校的历史,不能说大地产开发商旗下的学校就一定很好,楼盘与学校挂钩只是一种营销策略”。
学位成购房首要考虑条件
据了解,以前的许多业主购房入户,是为了让小孩有学位读书,取消购房入户后,许多非莞籍家长就要为子女在东莞读书想办法,而现在买楼送学位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很多人需要东莞户口就是为了小孩读书,特别是取消购房入户后,非莞籍户口的业主子女如何入学成为许多人买房首要考虑的因素。
“有的业主在购房时会多次询问没有东莞户口、可不可以送学位。”苏雪梅告诉记者,在一定程度上,这样送学位的方法吸引了许多非莞籍户口的家长为了学位买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许多购房者来说,为了让孩子能够在东莞读书,入户东莞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而在取消购房入户后,如何获得一个好的学校的学位,成为这些家长买楼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发展商:“教育牌”已成竞争的又一焦点
“一所好的学校,不单给社区提供了好的配套,更为开发商带来好的附加值。”中信地产市场营销部副经理陈峰表示。
陈峰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楼盘的附加值大小成为能否吸引更多购房者的重要因素,“教育牌”也成为房地产竞争的又一个焦点。
面对今年以来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为了抗跌,中信地产就在今年提出更为鲜明的目标:“为高端客户打造高端产品,一是好的产品,二是好的物业管理,三是好的教育。”
宏远地产总经理钟振强也表示,实际上现在的开发商不单是卖房子,更多是要在卖房子的同时去倡导一种生活方式。
这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方面,比如说怎么去关怀老人家,怎么去关怀业主子女,对此发展商都要有考虑,而对小孩子的人文关怀就体现在教育方面。
专业人士:不赞成地产商插手教育
谈到“名盘+名校”,宏远外国语学校校长丁立生认为,这种模式值得推广,但是不赞成地产商插手教育,地产商如果完全按照企业模式去管学校,是做不出好的学校的。
峰景地产营销总监陈文杰则对房地产项目与学校结合持完全否定的态度。陈文杰表示,楼盘与名校“联姻”,政府不用投入就可引入一流的教育力量,似乎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实际上,办学成本很可能转移到了开发商和其他联办者身上,而开发商则又将成本转嫁到了业主身上。
因此,“联姻”的名校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学生的入学费用远比一般学校高得多,一学期下来,费用少则几千元,多则过万元。而校方也有苦难言,因为这是维持学校正常运作的不得已之举。
-存在问题
名盘与名校“联姻”未必能“白头偕老”
名盘与名校“联姻”,看似“郎才女貌”,却并非就能“白头偕老”。随着众多楼盘社区学校的兴起,产权、资金、生源等问题也困扰着发展商。
学费过高买得起房读不起书
目前很多楼盘引进的名校都建成了高收费的“贵族学校”,学生的入读费用远比一般学校高,每年每人从1万元到4万元不等,有的学校还要一次性收取每人2万~4万元的捐资助学费。
南城某在售楼盘内有一家幼儿园将在9月1日开学,每个孩子一个月的学费竟高达5800元。为此,有业主抱怨根本读不起,孩子住在小区里却要去外面读书。
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一些名校的社区分校师资力量往往不是学校本部的主力阵容,而只是学校本部派出少数“代表”作为分校的教学骨干,大部分师资都要通过招聘、借用等途径予以解决。因此,师资条件“鱼龙混杂”在所难免,教学质量能否保证实在令人担忧。
生源不足难以为继
一些开发商办名校主要是为了促进楼盘销售,但是楼盘都有销售周期,当楼盘卖完了或是业主的子女毕业了,学校如何保证后续生源和学校的正常运营,就成为一个摆在校方及发展商面前的严峻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当地教育部门也不敢“接手”这一烫手山芋。
对此,田和地产副总经理苏雪梅认为,一开始这类名校往往都是针对楼盘业主招生,但是慢慢地它们就会面向社会招生,学校也会不断打造更高的质量和更高素质的师资力量,以吸引更多的生源回来。这样一来,楼盘卖完了,但是学校仍可自负盈亏,也有可能成为一个盈利比较高的机构。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