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重要的是,伴随着开发投资的稳步增长,土地交易市场也一改去年经常流拍的历史,在东莞国土局对地价拍卖底价作出调整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土地交易。研究机构统计结果表明,5月份东莞商住用地共成交5宗,成交总面积为13.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为5.7亿元。这个数据,几乎可以用“喜人”来形容。因为,它刷新并扭转了年初以来东莞土地交易市场单月持续疲软的局面。
从大环境方面来看,一级市场上,“高价地”的出现,似乎为助推地方土地交易市场找到了理由。上段时间,北京富力以10.22亿元拿下广渠门“高价地”,楼面单价高达1.4万元;无独有偶,万科也以13.86亿元拿下佛山“高价地”。从政策层面来分析,甚至可以得出“鼓励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政府意愿”的观点。从开发商的角度,地方政府对那些高价拿地的开发商也网开一面,缓交土地出让金。银行体系也开始为现金流紧张的开发商雪中送炭,包括最近的国务院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将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从2004年的35%调低至20%,恢复到1996年的水平,明显是缓解开发商资金压力,鼓励各方资本投资房地产之意。
拿地风潮迹象初显 通货膨胀预期使然?
最为重要的是,现在股价也一改前阵子跌跌升升的态势,这段时间一直处于上升通行道;5月份,美元大跌,美元贬值预期或者通胀预期非常强烈,使得黄金价格猛涨;原油价格也在往上冲,6月1日开始至今,发改委已经第三次调整油价。
这种逻辑,似乎难以推倒。销售回暖,开发商资金链紧张的局面由此有所缓解。再者,在通胀预期的影响下,物价上升已经充满无限可能性。在这种前提下,开发商不仅仅有回调楼盘价格的勇气,还打算启动新一轮投资热潮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它并非无懈可击。地产策划人士陈真诚分析认为,从目前的中国经济形势来看,宏观经济形势并没有出现大的好转,生产领域实际上处于通缩状态,消费 品领域有可能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尽管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救市的政策,信贷过猛增长,货币 发行过多,这些都加大了通货膨胀的预期。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少消费品的价格还在继续下降,老百姓 因经济衰退导致收入下降而变得购买力下降,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高,由此来判断,还不一定能形成 真实的通货膨胀。
在他看来,如果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真的出现全面性的通货膨胀,那肯定出现进一步的经济大萧条, 这就有可能导致市场需求严重不足、产品大量过剩下的严重滞胀,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市场可能出现 严重的低迷,甚至可能出现即便送都没人要的局面,资产价格就很难形成真实性的上涨。
其实,从目前来看,房价并不是重新进入上升轨道,而是依然处在下降通道。陈真诚表示,在“数据” 、社会舆论等方面影响下,房价出现了在整个调整周期中的振荡,但这种振荡是否已经形成了稳定的、 一致的上涨趋势目前还很难定论。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
2023-10-17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