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学校呼吁捐出的就是这笔借读费。记者 庄小龙 摄
今年2月,陈先生为其儿子缴纳了930元借读费,后来广东省出台文件取消了这笔收费,但已收借读费的厚街三屯小学并没有将这笔钱退回,而是要求家长先签名表示“已收到学校退回的这笔钱”,随后再签名表示“家长又将这笔钱捐出”。
而该镇另一所学校——溪头小学100多名新莞人家长也反映有类似遭遇。记者在家长中走访获悉,除了上述两个学校,厚街多个学校也都于近期发生了这样的事。
对此,厚街镇宣教办回应称:本来按规定是要将这笔借读费退回家长的,但厚街受金融危机以及两级办学等因素影响较大,办学经费出现困难,所以通过学校呼吁家长捐款,但这捐款是自愿的,家长即使不捐款也不会影响其子女入学。
家长投诉:借读费由退变“捐”
昨天上午,新莞人陈先生找到本报投诉称,他的小孩在厚街三屯小学读五年级。前晚8时,该校召开借读生家长会,主要内容是:今年2月对每名新莞人子女收取的930元借读费,由于省里出台文件要求取消,所以目前这笔费用要求家长捐出。
“原本是应该退回给我们的,现在怎么就变成捐款了呢?”陈先生和诸位家长对此感到不解,“为什么公办学校也要家长捐款?这不是明摆着变个名称和花样不退钱吗?”
“这是一笔糊涂账。”陈先生表示,学校的态度是不错,但学校此举他难以接受:“我们都不知道这笔钱到底捐给了谁?我们也没有拿到学校给我们的任何票据。”
陈先生称,家长会上,家长们前后共签了两次名,第一次签名是表示家长“已收到学校退回的这笔钱”,随后的签名则表示“家长又将这笔钱捐出”。
担心不捐款孩子没书读
无独有偶,6月29日下午,厚街镇溪头小学刚考完期末考试,五年级学生小琳(化名)及其同学就接到班主任的一个通知,要求他们晚上回家给自己的父母捎个话,让家长于6月30日晚上7时去学校。
小琳的父亲张先生当晚来到学校,见到自己孩子同学的家长个个摇头叹气,一个熟人告诉他:“别的学校都是自愿,我们却一定要交这个费(即上述的借读费),而且如果家长不签名,下学期孩子就不能在这里读书。”
作为新莞人,张先生称早前就曾听到风声,说女儿小琳今年在溪头小学预交的930元借读费可以退回来,这时才知道这一切已发生变化。当晚,班主任方老师要求张先生签名:自愿把预交的借读费作为善款捐出去。张先生说:“如果我不签名同意,女儿小琳下学期就没有学位在这里读书了。”学校告诉他迟两天会给他收据。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