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莞房莞事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东莞楼市成交面积下滑走势看不清 开发商也迷茫

来源:东莞时报  蓝学才 东莞房掌柜  2009-07-10 09:08:46阅读量:13685

楼市回暖了,价格上涨了,高价地出现了……然而,房地产市场繁荣的背后,依然掩饰不了实体经济的脆弱:工业用电在减少、工业生产总值在下滑、收入不见增加等。最为重要的是,一直处于上升通行道的楼市成交态势,到了6月份,却突然峰回急下。

成交面积开始下滑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上周,经纬行研究中心发布了广州楼市6月份的最新监测数据。数据显示,因新增供应大幅度减少,今年6月,广州楼市成交量开始明显回落,全市十区新建商品住宅共签约8957套,环比下降15.67%;签约面积98.4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4.7%。

无独有偶。成交面积出现下滑的情况,在东莞也得到了验证。中原地产的监测数据显示,6月东莞共有250个项目有商品房成交,成交面积为54.71万㎡,环比下降16.64%。

春节以来,楼市出现的回暖现象,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政策的刺激效应。中央的减税政策以及存量房贷打折减轻了购房者的负担,也冲低了房价。各地政府也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楼市过冷倒逼经济。

其次,刚性消费群体的释放。很多自住型需求的购房者,在多次踏空的教训下,借此金融危机之际,觅得购房良机。但是,这样的等待已经很长,从前年楼市预期恶化以来,现在已经压抑一年多了。这些刚性需求的释放,推动了楼市成交量的反弹。

6月份是传统的销售淡季,但今年的6月,东莞商品房销售还是取得了“同比上升97.58%”的大好成绩。6月份上市新盘中,江南第一城、世纪城国际公馆香榭里、虹溪诺雅、东方华府等项目的热销现象,甚至让开发商觉得有摆庆功宴的必要。

然而,作为连续多个月以来,一直处于上升通行道的楼市,6月份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6.64%的数据,让市场走向多了几许迷离。这并非没有原因。中原地产在其报告中得出一个结论:随着市场逐步进入淡季,加上市场上产品户型逐步出现结构性的供需矛盾,6月成交明显放缓。

瑞峰置业事业二部副总经理逄臻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归结起来,有两点:前期上扬的成交量,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消费力;目前城区可供应新项目有限,基本以尾盘为主,成交量由此受到抑制。

租赁市场的疲软

叶欣就要结婚了。为此,她不得不提前招租。两年前,她和同事在东泰花园合租了一套三房两厅的房子,租金为1500元/月。从今年2月份开始,她就在网上以550元/月的价格开始发帖,她所住的主人房套间招租。到了5月份,有人跟帖说“租金太贵”。后来,她又不得不以500元/月的价格更新了之前那个信息,但还是没有人有意向。于是,她和她的室友只好和房东砍价,房东最后下调了200元/月。

金信联行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6月份,东莞三级房地产市场租金下降已经成为一个现实。从成交租房的租金比例上看,租金由低到高成递减比例,800元以下的占31%,801~1200元的占24%,1201~1500元的占22%;1501~2000元的占18%,2000元以上的则比较少。

西城楼大街一房单位销售成绩不错,但二房单位,则并不如开发商所意。以该项目二房单位6200元/平米的均价来计算,一套面积80平米左右的房子,总价大概50万元左右。由于这一带属莞城,房屋偏旧,租金水平并不高。最高估计,该套单位租价以1500元/月计算,投资回报率还不到5%。

张敏华认为,从目前来看,一方面,传统的租赁市场活跃片区,租金都显大幅度下调特征,有些租金甚至有20%的回落,投资回报率大为降低。另外一方面,目前一手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这其实是相背离的。在他看来,开发商这种对“利益的追求”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后市留下隐患。

“天气”阴晴不定 消费者狂晕

7月6日,东莞的天气并不稳定。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风雨交加,反而让刘军的信念更加坚定。这种坚定,就是他始终如一地认为,实体经济还没有好转之前,房价就还会有下降的空间。

金融危机还未爆发前,刘军是某外资企业的业务员。别看仅是一个业务员身份,但收入并不少,“以前每个月至少有4万元。”但去年以来,他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现在每个月开支都要花费7000元以上,但收入还不到5000元。”员工收入减少的背后,是一个真实的经济运行现状。

上半年,工业用电的减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东莞能源检测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1月31亿千瓦时,2月21亿千瓦时,3月25亿千瓦时,4月31亿千瓦时,5月28亿千瓦时。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前五个月,工业用电同比下降了9.25%。

此外,东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东莞工业总产值2340.59亿元,同比下降12.3%。

金域中央售楼部,销售代表正试图说服刘军下订,他并不容易打动。他说,现在整个实体经济都还没有完全好转,去年大规模裁员的企业现在也没有重新招工的迹象、员工收入不见提高,反而大幅减少……由此,他不但不会这个时候出手买房,还大胆得出一个结论:目前楼市存在泡沫。

面对目前的提价风潮,其实,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处于迷茫当中。为什么房价刚降下来又上去了?为什么在金融危机没见好转,楼市库存高企的严峻形势下,开发商何以敢贸然提价,何以敢疯狂拿地?这些问题,消费者更想得到答案。

开发商的迷茫

韩林(化名)之前是万江某房地产公司的策划经理。一个月前,他正式离开了这家他工作了五年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他的离开,与迷茫有关。2007年,这个楼盘推出时,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9·27房贷新政实施后,在整个市场陷入困境的前提下,他们项目干脆停售不卖,为此,他去年整年几乎都处于“休息状态中”。早在今年初,他就对记者表示,今年5月份,他们项目将会有大动作。但事实证明,即使到了7月份,该项目也是缓慢消化。按照他的解释,“反正老板不着急,他想慢慢把价格卖高”,由于无法确定后市走势,带着无奈之情,韩林只好做出辞职的决定。

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尽管购房者增多,交易量也有所上升,但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势,许多开发商却并不乐观。一些开发商认为,刚性需求得到一定释放后,市场又会趋于平淡。涨跌,无非有以下两种情况。

有些楼盘价格略有上涨,因为开发商想给购房者造成一种印象:房价马上要回升了,赶紧买;有些楼盘价格不升反跌,因为开发商急于出手,想尽快收回投资。

有一种观点认为:开发商对当前回暖态势的不乐观,实际上与普通消费者有一个概念错位问题。从实质上来讲,开发商心中的回暖是指利润空间,也就是房地产价格问题;而现在所说的回暖,是指市场活跃程度,并不是指开发商或投资者所期待的利润空间。

“高价地”引发的连锁反应

一级土地市场,最近挺活跃。6月25日,北京通州九棵树地块以17.4亿元荣膺北京新“高价地”称号;仅仅一天后,“高价地”称号即易手;6月30日,以40.6亿元成交的广渠门15号地又再次刷新“高价地”纪录。

除北京外,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是“高价地”迭出。绿地集团5月份出手买下“2009上海最贵地”,投资金额达12亿元;广州城建集团6月夺下今年的广州“高价地”,溢价高达154%;深圳“高价地”经过14分钟内113次举牌,以高出底价2.7亿元的价格,终结了当地连续10个月的“零成交”。

很显然,这股风潮,并没有在客观意义上为东莞土地市场吹来暖风。相反,6月份,一占地面积近18万平米地块的流拍,在改写着上半年并未发生流拍历史的同时,也让未来东莞楼市走向多了几许悬念。

瑞峰置业副总经理姚丽军认为,从大环境来看,目前全国各地出现新的高价地,是源于开发商对后市的一种乐观判断。随着市场的逐步回暖,全国各地都出现涨价风潮。在他看来,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10月份之前,国家为了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可能不会出台一些政策。房地产是一个受政策主导的行业,政策放宽时,市场回暖,出现高价地,国家肯定不会坐视不管。“10月份国家可能会出台信贷收紧政策”张敏华、逄臻等都有相同的观点。

知名财经评论员时寒冰甚至对此发博表示,“高价地”的出现,不仅对中国的高房价进行了确认,更指明了一个方向,当泡沫被急剧吹大时,谁有能力吹散它呢?每一次泡沫的破灭,都会引发一场悲剧。

他还提及,目前中央银行面临两种风险,一种是通货膨胀的风险,另一种则是政策力度不够无法推动经济复苏的风险。

作为信奉道家哲学的中原集团主席,即使目前楼市处于回暖阶段,施永青也没有改变他一贯的观点“世界经济在冰河期”。楼市回暖,缺乏实体经济好转的支撑,有可能会发生变局。“楼市或将在第三季度有震荡”,施永青预测。

分享到:
责任编辑:陈茵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