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购房梦还将延续
相信很多朋友都曾体验过坐“过山车”的滋味:惊险而又刺激。可是,如果房价也让你去坐一回“过山车”,那就不只是惊险和刺激了,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煎熬。
许多在东莞工作多年的新莞人,都被东莞这座被誉为“国际花园”的城市所吸引,并憧憬和期盼着在此安家落户。但是这些年的东莞房价却恰恰像“过山车”一样,时常揪动着数十万整日为住房而奔波的购房人的心,让一个又一个为在此安家落户而奋斗的新莞人“望楼兴叹”。
不过,近几个月以来,随着经济的回暖,东莞的房价又开始了“起航”之旅,人们的购房梦还将延续。“过山车”是不是在为下一个峰巅积蓄狂奔的能量?我们拭目以待。
孩子在长大 购房成心病
李梅欣,今年32岁,老家在江西鹰潭,是一名来莞工作多年的新莞人。经多年努力,两年前终于在东莞安家落户了。说起自己的购房经历,李梅欣深有感触地说:“真的和坐‘过山车’差不多。”
1994年,17岁的李梅欣怀揣着梦想,来到东莞打拼。2002年,她在东莞结婚,并且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孩子。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为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快乐的生活学习环境,成了李梅欣心中的一个梦想,于是,她在2005年就开始关注东莞的房价走向。
“我当时对房子的要求就是地段不错、户型较好、能办户口就可以了。” 李梅欣说。
“我当时觉得房价能够接受,但却不想贷款购房。”李梅欣说,可能自己当时对国家的贷款购房政策还不太了解,所以购房的事,后来就搁浅了。但房子的事一天不解决,就仿佛一块心病压在心头,久久喘不过气来。
为买心水房 磨破几双鞋
2006年,东莞的房价开始“波涛汹涌”。“记得第一次看楼,就让我心惊肉跳。本来口袋里就没多少钱,但是那时的楼价就开始高得吓人。最开始看的是中信东泰花园的一个小户型,当时好像要29万元吧,但最终未敢出手下订。”李梅欣回忆起当时看楼的情景还有些心悸。
到了2007年年初的时候,李梅欣觉得实在不能再等下去了,如果再不出手,这辈子都别想买到房。 于是,那段时间她在东莞的各个楼盘之间四处奔波,但每次算下来的四五十万元房款,都让她望而却步。半年下来,虽然早已磨穿了好几双鞋的底,但是她依然是一无所获。“说实话,当时那心情别提有多着急了。”
转战二手房 终于淘到宝
李梅欣说,最后没办法,她开始关注二手房市场。2007年7月,她在南城步行街附近的一处楼盘,终于找到了一套比较符合她要求的房子。问了房主还有户口指标后,她没再过多犹豫,很快就买下了,连房款带过户一次性拿出了27万余元。
“自己这么多年在东莞拼死拼活好不容易积攒了点钱,就买这样的房子让人多少有些不甘心。但现在户口问题解决了,孩子在东莞上学也没问题了。”李梅欣长舒了一口气笑着说。
房价起波动 心中暗庆幸
2007年下半年的东莞房价仍然保持着它蓄积的活力,越来越多的东莞购房者在这“过山车”的巅峰体会着绝无仅有的挣扎。终于走到了2007年年底,东莞的房价进入了它生命的一次辉煌。
随着“从2008年1月1日起,东莞市取消购房入户政策”这一消息的发布,大多数楼盘逐渐失去了可以为购房者办理入户的吸引力。从那时起,东莞楼市的成交量明显受到影响,房价也开始有了一些回落。
特别是到了2008年下半年,房价下跌愈加明显。这时李梅欣身边的朋友也开始“出手”了。她的一个姐妹在今年年初以很划算的价钱买了一套房子,但是唯一的遗憾是没有了入户指标。
这一点,至今仍让李梅欣为自己的提前出手感到庆幸,因为她和孩子早已经在东莞落户了。“相对于跌下来的房价,我是有点出手早了。但是现在看着孩子每天和东莞本地的小孩子一样,能快乐地在公立学校里读书学习,我真的很开心。”李梅欣说话间眼中还洋溢着幸福的泪花。
新闻背景
2007年以前,面对疯狂上涨的楼价,多少人为此心焦梦碎。他们发现,自己辛苦积攒的买房本钱,不断被高涨的房价抵消。
如果说金融危机给谁带来了好处,可能就是那些蓄势未发的购房者,在楼价下跌之后一击而中。无论买到的是高价房还是低价房,寻觅过程中的周折,在以后的人生中都值得玩味。
记者手记:买房如坐过山车
一段经历,一场人生,买房亦是如此。市民李梅欣在东莞购房就仿佛坐了一趟“过山车”,只是“过山车”是东莞房价起伏的一个浓缩版本而已。
最初,购房者就像游客出于好奇上了“过山车”,车一开动游戏就不由他们来掌控,他们放弃了主动性就只能被动地接受,谁让市场决定一切呢?
其实那最恐怖的时候,并不是“过山车”倒着开到最顶端,也不是半挂在空中,更不是天旋地转,而是站在下面看着别人坐“过山车”的时候。因为不知道上去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很害怕,所以心很不安,所以很踌躇。只有真正尝试后,才知道那种经历是自己在生死场上走了一遭。
但是,如果真的坐上去了才发现原来上面是有高有低、有平静也有快速、有错觉更有确定,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相信李梅欣的购房经历已经道出了大多数购房者的心声。
大家可能当初心怀不同的目的,但装载的却是同一个梦想。当你想买房,你就会坐进了房地产市场这辆“过山车”。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