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住宅和城乡建设部已向上层提交放松房产调控政策的方案,具体包括取消对二套房的限制、下调房产税和延长个人房贷偿还期等。相关人士表示,该房产新政有望下月推出。
第二套房的限制将放松——这个传闻,早在今年3月即开始见诸报端。不过半年多过去,并未成为现实。现在,媒体报道建设部已经如何如何,或许松动真的为期不远。
从当下的宏观经济来看,松动第二套房的限制政策,确有现实需求。具体而言,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银行系统的需求,二是经济增长的需求。
先说明一下第二套房相关政策的威力。尽管该限制政策并不完善,但自从政策出来,国内以京、沪、深等为风向的核心城市,房价是应声而降。东莞亦在其内。这与之前频繁出台的“国X条”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表明,第二套房的限制政策,抓到了房价疯狂上涨的痒处。该限制政策直接打击“投机炒房”,可见“投机炒房”正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动力。由于高回报的刺激,银行的大量贷款涌入地产业,助推了投机活动。
第二套房的限制政策,紧缩意图十分明显,极大地冲击了投机炒房的利润空间。投机一旦受到抑制,泡沫变小,房价自然下跌。但如此一来,银行的贷款质量势必下降。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严重后果,正好提了个醒。
货币紧缩,地产业不景气,相关产业如水泥、钢铁等,受到较大冲击。国内投资减少,在出口也减少的同时,意即经济增长的两个拳头都被削弱了。
因此,不论从国内银行系统的安全运行看,还是从经济增长看,放松都有必要性。这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的。而现在,可能是最佳时候。
如果“放松”在下月真的推行,那其必然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在制度上将有什么设计,能继续抑制“投机炒房”?显然,对这一曾引发人们最多愤怒的东西,必须继续遏制。这也是放松能不能收获普通民众理解的关键。
在政策公布之前,有关部委应与公众有充分的互动。如此,才可能保证制度发挥最有效的作用。不然,很可能陷入“限制-放松-再限制-再放松”的尴尬境地。
此外,必须开辟新的投资渠道。一个产业不景气,经济增长就产生巨大压力,这样的增长模式,是不能称为健康的。改变办法之一,就是刺激消费,但现状是,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广大人们依然艰辛,社会整体的消费能力低下。这直接冲击拉动内需的各项政策。
十七大报告针对这一点,提出要增加百姓的财产性收入。如何增加?开辟新的投资渠道,是必走之路径。这也促使资金转移阵地,避免“苍蝇逐臭”。否则,资金再次转向地产,继续推动投机,是极可能的事情。若如此,“放松”就不过是饮鸩止渴,于大局毫无意义。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