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房地产市场导读
1、宏观环境:官方深刻认知房地产行业下行风险 “定向降准”政策拟出台
全国层面:针对目前不景气的房地产行业对银行业可能带来的影响,银监会表示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风险防范。 这是官方表态中首次把房地产问题的影响提升到如此高的程度。从表态可以看出,监管机构对于房地产风险的认识程度,比前几年有了明显提升。如今看来,监管层对房地产问题的严重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监管层能够及早意识到这一风险的严重后果,并尽早采取行动,避免地产调整过大是一件好事,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银监会“定向降准”政策正在研究中。下一步将考虑在继续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对三农等领域定向调节存款准备金率。虽定向降准不直接利好房贷,但信贷的宽松将缓解银行各贷款业务之间的挤出效应,对刚需的房贷业务也有一定益处。
2、新增供应:7大项目住宅产品新增供应 房企小量加推“边走边看”
6月第一周,东莞全市共有7个项目有商品房新增供应,合计住宅供应677套,面积约6.32万㎡,环比下滑22%,主要由厚街万达广场、金达锦绣东方和恒大帝景多个项目提供;非住宅新增175套,面积约1.19万㎡,环比上涨12%,主要是大岭山的信立农副产品批发中心有105套35-120㎡商铺产品上市。目前市场上观望情绪依然浓郁,开发商加推步伐也在逐步的放缓,在楼市走势不明朗的环境下,小量加推试探市场反应已经成为供应市场的主要推货策略。
3、成交情况:热点片区楼市降温 6月首周楼市冷清开局
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东莞住宅签约579套,合计面积6.54万㎡,面积环比下滑29%,同比下滑6成,6月冷清开局。原因有:一、5月以来市场供应一路偏紧,市场可售新货量有限,成交缺乏动力,直接造成6月成交冷淡,从上周网签来看,除了厚街万达广场签约较为突出之外,成交套数过百;其他项目网签量稀少,成交套数皆在20套之下,惨淡可见一斑;二、前期热销的临深片区,受到宏观大环境的影响,深圳客观望情绪也开始加重,加剧楼市成交的低迷,如塘厦、凤岗、樟木头等镇上周签约套数最高仅有51套,与此前火热形成鲜明对比;三、尽管优惠促销活动不断,但已持续半年购房者逐步产生疲态,难以刺激购房者入市欲望;四、新盘入市计划继续推迟,仍以蓄客策略为主。
4、成交均价:非毛坯产品签约比例高企 均价9862元/㎡仍处于高位
上周东莞住宅均价为9862元/㎡,仍处于高位。原因是:1、上周签约的仍以高价位的产品为主,9000-11000元/㎡单价段产品占到34.4%;2、非毛坯修产品让客户为减轻压力轻松置业,成为目前市场出货较好的产品,上周签约靠前的项目大多数来自于非毛坯修项目,如厚街万达御湖公馆、万科金色城市花园、万科四季花城、汉唐蜜园等,此类项目均价在9400-12000元/㎡之间;3、高端类别墅是近期别墅市场成交的佼佼者,御花苑天珺湾、海逸豪庭、锦绣山河、佳兆业帝景中央等,均价皆在2万之上。
5、区域供需:大多数镇区成交下滑 厚街得益万达项目成交排名首位
上周仅有28个镇区有住宅成交,由于市场供应的短缺及宏观环境面的严峻,成交缺乏上涨的动力,6月首周超8成镇区成交出现下滑,尤其南城、塘厦等镇下滑明显。厚街则在万达项目集中网签之下,以133套排名冠军,万达御湖公馆5月31日二期洋房盛大开盘,推出228 套87—117㎡单位,此次其网签数据有所体现,估计未来两周仍将陆续呈现。南城排名亚军,在售项目签约量下滑迹象明显,主要是没有新货入市,而余货吸引力较低;排名三至五位的区域皆是来自于临深片区,市场预期面持续不乐观,片区开发商也放缓供应节奏,加上深圳投资客观望情绪也逐步加浓,片区成交也从热销转向平淡。区域价格方面,单价过万的表现在南城、长安、东城、松山湖四大区域。
6、产品成交:刚需仍然是市场主流 豪宅和别墅产品再度出现下滑
从产品成交来看,70-100㎡刚需户型仍是市场主流产品,上周有265套的签约量,环比下滑3成。改善产品方面,除了100-130㎡产品成交环比小幅上涨3%,其他类产品皆呈现下滑趋势,下滑幅度最大是200㎡以上的豪宅产品。别墅的成交再度迎来下滑趋势,上周仅有21套的成交量。
7、楼盘活动: 观望季节智夺客户 万科品牌发布会赢人心
在楼市低迷与观望季节,使得“缩水”的购房客户成为房企必争的核心,谁赢得人心谁便是胜者,6月7日万科在东莞开展以“一辈子总要住一次万科房”为主题的品牌发布会,让众多观望客户对市场尤其是对万科的品牌树立的信心。在目前的市场上开展一次这样的煽情主题活动,更加有助于加强客户对其的忠诚度,在一定程度上“夺走”了部分客户的心,有助于该品牌的客户蓄积。其他多数房企均以聚集人气的方式提高客户上门量。
二、东莞房地产市场
1、土地市场
1.1待拍土地:樟木头3宗商住商服用地本周待拍 因地价过高无人竞价流拍收场
本周将有3宗位于樟木头镇樟罗社区的商住商服用地进入最后的交易环节,合计出让面积约6.57万㎡。其中2宗面积较小,不足1万平,起始楼面地价约1801元/㎡;面积较大的是纯商住用地,面积约5.58万㎡,起始楼面地价约2100元/㎡。
据最新数据监测显示:该三宗地块已在本周一因无人竞价而以流拍收场。关于其流拍原因,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认为:1、地块定价过高,比同区域的长虹百荟花园项目的起始楼面地价还要高600元/㎡;2、目前樟木头的商业发展并不成熟,商业市场不被看好,去年年底也曾有一宗商服用地流拍,故3宗流拍地块中商服用地的流拍也在意料之中;3、目前樟罗板块已经在售的楼盘有香樟1号、长虹百荟花园、中惠香樟绿洲以及待售项目水云天公馆,目前洋房的均价在7000-7500元/㎡,2宗商住地地块面积较小,且形状不规则,不便于开发;4、近期市场成交乏力,楼市走势不明朗,加上部分开发商资金链不是很充裕,房企拿地也越加谨慎,拿地的积极性减弱;5、作为樟木头镇的主要的消费群体——深圳客户也开始观望,所以开发商拿地趋于理性。
1.2出让土地:上周无商住/商服用地出让信息
1.3土地成交:上周无商住/商服用地成交信息
2、房地产市场
2.1新开工:开工市场恢复节前高速开发状态 4个纯新项目动土城区占2个
上周的新开工市场恢复端午节前的开工速度,依旧保持高速开工状态。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数据监测显示:上周东莞全市共有4个纯新项目取得开工许可证,合计住宅开工面积约19.88万㎡,环比上涨148%;非住宅开工5.85万㎡,环比上涨177%。其中开工量最大的是常平的东方银座兰乔公馆,总开工量12.55万㎡,主力户型是88-113㎡洋房和160-280㎡联排、双拼临湖别墅;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城区有2个纯新项目开工,分别是恒大御景苑和田禾塞纳河畔二期——田禾卢浮公馆,合计住宅开工量为7万㎡;另外,石碣的新项目江景华庭也在上周动土,开工面积约2.65万㎡。
2.2新增供应:7大项目住宅产品新增供应 房企小量加推“边走边看”
6月第一周,东莞全市共有7个项目有商品房新增供应,合计住宅供应677套,面积约6.32万㎡,环比下滑22%;非住宅新增175套,面积约1.19万㎡,环比上涨12%,主要是大岭山的信立农副产品批发中心有105套35-120㎡商铺产品上市。从供应类型来看,上周有公寓产品上市的有2个项目,分别是万江恒大帝景的140套41-91㎡物业性质为办公的非毛坯小户型,以及信立农妇产品批发中心的60套70-100㎡的公寓产品;有洋房供应的项目主要是厚街万达广场有228套87-117㎡的新品上市,以及金达锦绣东方154套73-138㎡的产品加推。
上周东莞共有3个项目新增预售许可证,其中常平的新项目碧桂园常平首府将在近期开盘,首推80套66-118㎡的非毛坯新品;另外,富盈旗下的2大项目——富盈都市华府和富盈香茶郡也将有新品上市。市场上观望情绪依然浓郁,开发商加推步伐也在逐步的放缓,在楼市走势不明朗的环境下,小量加推试探市场反应已经成为供应市场的主要推货策略。
2.3楼市成交
2.3.1总体情况:市场供应短缺成交缺乏动力 6月首周楼市冷清开局
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东莞住宅签约579套,合计面积6.54万㎡,面积环比下滑29%,同比下滑6成,6月冷清开局。
2.3.2供需量价走势:非毛坯产品签约比例高企 均价9862元/㎡仍处于高位
上周东莞住宅均价为9862元/㎡,仍处于高位。原因是:1、上周签约的仍以高价位的产品为主,9000-11000元/㎡单价段产品占到34.4%;2、非毛坯修产品为客户减轻压力能够轻松置业,成为目前市场出货较好的产品,上周签约靠前的项目大多数来自于非毛坯修项目,如厚街万达广场、万科金色城市花园、万科四季花城、汉唐蜜园等,此类项目均价在9400-12000元/㎡之间;3、高端类别墅是近期别墅市场成交的佼佼者,御花苑天珺湾、海逸豪庭、锦绣山河、佳兆业帝景中央等,均价皆在2万之上。
2.3.3物业类型成交:洋房签约494套唱主角 别墅产品签约再度下滑
2.3.4产品类型成交:70-100㎡刚需为主力 100-130㎡首改产品持续上周
2.3.5成交排名
2.3.5.1区域成交排名: 大多数镇区成交下滑 厚街得益万达项目成交排名首位
上周仅有28个镇区有住宅成交,由于市场供应的短缺及宏观环境面的严峻,成交缺乏上涨的动力,6月首周超8成镇区成交出现下滑,尤其南城、塘厦等镇下滑明显。厚街则在万达项目集中网签之下,以133套排名冠军,万达御湖公馆5月31日二期洋房盛大开盘,推出228 套87—117㎡单位,此次其网签数据有所体现,估计未来两周仍将陆续呈现。南城排名亚军,在售项目签约量下滑迹象明显,主要没有新货入市,而余货吸引力较低;排名三至五位的区域皆是来自于临深片区,市场预期面持续不乐观,片区开发商也放缓供应节奏,加上深圳投资客观望情绪也逐步加浓,片区成交也从热销转向平淡。区域价格方面,单价过万的表现在南城、长安、东城、松山湖四大区域。
2.3.5.2个盘成交排名(按套数)
2.3.6成交明细
2.3.6.1普通住宅面积区间成交:90-100㎡刚需产品为主角 占总体22.3%
2.3.6.2别墅产品面积区间成交:300-400㎡产品比例较高 占总体52.4%
2.3.6.3住宅各单价区间成交:9000-11000元/㎡成交比例回升 占总量34.4%
2.3.6.4别墅各单价区间成交:10000-15000元/㎡和20000-25000元/㎡成交为主
2.3.7楼盘活动: 观望季节智夺客户 万科品牌发布会赢人心
在楼市低迷与观望季节,使得“缩水”的购房客户成为房企必争的核心,谁赢得人心谁便是胜者,6月7日万科在东莞开展以“一辈子总要住一次万科房”为主题的品牌发布会,让众多观望客户对市场尤其是对万科的品牌树立的信心。在目前的市场上开展一次这样的煽情主题活动,更加有助于加强客户对其的忠诚度,在一定程度上“夺走”了部分客户的心,有助于该品牌的客户蓄积。其他多数房企均以聚集人气的方式提高客户上门量。
三、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3.1.国内:
3.1.1经济环境
3.1.1.1银监会:关注开发商资金断裂风险
6月6日国新办召开的例行记者会上,针对当前房地产行业对银行业可能带来的影响,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 “如果一个经济体对房地产依赖过重,如果金融业对房地产的风险贷款暴露过多,一旦房地产出现问题,可能会对整个经济甚至对整个金融业造成灾难性的破坏,我们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风险防范。”
内人士表示,这是官方表态中首次把房地产问题的影响提升到如此高的程度。从表态可以看出,监管机构对于房地产风险的认识程度,比前几年有了明显提升。如今看来,监管层对房地产问题的严重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监管层能够及早意识到这一风险的严重后果,并尽早采取行动,避免地产调整过大是一件好事,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3.1.1.2“定向降准”政策正在研究中
银监会将开展银行收费检查,推行银行理财业务事业部制 “定向降准”政策正在研究中。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6日表示,为增加有效供给,有关部门正在加紧研究“定向降准”相关政策。
王兆星在国新办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下一步将考虑在继续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对三农等领域定向调节存款准备金率。
虽定向降准虽然不直接利好房贷,但信贷的宽松将缓解银行各贷款业务之间的挤出效应,对刚需的房贷业务也有一定益处。
3.1.1.3世行:中国经济渐进性调整面临三大风险
世界银行6日表示,维持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7.6%的预期不变,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为7.5%。
世界银行指出,从中期而言,中国经济渐进性调整面临三大风险。一是地方政府债务若出现无序去杠杆化,或引发投资增长的急剧下滑。二是房地产等行业若出现资本成本改变或融资困难,可能导致经济活动大幅减少。三是发达国家复苏势头若减弱,出口复苏可能无法实现。
3.1.1.4川粤等地出台稳增长政策 大幅降低企业税负
近期四川省政府出台的稳增长16项措施,对该地的投资、生产、技术改造,以及消费、出口等均有较大的减免税费、财政支持等措施。
而广东发布《关于财政支持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提出,2014年,广东省财政将安排资金约647亿元,并为企业减负约380亿元。
广东从5月1日起,对全省范围内所有企业免征32项中央设立和7项省设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省级收入。今年涉及的总免征额约15亿元,为此省财政将新增安排减收后的保障支出12亿元。
3.1.1.5财政部:将发400亿电子储蓄国债
据新华社消息 财政部4日发布公告,决定下周发行2014年第三期、四期电子式储蓄国债,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400亿元。
根据公告,第三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5%,最大发行额240亿元;第四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5.41%,最大发行额160亿元。
两期国债发行期均为2014年6月10日至6月19日,2014年6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6月10日支付利息。第三期和第四期分别于2017年6月10日和2019年6月1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
3.1.2政策环境
3.1.2.1住建部:楼市增速放缓正常 遏制投资性购房基调不变
楼市是否出现拐点?地方是否应放开限购?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如何弥补?面对今年以来的住房热点话题,在6月4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冯俊一一解答。
针对楼市现状,不少机构唱出了楼市“拐点论”“崩盘论”。不过在冯俊看来,“房地产市场整体还处于增长过程中,而增速下降也属于市场正常调节的过程”,而且前4月多数指标仍延续了增长的势态,只有房屋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同比下降22.1%、6.9%。
“增速下降并不等于负增长。而且历史地看,新开工面积、成交量出现同比负增长,也是因为去年前几个月的基数过大。过去增速那么高,现在下降些也是市场正常现象。”冯俊补充道,房地产市场调控主要目标是追求供求平衡、市场平稳,把价格作为调控目标过于狭义化。
3.1.2.2国土部:禁止以补贴等形式减免土地出让款
6月6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签署国土资源部第61号令,发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这是我国首部专门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规范和引导的部门规章,自2014年9月1日起实施。
上述《规定》强调,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制度,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房地产开发用地规模和容积率等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同时,《规定》还提出,各类有偿使用的土地供应应充分贯彻市场配置原则,运用土地租金和价格杠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针对实践中创造的工业用地新方式,《规定》明确,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先出租后出让、在法定最高年期内实行缩短出让年期等方式出让土地。禁止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奖励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价款。
3.1.2.3海口:海南户籍购120平方米房可落户五人
海口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表示,自6月1日起,放宽海南省户籍购房者在海口购房落户政策。
《意见》明确规定,自6月1日起在海口市行政区域购买单套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商品住房,并已合同备案的海南省户籍购房人,可在海口市申请登记本人、配偶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父母和符合计划生育的未婚子女的户口,申请登记户口人数总计不能超过5人。《意见》还对限价商品房申购条件做出调整。满25周岁的单身居民可单独申请限价商品房;从住房面积条件上,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无自有住房或自有住房面积(含政策性住房)人均使用面积低于18平方米的可申请限价商品房。
3.1.2.4上海:率先强制规定4-6层新建住宅设电梯
上海新版《住宅设计标准》在全国率先强制规定4到6层新建住宅设电梯,同时规定,100米以上高层必须设置避难层。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中国进入老龄化的阶段,为了方便老年人上下楼,上海市在这次《住宅设计标准》修订中新增了多层住宅建筑应设置电梯的要求,在全国率先明确规定,多层住宅也就是4到6层以上应设电梯,并作为强制性条文执行。同时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该设置避难层。上海总结以往住宅火灾的教训,此次明确建筑高度超过100米以上的居住建筑也应设置避难层,供人们在发生火灾时疏散避难。此外,标准规定,新建住宅必须执行本市有关的节能标准,达到节能60%以上。
3.1.2.5广东2020年将建成珠三角金改试验区
广东省政府新闻办6月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披露,广东省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广东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9%以上,建成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成粤港澳紧密联系、在亚太地区具有较强集聚辐射能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区域,建成与广东省经济地位相适应的金融强省。
3.1.3楼市环境:
3.1.3.1百城新房价格两年来首降
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5月中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97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32%,这是2012年6月以来百城房价首次环比下跌。其中,天津新建住宅均价环比上涨0.08%。
从5月新建住宅平均价格涨跌城市个数来看,100个城市中有37个城市环比上涨,62个城市环比下跌,1个城市与上月持平。在十大城市中,仅北京、天津环比上涨,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均环比下跌。
3.1.3.2 10典型城市卖地收入20个月来首次下降
在持续近半年的“地热房冷”后,土地市场开始降温。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5月份10个典型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578亿元,环比下降20.3%,同比下降24.6%,是20个月以来首次落入同比负增长区间。成交均价为3031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7.9%,同比增长4.2%,增幅收窄近60个百分点。
近期土地市场受住宅市场影响,整体有所放缓,但基本处于平稳态势。预计今年上半年土地成交价格仍将保持高位,增幅趋于平稳。预计1月份将成为本轮房地产短周期的地价最高值,年内地价将呈振荡走低的态势。
3.1.3.3 房企半年报堪忧,6月或迎来实际降价
今年以来楼市冷淡,虽然开发商开始以价换量,但直到5月成交也没有大起色。预计6月在半年报压力之下,房企或以实际降价迎来最后一搏。
从研究中心统计的24个典型城市成交数据来看,5月新建商品住宅共成交1369万平方米,不仅同比降幅较大,而且有16个城市成交环比下降,平均减少7%。去化周期加长,使得开发商资金回收的周期也相对拉长,加速周转的压力不容乐观。作为上半年最后一个月,开发商将在6月增加开盘量,预计6月项目迎来实际降价的可能性更大。
3.1.3.4多城设15%-20%降价上限
随着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开发商试图降价跑量回笼资金,却遭遇政府的“限降令”而无法大幅降价。专家表示,政府“限降”可能是想稳定市场信心,避免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但对一些急于回笼资金的开发商来说,耽误了出货时机,资金链有可能出现断裂的风险,但不论是“限涨”还是“限降”,行政管制都让开发商们倍感无奈。
在楼市降价敏感的时点,杭州市出台了类似的“限降令”。5月23日,杭州市出台政策: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格超过15%,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此外,东莞、深圳、上海及南京等地都有类似的规定。
3.1.3.5银行放贷节奏无明显变化
距央行5月12日要求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已逾半月,但目前个贷尚无明显变化。有机构近期调研发现,目前市场上首套房贷利率变动情况不大,仍是基准利率或上浮,最高上浮10%。上海太平洋房屋凯旋北路一组店长邓川指出,目前,银行的房贷审批流程有所加快,但放款速度却依然很慢,最快也要1个月,银行表示无款可放。一般来说,月底不可能放款,月初还相对好贷一点。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认为,现在房地产领域风险较大,银行出于风险控制,更喜欢把钱投到更为安全和收益高的领域。交通银行一位客户经理指出,目前银行6月之前的贷款安排已经做好,加上6月底是理财兑付高峰以及存款考核时点,就算房贷有松动可能也是在下半年。
3.1.3.6广州:发布房地产蓝皮书
广州房地产蓝皮书系列之《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解读与展望(2013年度)》于今年5月29日正式发布。广州楼市正处于调整期中,预计将在“十一”前后或是年底结束调整,出现复苏,届时房价有可能回稳微涨。在具备条件的南沙、从化、增城等周边区域并不一定要限贷、限购、限价、限售、限签“五限”走到底,可以考虑逐步放开,实行差别化调控。
3.2东莞:
3.2.1 经济环境:
3.2.1.1首条深莞惠跨市公交线6月10人开通 可跨界出行
首条贯穿深圳、惠州、东莞三地的公交线路深惠3线将正式开通。该线路连接三地,将为缓解大型企业如富士康、华为、伯恩厂的员工出行以及沿海交通压力。深惠3线覆盖了深圳龙岗中心城,东莞凤岗以及惠州惠阳片区,实现了深莞惠三地5个毗邻镇(街道)之间的跨界出行,并且与我市轨道交通、城际高铁和城市公交等综合交通实现了无缝衔接。
3.2.1.2全市重大项目又增两个 本月7项目计划动工
6月8日,市重大办通报1~5月份市重大建设项目进展情况,5月份单月完成投资27.2亿元,占二季度计划36.1%,占年度计划8.7%。
在新开工项目推进情况方面,5月份,莞城宏达通信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广东宏达机房项目)如期动工建设;洪梅亚洲云总部基地项目、常平环球经典新型材料项目等2个项目未能按时开工。截至5月底,共有1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6月份,广东广电大数据产业中心、横沥东方亮彩塑胶模具生产项目、东莞天成香料科技有限公司(波顿项目)、麻涌环保热电厂、新麻涌医院、东莞2014年电网新建项目、松山湖粤港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基地等7个项目计划动工建设。
在增补、调整市重大建设项目情况方面,经请示市重大项目领导小组同意,上个月增补万江岭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麻涌康美特宏远汽车项目等2个项目为今年的市重大建设项目。调整麻涌玉柴华南(东莞)供应链项目为重大预备项目。截至5月底,共有161个市重大建设项目。
3.2.2 政策环境:
3.2.2.1我市水乡地区规划5条公交快线、6个综合客运枢纽
6月5日,《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 (2013-2030)》正在进行批前公示。记者从市规划局了解到,根据总体规划,水乡地区将打造一个快慢相宜、特色鲜明的内部交通系统。
其中,未来将规划一个“环形放射状”的路网架构,打通镇界壁垒,实现快慢分离、客货分离、过境交通与内部交通有效分离。通过引入新型公交系统,规划5条公交快线、6个综合客运枢纽,构筑一个以广深铁路、穗莞深城际、佛莞惠城际、东莞1号线等轨道交通和新型公交系统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系统。
同时,通过规划连续通畅的慢行系统、具有水乡特色的水上交通系统、景观道路系统,打造水乡特色生态交通体系。
3.2.2.2 5000万元种子基金 扶持小微企业或项目
东莞创新型科技企业、传统优势企业迎来重大融资利好!6月4日,市政府下发《东莞市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促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市财政将设立5000万元种子基金,扶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或项目;设立2亿元的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对银行科技企业贷款、银行创新金融产品产生的风险进行补偿;每年安排60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贷款予以贴息补助。
3.2.2.3莞韶产业园投资过亿项目 最高可获两千万补助
6月4日,市政府印发了《东莞市鼓励优质企业项目落户莞韶产业园暂行办法》,市财政将对落户莞韶园的企业,在投资建厂、租金补贴、贷款贴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均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其中建厂补助和租金补贴两项资助,单个企业只能申请其中一项,不重复享受。这意味着入园企业最高可获2000万元补助。
据市产业合作办介绍,这是目前东莞对莞韶园招商引资上最大力度的扶持政策,将有望大大加快莞企投资莞韶园的步伐。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