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东莞房企揽金428亿元,住宅成交火热,非住宅表现平淡
上半年东莞楼市“大丰收”。上半年房企揽金428亿元,同比增72%,签约面积442.9万平方米,同比增75%
住宅成交火热,非住宅表现平淡。上半年住宅签约面积399.5万平方米,同比大增90%,而非住宅则为43.5万平方米,与去年持平。
住宅价格平稳上升,非住宅回落明显。上半年东莞住宅签约均价9466元/平方米,同比涨3.7%,非住宅均价11409/平方米,同比跌13.3%
住宅供需两旺,房价平稳,供不应求,成交量暴增九成
供需两旺。供应量和成交量均创历史同期最高,其中供应大增六成,成交暴增九成。无论是供求基数,还是增幅,今年上半年东莞楼市均创了历史最高峰。
房价平稳小幅上涨。2015年上半年东莞一手住宅均价约9466元/平方米,同比微涨3.7%。自2012年以来,东莞房价呈现平稳小幅上涨态势,每年涨幅在5%以内。
市场呈现轻度“供不应求”。上半年东莞住宅签约量高于供应量约43万平方米。
史上首现上半年成交“四连阳”,6月“百万” 成交和“破万”房价创历史鼎峰
史上首现成交“四连阳”.在东莞楼市历史上所有上半年有监测数据以来,今年上半年的月度成交连续4个月同比及环比均同时增加,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
6月量价均创历史鼎峰。6月东莞住宅签约面积约99.5万平方米,这是东莞历史上第一次月度成交达“百万”,6月住宅均价约10088元/平方米,史上第一次月度“破万”。
第二季度成交大幅强势反弹,量价均创历史所有季度最高
第二季度成交大幅反弹,“330”新政是首要功臣。.2015年第二季度东莞住宅签约面积约267万平方米,环比第一季度大幅增加1.06倍 ,同比去年大幅增加1.32倍。第二季度成交的大幅反弹主要归功于“330”政策的刺激,压抑多年的换房需求得以释放,楼市信心得到大幅上扬。
房企品牌集中化较明显,前十房企占据全市超过一半市场份额
成交向品牌房企集中。上半年前十房企中,全国品牌房企占六成,全市约有220个房企有商品房成交,即4.5%房企数量占据了市场54%的份额。而2014年上半年前十房企市场占有率约44%,即今年品牌房企市场份额提升了10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商品房成交额同比增72%,而前十房企总额则同比增108%,明显快于全市平均水平。
品牌房企发展稳定。2014-2015年上半年同时位列前十名的房企有:万科、保利、碧桂园、万达、恒大、光大。
南部湾万科城以近17亿业绩夺得全市住宅销冠
热点楼盘主要分布于临深片区及松山湖片区。从全市住宅签约前10名楼盘来看,主要分布于临深片区及松山湖片区,如凤岗、黄江、樟木头、虎门、长安、松山湖等。市区无一楼盘上榜。
热点楼盘以品牌房企为主。前十楼盘房企包含万科、碧桂园、保利等品牌房企,约占一半份额。
前十楼盘中万元楼盘占六席。
市区大户型楼盘销售情况表现突出
前十热点楼盘中南城区占六成。从市区住宅签约前10名楼盘来看,南城占六席,东城占两席,莞城和万江分别分得一席。
大户型楼盘成交表现突出。市区前十楼盘中,主力户型在12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楼盘占6个。其中鼎峰源著在市区大户型楼盘中表现最突出,以约5亿的业绩市区排名第三。
101-120㎡刚需户型供应大幅增加
公寓开发遇冷,供应处低谷。上半年70 ㎡以下户型供应比重仅5%,处于历史低谷,反映出开发商对东莞公寓的市场预期较低,开发意愿较小。
刚需产品70-120 ㎡ 大幅供应。2015年上半年东莞70-120 ㎡刚需产品供应比重达73%,创历史最高值。其中101-120 ㎡户型增加明显,比重达20%.
141 ㎡以上大户型供应大幅锐减。上半年140 ㎡以上大户型供应比重仅11%,创历史低谷。
上半年东莞楼市成交区域集中化程度加深,主要集中于临深片区
临深片区成交量支撑东莞半边天。从上半年住宅成交前十区域来看,基本上以临深片区为主,其次为市区和松山湖片区。前十区域占市场份额达65%,而在2014年份额仅52%,反映了上半年区域集中化程度加深。
与广州和惠州接壤的东莞区域楼市成交表现平淡,临深片区及市区表现火热
东莞住宅去库存时间缩减至不到8个月,房价受支撑
东莞楼市消化压力较小,房价受到支撑。上半年东莞住宅库存总量及去库存时间连续4个月同时下滑,截至6月底住宅库存仅492万平方米,按照上半年的去化速度,去库存时间仅需7.4月,去化压力较小,房价受支撑。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