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对于有着数以百年历史的北京、上海、广州来说,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对于一个从成立到发展才35年的深圳来说,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牢据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五大计划单列市之首。近几年,尤其是中央委员级别的深圳市委书记上任,坊间深圳直辖的传言更是引发全民热议。
深圳土地面积过于狭小:陆域面积为1991平方公里,仅为上海的1/3,广州的1/4,天津的1/6,北京的1/8,重庆的1/42。凡是与深圳经济规模相当或相近的城市,土地面积都数倍于深圳。土地面积严重不足,是深圳狂飙突进30多年的难言之痛!
一线城市中,深圳扩容之心最迫切!
早在2005年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李鸿忠便提出“四个难以为继”,首当其冲的就是“土地、空间有限,难以为继”。如今,10年过去,没有广阔腹地也没有丰厚土地“家底”的深圳,土地难以为继的老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反而不断恶化。
截至目前,深圳市纳入储备管理的土地217.5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设用地仅有65.7平方公里——这就是深圳土地的全部家底。说来难以令人置信,人口早已是千万级的深圳,其土地储备却几乎比不上内地任何一个小县城。
(蓝色部分为建成区。除生态绿地外,深圳可供发开的土地几乎殆尽)
受土地瓶颈的制约,经济增长后劲不足,这正是导致深圳在与天津、重庆、苏州等城市的竞争中底气不足的主要原因。由于土地资源严重匮乏,没有基本没有可供成片开发的土地,深圳因此与许多大型投资项目失之交臂。华为将终端总部搬至松山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深圳给不了华为大宗地块!
一线城市中,深圳扩容之心最为迫切!深圳必须向外寻求突围!
深圳发展唯有向北,剑指松山湖!
受限于东西狭长南北窄短的特殊地形,东进西拓只会拉长城市形态,严重背离高效节能的都市发展理念。南北向的城市时空距离更短,而且,深圳南向是大海是香港。因此,深圳城市发展方向,唯有向北!相比较惠州而言,东莞尤其是像松山湖、塘厦、凤岗这样的临深片区,更容易接收深圳的产业转移。
以松山湖为例,从交通上看,松山湖具有莞深高速、龙大高速、常虎高速以及R1、R3轻轨所组成的“三高速双轻轨”交通网络,内有松山湖大道、莞樟公路、新城大道、107国道等多条国家、省一级公路贯通整个珠三角,到东莞市区仅20分钟,往深圳开车仅需40分钟,1小时内抵达珠三角各大城市,构筑1小时经济生活圈。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