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过三代”,这句中国俗语形象总结了家族财富传承过程中的问题。近些年来,亚洲地区财富迅猛增长,在中国,许多富豪到了子女准备接管家族财富的阶段,而 “富二代”们的能力和品行备受社会诟病。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美国人说“从衬衣到正装再到衬衣,只需三代”,意大利人说“从马厩到星星,再回到马厩”,英国人的说法则是“从木屐到木屐”,表达的都是这个意思。《环球时报》记者就欧美国家的家族接班人培养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
欧洲时兴“富二代”培训班
“钱钱钱,总是阳光灿烂,在富人的世界里”——在上世纪70年代,瑞典著名乐队ABBA的一首歌脍炙人口,里面有这样的歌词。对于欧洲的“富二代”来说,他们的确生活在阳光灿烂的世界里,但伴随他们的除了钱,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话题——接班。
“下意识里,你可能会感觉所有职业都不适合你。几乎没有富二代愿意早起,做枯燥的入门级工作。”亿万富翁慈善家西格丽德·罗辛在接受《爱尔兰时报》采访时坦言。但富豪父母们希望后代能够延续家族辉煌。这些为人父母者是怎么做的呢?五花八门。
限制孩子们的未来财富拥有权是方法之一。在英国,一家遗嘱服务网站调查发现,流动资产超过25万英镑的人中,有62%打算把财富用于慈善事业。特别是白手起家者,更多人愿意通过这种限制,逼孩子奋斗。
英国这些年还兴起不少针对“富二代”的培训课程,比如指导如何有效使用捐款的“新慈善资金”开设“资产与责任”“下一代”等科目,报名者总是超额。在课堂上,培训的目的不是如何继承家业,而是教“富二代”用手中财富造福社会。在英国人看来,只有先明白“财富是用来造福社会”的,才能指望“富二代”延续家族历史。
类似景象在欧洲其他国家也能看到。位于沃尔夫斯堡的瑞士银行“新兵训练营”,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富二代”深刻理解一项主题——如何在不引起家族不和、不做出愚蠢商业决策的情况下,传承财富。在那里,他们被剥夺超级富豪的一些外在标志,助理人员不许入内。大家住在风格相同的酒店房间里以“创建一个社区”。
英语里有一个相当于“富二代”的词“Yawns” (Young and Wealthy but Normal),意为年轻、富有但低调。囊括英国人口普查电子档案的“基因再相逢”网站发现,年轻有为的英国人在增多。该网站的一名研究学者说,后辈的家族纷争、极端懒惰以及错误的商业判断等因素,是导致家族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英国富翁们对此有深刻认识。
不过,也有一些欧洲家族的新一代对家族产业模式不感兴趣,或天生不擅长此道。于是,这类家族就采取引导方式,告诉孩子们,即便如此,也可以学习“钱能生钱”的道理。
在花旗集团的英国分部,财富基金管理项目负责人阿道夫对《环球时报》说,有60%的超级富翁客户通过私人股本、对冲基金等致富。目前,不少欧洲私人银行推出运作成熟的“富二代”财富教育活动,让富翁们意识到,对于孩子的培养,如果不能从家族专长入手,也可以从市场运作或其他商业机会入手,进而有意或无意地鼓励子女参加实践,慢慢习惯于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