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周楼市看点
1,一周商品房成交回顾:
东莞全市商品房网上成交3138套约30万㎡计27亿元。相较上周,各项统计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扬,近住宅成交均价略有下降,总体如同上周呈现出一种量升价跌的局面。其中,住宅成交2353套约26.6万㎡共23.5亿元,均价8841元/㎡,套数、面积和金额均上浮近一半,而成交均价下浮近8%。非住宅成交785套约3.1万㎡共3.7亿元,与住宅类似,各项指标的上涨50%左右。总的来说,本周商品房成交,套数环比上升53%,成交面积上升53%,成交金额却是上升44%。
2,一周商品房新增供应回顾:
东莞本周商品房新增供应1365套约14.6万㎡,与上周情况相比,商品房新增情况完全摆脱国庆节气的影响,开始绽放银十的光芒,各项指标中住宅类有了大幅上升,而非住宅有显著下降。住宅新增方面,供应1295套,面积约14.2万㎡,上浮均达到70%以上;非住宅新增情况却是相反,套数新增70套,环比下降84%,面积供应4325㎡下降近40%;情况总体来讲呈现上升态势,商品房共新增180套,是上升15%,新增面积6.6万㎡,上涨近一倍。本周有6个镇区有新增供应,其中,大岭山供应66套,横沥供应558套,黄江供应408套,南城供应137套,中堂供应178套,清溪供应18套全为别墅。也就是说,本周新增主要是横沥和黄江唱对台戏,余者均在100套左右。本周新增供应类型一如既往主要是住宅,洋房占比近83%,与上周相比上升近63%。而非住宅本周供应为方面,仅有商铺新增,但比上周翻了近2倍。
3,一周土地市场回顾:
本周交易土地2宗近12万㎡,计25068万元,另有1宗土地流拍。其中,成交1宗为仓储用地,位于石排黄家坣村,占地6.1万㎡,成交价3072万元;另1宗位于茶山横江村,占地5.8万㎡,被保利地产拿下,成交额达21996万元。而1宗流派的土地位于厚街汀山社区,占地近7万㎡巨无霸地块,惨遭流拍。本周有多块土地入市,合计9宗,4宗车库用地,3宗工业用地,1宗仓储用地,1宗科教用地。下周预计可交易土地3宗,1宗仓储2宗商住商服。仓储用地位于石排,占地6.1万㎡,10月16日起拍。车库位于南城宏七路,占地共1.4万㎡,于11月20日拍卖。
-2-
一周楼市详解
l 1,本周土地市场详解
天为大数据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本周交易土地2宗近12万㎡,计25068万元,另有1宗土地流拍。其中,成交1宗为仓储用地,位于石排黄家坣村,占地6.1万㎡,成交价3072万元;另1宗位于茶山横江村,占地5.8万㎡,被保利地产拿下,成交额达21996万元。而1宗流派的土地位于厚街汀山社区,占地近7万㎡巨无霸地块,惨遭流拍。本周有多块土地入市,合计9宗,4宗车库用地,3宗工业用地,1宗仓储用地,1宗科教用地。下周预计可交易土地3宗,1宗仓储2宗商住商服。仓储用地位于石排,占地6.1万㎡,10月16日起拍。车库位于南城宏七路,占地共1.4万㎡,于11月20日拍卖。
天为大数据研究中心认为:东莞本周土地市场从前期的冷清局面挣脱出来,一下子回升不少,一如之前所说的地市将要回暖。本周地市成交不少,虽有1宗地块流拍,但不掩饰地市的火热,并且新增不少地块,且有不少地块根据东莞市国土资源局将会逐渐入市。从东莞土地资源局可以看到,目前的地块位于的地方较前一段时间的地块位置要相对清冷一些,这或与本周流拍土地原因一致。分析认为,地市会逐步回暖,但是不太可能出现以往热闹的局势,由于前一段时间的去库存,不少房企得拿地补仓,加之处于银十这一黄金期,也是看好地市的缘由。
1.1本周交易
1.2本周新增
1.3下周交易预告
1.4土地出让预告
l 2,商品房新增供应详解
天为大数据研究中心统计显示:东莞本周商品房新增供应1365套约14.6万㎡,与上周情况相比,商品房新增情况完全摆脱国庆节气的影响,开始绽放银十的光芒,各项指标中住宅类有了大幅上升,而非住宅有显著下降。住宅新增方面,供应1295套,面积约14.2万㎡,上浮均达到70%以上;非住宅新增情况却是相反,套数新增70套,环比下降84%,面积供应4325㎡下降近40%;情况总体来讲呈现上升态势,商品房共新增180套,是上升15%,新增面积6.6万㎡,上涨近一倍。本周有6个镇区有新增供应,其中,大岭山供应66套,横沥供应558套,黄江供应408套,南城供应137套,中堂供应178套,清溪供应18套全为别墅。也就是说,本周新增主要是横沥和黄江唱对台戏,余者均在100套左右。本周新增供应类型一如既往主要是住宅,洋房占比近83%,与上周相比上升近63%。而非住宅本周供应为方面,仅有商铺新增,但比上周翻了近2倍。
天为大数据研究中心认为:本周新增供应情况开始好转,逐渐显露银十真貌。不仅是新增情况住宅类有了显著上升,新增的预售许可证,新开工项目都与之前有着大幅上涨。非住宅方面,像是商铺仍旧无法摆脱电商的阴影,难以显示当年辉煌,不过这毕竟与时代有关,但随着热门地带商铺的逐步入市,相信这一现状会有所改善。
2.1商品房新增供应情况
2.2各区域商品房新增供应明细
2.3楼盘新增供应明细
2.4商品房新增供应——物业类型
2.5商品房新增供应——产品类型
2.6楼盘新增预售许可信息明细
2.7新开工
1 3、商品房网上签约详解
天为大数据研究中心统计显示:东莞全市商品房网上成交3138套约30万㎡计27亿元。相较上周,各项统计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扬,近住宅成交均价略有下降,总体如同上周呈现出一种量升价跌的局面。其中,住宅成交2353套约26.6万㎡共23.5亿元,均价8841元/㎡,套数、面积和金额均上浮近一半,而成交均价下浮近8%。非住宅成交785套约3.1万㎡共3.7亿元,与住宅类似,各项指标的上涨50%左右。总的来说,本周商品房成交,套数环比上升53%,成交面积上升53%,成交金额却是上升44%。
天为大数据研究中心认为:随着本周的结束,银十楼市传统旺季也到了冲刺阶段。近来,一系列楼市利好政策发布,东莞楼市受到首套房首付25%的新政策、央行出台的降息降准、放宽公积金异地贷款等利好政策影响,楼市有了回暖趋势,成交大幅上升,但均价下滑明显,回落到8字头,东莞楼市有着量升价跌的危险。但是随着新政的逐步实施,地方政府大力鼓动市民入市买房,大大提升市场信心,未来楼市或将重新回到“低首付、低利率”年代,相信会给开发商带来更多信心,看好东莞楼市后期发展。
3.2商品房签约情况
3.3各区域住宅签约明细
天为大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本周仅共有30个镇区有成交记录,与上周一样有3个镇区没有成交,住宅签约2353套约26.6万㎡计23.5亿元。其中,大岭山以410套的签约套数稳居榜首,远超排名二三的寮步和南城,成交套数分别为241套和211套,加上紧随在后的凤岗、厚街、横沥和常平,这是本周成交在100套以上的镇区。有4个镇区成交在个位数,洪梅、望牛墩、谢岗3镇依旧没有成交。大岭山和横沥的涨幅最为显著,大岭山上浮9倍,成交情况位居本周第一;横沥上浮5倍,排名第六。另外,松山湖以230㎡/套的套均面积位居套均榜第一;成交均价方面以松山湖的15751元/㎡为本次最高。此外,大岭山能位居套数榜第一,与光大山湖城这样的大盘密不可分。
3.4各片区住宅签约明细
3.5商品房签约——物业类型
3.6住宅签约——产品类型
3.7住宅网上签约活跃楼盘排名(Top10)
l 4、本周楼盘优惠及活动
-3-
要闻辑录
一句看点
l 东莞动态:
东莞厚街今年首宗入市商住地流拍 占地超6万平
保利地产首进茶山镇 2.2亿元拍下5万平商住地
东莞公积金中心:单身声明作假 或5年内不能取公积金
东莞斥资10亿打造立体交通 清溪将成深莞惠新枢纽
东莞将规划7座复合式大型综合客运枢纽
业内人士:深圳客购房不理性 给东莞未来楼市带来隐患
东莞不动产登记局挂牌两月尚未发证
东莞三季度卖地收入89亿成交上涨 临深区均价高
东莞二手房热度上升 三季度成交涨50%创近五年新高
l 楼市热点:
国土部:第三季度住宅地价5421元 上涨速度加快
地方宽松政策挺楼市 多地出措施补贴购房者
11月起公积金贷款额度由账户余额决定
住建部:我国保障房建成量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央行释放7万亿流动性 利好楼市
l 房企关注:
消息称恒大地产所有项目将从19日起全线提价
香港IPO路演启动 四大资产管理华融的地产基石
华侨城第三季度净利润10.77亿 同比降逾一成
恒大地产200亿公司债将于19日完成 利率7.38%
兴业证券:竞争对手链家对世联行不具备威胁
万科3000万英镑收购伦敦科技城中心项目20%股权
l 地区新闻: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全部完成
广州:多种补偿安置方式 可供农民复合并用
京津冀核心城市间半小时抵达 城铁建设带动沿线城镇土地升值
重庆发文刺激楼市 明确首套房最低首付款为25%
成都清理楼盘临时户外广告:不得出现电话价格
深圳甲级办公楼无供应 空置率仍处历史低位
广州写字楼空置率11.3% 珠江新城最高
苏州试行拆迁货币补偿新法:奖励住房价值25%
31项目获预售 武汉“银十”日均成交超500套
广东告别“单身证明” 新规落地太慢被批“龟速”
央行上海总部:三季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减缓
广州拟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及放宽提取条件
广州农用地补偿最贵40万元/亩 最平8.5万元/亩
l 经济形势:
国开行发行第二单棚改类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央行: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2.13万亿 增速环比持平
海外机构看好中国房地产债券 回报率高风险小
统计局:9月全国CPI同比上涨1.6% 环比上涨0.1%
央行逆回购400亿 四季度仍大概率会降息降准
中国建筑1-9月地产业务销售1011亿 同比增19.4%
发改委:今年后几个月物价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l 政策要闻: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程序基本完成
环保部:“红顶中介”不得申请环评资质
发改委简化企业债审批流程 鼓励企业发债融资
发改委:新型城镇化取得突破 24省出台户改方案
国务院发文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020年达标20%
中央深改小组通过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
住建部掀拆违治违风暴 5年内拆除城市“毒瘤”
l 相关信息:
外媒质疑中国库存数据:房屋库存面积超6个曼哈顿
港交所行政总裁:中国不应进一步采取刺激性举措
土地证房产证将“一步搞定”
国土部四季度督查:不动产登记整合不力问责
马云:中国50%以上消费将通过互联网 创新引爆消费力
热点关注
n 闻天下:
1. 发改委简化企业债审批流程 鼓励企业发债融资
国家发改委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化方向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文件显示,发改委放松了企业债的审批流程,企业债的发行节奏有望加快。文件称,地方企业直接向省发改委提交企业债申报材料,省发改委应于5个工作日内向国家发改委转报。申报时不再要求提供省发改委的部分预审意见,要求发行人提供和债券、偿债有直接关联的证明材料。措施简化了申报程序,精简申报材料,提高了审核效率。另一方面,分类管理审核环节,鼓励信用优良企业发债融资。即满足三个条件的企业债可以豁免复审环节,经过第三方机构对信披完备性、充分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进行审核后,可由发改委直接核准。意见还指出,创新品种债权包括“债贷组合”、城市停车场建设、地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养老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和可持续债券。
2. 发改委:今年后几个月物价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随着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发布,国家发改委10月15日就其中最受社会关注的数据进行了说明。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后几个月,天气逐渐转冷,节假日较多,农副产品价格将有可能呈季节性上涨态势。服务类价格的涨幅因为季节性和节假日的因素也会有所扩大。总体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将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不会出现大幅物价上涨。
n 达本地:
1. 东莞厚街今年首宗入市商住地流拍 占地超6万平
10月14日早上10点,一宗编号为2015WG042的商住地出让,该地块位于厚街镇汀山社区,占地69578.41㎡,容积率为1.0<R≤2.0,起拍价为26440.0万元,报价增幅500万元,起拍楼面地价为1900元/平方米。然而该地块最终因无人出价,惨遭流拍。据悉,该地块毗邻水濂山,有着优质的环境,水景山景更是怡人,是居住的好居所。但却也有着显著的缺陷,道路交通较为欠缺,商业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加大了开发难度。
2. 保利地产首进茶山镇 2.2亿元拍下5万平商住地
今日(10月16日)下午3时,位于茶山镇横江村的一宗商住地块出让,这宗编号为2015WG043的地块占地面积为58194.57平方米,容积率为1.0<R≤2.2,起拍价为19496万元,经过6轮出价,最终被保利(东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21996万元擒下,成交楼面价1718.06元/平方米,溢价率12.82%。
n 谈四海:
1. 房企大规模“以价换量”恐不会出现
近来政策面的继续宽松虽带给市场信心以提振,但由于供求双方配合度不高,再加上最新政策还无法马上落地,导致国庆黄金周还是出现“期望较高,效果一般”的销售局面,各地楼市成交平平,虽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但较9月日均成交量则有大幅缩量。据了解,四季度房企还将加大推盘量,对销售目标发起最后一轮冲刺,各地开发商押宝银十意图明显。目前整个楼市的主基调仍是去库存为先,除少数企业抓住供应窗口期加大补仓外,多数企业仍以去库存为主。在这样的主基调下,配合政策面的支持,今年整体行业一直处于复苏状态,成交量优于去年同期是在情理之中。但由于多数房企放慢了新盘入市的脚步,导致市场新增供应乏力,加上今年黄金周期间房企声势浩大的营销较少,一二线城市多盘联动居多,但全国性联动较少,叠加之前二季度购买需求透支严重、出游高峰等因素影响,造成黄金周期间并未出现供销热闹的景象。作为2015年业绩最后冲刺期,第四季度房企仍将会加大供应并确保去化,而仅靠存量销售,不足以提振业绩。由于今年房企都对利润指标加大了考核力度,大规模以价换量的情况恐将不会出现。相对“金九”,房企对“银十”的期待更高,尤其是部分中高端项目,“银十”或将成为其又一个销售窗口期。而在前期的大幅跑量后,房企的销售压力大大减小,四季度将更多地追求利润上的突破。
2. 楼市政策将继续延续宽松
虽然当前全国商品房销售已经复苏,但更加重要的指标“房地产开发投资”却仍未好转,明显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仍在拖经济后腿。虽然“十一”之前楼市迎来两大利好消息:一是非限购城市首套房商贷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5%;二是10月8日起全面推行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但这些利好政策却没能刺激三四线城市楼市升温。另外,无论是去年“930”新政还是今年“330”新政,都没有使三四线城市楼市回暖。而房地产企业的每况愈下也佐证着楼市困境。2014年至今,全国楼市降温之后,政策出现不断出现放松基调。限外令松绑,不再限制境外机构只能在注册城市购自用房,不再限制个人在大陆需工作生活满一年,才能购自住房。公积金新政更是不断放低门槛,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等于说直接把此前的“3.30新政”中的公积金政策推翻了,短短半年之内就更新,急促心态可窥一斑。而今年9月30日的新政更可见,在对购房需求影响最大的房贷政策环节,可谓“穷追猛打”式的放松。从短期看,2014年全国楼市普遍降温,自住需求萎缩,同时也压制了经济增长。房地产调控的主要目的是熨平市场周期性波动,所以持续放松调控,合情合理。从长期看,新一届执政者更加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放松或取消限购、限贷、限价、限外等行政管制措施,逐步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应是房地产政策的总体原则。就短期而言,经济稳增长非常需要房地产业复苏,虽然当前全国商品房销售已经复苏,但更加重要的指标:房地产开发投资,却仍未好转,前8个月增幅已持续下滑至4%以上,明显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仍在拖经济后腿。决定政策变化的首要逻辑是,在经济企稳(GDP增速稳定在7%,不再继续下滑)之前,国家层面的房地产政策不会收紧。次要逻辑是,在房价明显上涨之前(由一线城市扩散至二三线),国家层面的房地产政策保持平稳,甚至进一步宽松,而楼市复苏乏力的三四线城市,将加码救市。所以,展望未来,至少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政策依然会延续宽松。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