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读
1、宏观环境:中央政府频频祭出大招去库存 短期内将形成实质性利好
在房地产淡季的2月,全国各地楼市都相对冷清,市场热闹的回升还在酝酿中。为刺激楼市,加快市场去库存的速度,近期中央政府频频祭出大招,表现在:1、降低首付,首套房首付降至2成、二套房降至3成,再度降低客户的入市门槛;2、公积金定期存款利率上调,意味着公积金贷款的存贷利差进一步减少,进一步减轻客户的还款压力;3、调整契税和二手房营业税,为客户节省购房成本。多种政策利好的催动之下,将刺激刚需及改善型需求继续入市,尤其对大户型来说利好更为突出,楼市有望逐步走出春节的冷淡,迎来回升。
另外,全国各地政府为去库存,也出台不同的政策,短期内或将形成实质性利好,主要表现在5大类: 1、活用公积金杠杆,推进异地贷款、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放宽提取条件等已成为各地公积金新政的“标配”;2、降低税费,多地政府采取降低税费、契税补贴等方式减轻购房者负担,提高购买能力;3、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对农民进城购房给予契税补贴、规费减免、贷款贴息、物业费补贴、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4、打通商品房和保障房通道,如保障房用于从存量商品房中回购、“租售并举”等;5、实施房地产供给侧改革。
2、新增供应 :塘厦成节后供应主战场 卓越蔚蓝山纯新上市
上两周东莞全市共有3个项目有商品房新增供应,住宅292套,合计面积约3.44万㎡,环比上涨82%;非住宅新增198套,面积约为8.65万㎡,环比上涨2669%,主要是由虎门万达广场的商铺产品供应。
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周,东莞供应市场依旧冷淡,但纯新项目卓越蔚蓝山表现突出,96套160-164㎡联排别墅产品赶在元宵节入市;银湖山庄贡献也不俗,推出196套89-107㎡的刚需产品。
另外,上周没有项目拿预售证。预计近期上市或加推的项目有限,楼市正常态势的回归仍需时间。
3、成交量价:个盘支撑效应明显 成交缓慢回升 均价高调反弹至12278元/㎡
上周东莞楼市依然受春节假期影响,成交虽有所回升,但依然处在低位运行状态;全市住宅成交794套,面积约10万㎡,均价12278元/㎡;非住宅成交264套,面积约1.1万㎡,均价9844元/㎡。从成交情况来看,个盘支撑效果明显,寮步保利中惠悦城103套洋房成交,支撑着寮步成为区域排行榜之首;塘厦新项目卓越蔚蓝山上周“亮相”,首推出96套160-164㎡的经济型别墅,上周网签81套,网签均价高达27000元/㎡,对价格拉动效应明显。从市场行情来看,节后地产利好政策再次“降临”,购房成本持续降低,购房需求有望进一步激发;加上去年东莞的购房主体深圳客需求依然不减,预计3月楼市的“小阳春”将如期而至。
4、楼盘活动:东莞楼市仍然相对冷淡 部分项目借力元宵举办营销活动和推货
春节后第一周,东莞楼市仍然相对冷淡,大部分项目处于开年的准备中,部分项目借力元宵佳节进行营销活动和推货,表现在光大山湖城新春千万红包大派送,29-78㎡非毛坯公寓登场;汇龙湾闹元宵活动,9栋新品认筹中;保利生态城闹元宵活动,推150㎡4+1户型及93-109㎡山居艺墅;金地湖山大境元宵喜乐汇,推105-145㎡高层洋房;新世纪颐龙湾成交砸金蛋,推110㎡-200㎡户型等项目。
5、土地市场:智宇实业抢下麻三村3124㎡商住地 4687元/㎡为麻涌单价高价地
成交方面:麻涌镇麻三村小宗商住地出让面积3123.5㎡,起始价1260万元,4家房企经过25轮竞价,最终东莞市智宇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3660万元斩获,楼面地价4687元/㎡,溢价率190%,成为麻涌新任的单价高价地。在富盈、信鸿、新世纪、光大、万科、碧桂园、云南城投等开发商的入驻后,麻涌房地产市场高调崛起,该地块虽然占地小,但是麻涌土地价值高涨,兼之地理位置优越,因此备受开发商的青睐,成为2016年麻涌单价新高价地。
出让方面:南城宏北路与宏七路交汇处南侧有1宗商服地出让,出让面积5369.69平米,用途为地下空间,出让年限36年,起始价1074万元,起始楼面地价2000元/㎡。南城的土地稀缺,地块作为地下空间用途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总部基地多宗地下空间用地已经被邦联实业拿下,此宗地块相邻,估计也会受到邦联实业的青睐。
待拍方面:本周待拍地块有2宗,一宗为商住地,位于清溪镇重河村出让面积32571.37㎡,起始价14765万元,起始楼面地价1971元/㎡。近两年在世博、保利、碧桂园等开发商的强势入驻,清溪房地产市场火热程度一再升温,已然成为东莞目前的火热区域。去年以来,清溪凭借交通、环境、城市配套等优势,成为“强吸”深圳客的重要阵地,预计此宗将也会吸引多家开发商争夺。而位于南城三元里四环路南侧的出让地块为商服地,出让面积14034.79㎡,起始价17965万元,起始楼面地价2510元/㎡。
二、东莞房地产市场
1、楼市成交
1.1总体情况:个盘支撑效应明显 节后楼市量价缓慢回升中
1.2供需量价走势:塘厦新盘别墅集中签约 助楼市均价反弹至12278元/㎡
1.3物业类型成交:洋房成交约占65% 别墅约占2成
1.4产品类型成交:70-100㎡和100-130㎡的户型成交不相上下
1.5成交排名
1.5.1区域成交排名:寮步139套夺冠 新盘入市助塘厦96套获得亚军
1.5.2个盘成交排名(按套数)
1.6成交明细
1.6.1普通住宅面积区间成交:90-110㎡成交占比最多 约占4成多
1.6.2别墅产品面积区间成交: 200㎡以下产品是主力 占6成多
1.6.3普通住宅各单价区间成交:6000-10000元/㎡产品成交占6成
1.6.4别墅各单价区间成交:卓越蔚蓝山全新入市 25000元/㎡以上产品热销
1.6.5普通住宅总价区间分布:60-120万元/套产品成交占5成多
1.6.6别墅各总价区间分布:450-500万元别墅产品热销
1.7楼盘活动:楼市仍相对冷淡 部分项目借力元宵举办营销活动和推货
1.8新增供应 :塘厦成节后供应主战场 卓越蔚蓝山纯新上市
1.9新开工:无
2、土地市场
2.1待拍土地:清溪镇重河村3万平商住地待拍 起始楼面地价为1971元/㎡
2.2出让土地:南城再推地下空间用地0.54万㎡ 起始地价为2000元/㎡
2.3土地成交:智宇实业抢下麻三村3124平商住地 4687元/㎡再次刷新单价新高价地
三、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1、国内:
1.1经济环境
1.1.1重磅!时隔37年中央定调一件大事 将影响7.5亿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近日印发,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配套文件,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路线图”,将影响74916万中国城镇常住人口的生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未来城镇住房改革明确两大方向:即以政府为主保障困难群体基本住房需求,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 2、我国将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3、城市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向居民开放;4、未来十年三成新房工厂造;5、违反城市规划将被严肃追责;6、拒绝“大洋怪”中央提建筑“八字”方针
1.1.2国务院:再取消152项地方行政审批事项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决定再取消一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本次取消的事项,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设定的有65项;依据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设定的有87项,涉及33个部门。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与投资、生产经营、促进就业等相关的审批事项有87项,取消这些事项,有利于缩短投资审批周期、减少环节,给企业松绑,激发市场活力;2、多数由省、市、县三级实施,量大面广,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取消这些事项,有利于推动地方开展工作,方便群众办事;3、由地方实施“初审”和“预审”的有53项,取消后能进一步理顺国务院部门和地方审批事项的责权关系,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效率。
1.1.3 央行变相双降再落地 操作1630亿元MLF并下调利率
2月19日,央行当日对20家金融机构开展了163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其中3个月、6个月、1年期分别为475亿元、620亿元、535亿元,3个月利率持平为2.75%,下调6个月、1年期利率至2.85%、3.0%。
央行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和下调利率,主要是弥补外汇占款持续下降造成的基础货币供给缺口。这种措施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降准、降息的作用,被业界称为变相“双降”。
1.1.4广东推进深莞惠经济圈建设 促区域协调发展
2月18日,广东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第九次联席会议可谓“干货多多”,区域协调发展呈现良好局面。会上,广东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5市签署了《共建区域创新体系合作协议》,5市将共建区域创新体系,率先建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这一协议具体包括9大任务,包括加快珠三角国家大科学中心建设、推动创新型孵化器建设、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创新资源开发共享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相互转化机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推动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认定工作以及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
另外,在会议通过的广东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5市40项重点合作事项中,有23项是交通类项目。包括推动开通厦深铁路深圳至汕尾捷运化列车,启动开展深圳地铁14号线延伸至惠阳大亚湾的规划研究工作,研究确定深圳地铁和东莞地铁的具体接驳方案等。
1.1.5广州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 一线城市严控城市边界
国务院原则同意《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要求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重点建设南沙新区等城市发展新空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加强广佛肇等珠三角区域层面的规划协调。
批复指出,广州要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以内,市域建设用地控制在1772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559平方公里以内,意味着,未来广州的常住人口仍有一定的增量空间,但建设用地的增加空间已经很小。
与广州类似,目前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开发强度已趋饱和,未来新增的土地开发空间已十分有限,严控城市边界,也意味着未来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的用地规模将得到严格控制。未来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将出现两个变化:1、新增土地的供应会越来越少,土地价格会越来越贵,一线城市的房价会更加坚挺,尤其是中心区域的豪宅化会更加明显;2、随着土地供应的减少,未来新供应的土地中,低容积率的土地将越来越少,未来土地的容积率也会提高不少。
1.1.6 1月份CPI涨幅1.8%创5个月新高 PPI连续47个月下滑
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1.8%,创下5个月以来新高。主要原因有三:1、强寒潮天气影响了鲜菜、鲜果的生产、运输,鲜菜和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了7.2%和4%。此外,1月份临近春节,市场需求增加,猪肉价格环比上涨了2.5%,上述三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32个百分点;2、寒假、春运期间出行人数增加,交通和旅游价格上涨明显;3、临近春节时,居民对服务的需求增加,部分服务项目价格上涨较多,保姆、小时工等家政服务以及美发、衣物洗涤保养的价格环比上涨。
1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3%,降幅略有收窄,但连续47个月下跌。从原因上看,我国PPI连续下跌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产能存在过剩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有关。随着去产能、去库存政策逐步显效,经济周期性拐点逐步显现,再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可能已经处于谷底,未来PPI降幅有望继续逐步收窄,当然,一下子明显回暖的可能性也较小,这需要一定的过程。
1.2楼市环境
1.2.1楼市政策再加码 三部委调减房地产契税营业税
2016年2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 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对房地产交易环节的契税、营业税进行重大调整:
首套房: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
二套房: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契税: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营业税: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北上广深: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暂不实施通知规定的第二套改善性住房契税优惠政策和营业税优惠政策,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1.2.2福建出台“闽八条”去库存 允许商用地变身宅地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联合出台的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的优惠政策2月22日起正式实施。福建也迅速跟进,发布了《关于化解房地产库存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
福建《意见》含八项化解地产库存的措施,也被称为“闽八条”。其中包括:居民购买首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比例可按20%执行;农民进城购房有现金直补;计划收购或租赁商品房作公租房等。
福建此次出台的“闽八条”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可以土地“转性”。《意见》提出,要优化开发用地供应。对非住宅库存特别是商业办公库存明显供过于求的市、县,要暂停商业办公用地供应。2015年12月31日前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未构成闲置土地,且已全部缴清土地出让金的商业办公用地,可转型为商品住宅用地。
1.2.3城市新政提不建封闭小区 社区安全及物权等难题待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近日印发,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路线图”。意见提出,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推进两图合一;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内全覆盖;城市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向居民开放等。
此类政策调整是希望改变过去封闭式社区的诸多弊端。比如封闭式住宅社区一定程度上使得商业设施和住区设施隔离,同时需要更大的占地面积。通过开放式的街区制度推进,将使得后续城市商业设施和住区设施规划能够融为一体,并且使得城市规划朝节约土地等方向演进。
但同时面临着问题,如果小区全部开放,只需要购买豪宅旁边的小区就可以享受此前豪宅的配套,而开放小区对于物业公司也是不利,物业公司或没有以往那么大的作用。对于政府的公共安全要求变高,政府对于安全的投入可能需要加大,保洁成为了城市公共服务,对于城市的保洁要求也会变高。
1.2.4公积金存款利率上调至1.5% 有利楼市去库存
2月16日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形成机制的通知》,决定自21日起,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由现行按照归集时间执行活期和三个月存款基准利率,调整为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这既有利于保障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获得合理存款收益,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简并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档次,符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方向。
政策带来的利好有:1、公积金存款利率按基准,其实是提升购房者存款利率,再加上之前由于降息导致的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降低,这意味着公积金贷款的存贷利差进一步减少,对于购房者来讲,还款压力可以进一步减轻,由此,可以刺激购房者更加充分利用公积金;2、新政策相当于政府鼓励工薪阶层积极缴纳公积金,并给予等同于理财性质的收益保障, 这样能够扩大公积金缴纳的范围和规模,对于后续公积金利用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保障,所以此类政策本质上是希望释放各类优惠的积极信号,鼓励购房者能够通过公积金缴纳,来扩大公积金可贷额度,这对于2016年公积金制度改革和推进都有利好。
1.2.5 5类大招去库存 短期内将形成实质性利好
继2月初降低非限购城市首付比例后,财政部等三部门日前又发文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去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推进“去库存”政策,包括山东、江西、甘肃、海南等20多个省份的100多个城市也密集出招,从供需两端入手出台“去库存”政策。这些政策短期内将对楼市去库存形成实质利好,但从中长期看,还需做好产城融合、户籍制度改革等文章,以释放更多的需求。
各地去库存“招数”虽有异同,但主要可分为以下五类:1、活用公积金杠杆,推进异地贷款、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放宽提取条件等已成为各地公积金新政的“标配”;2、降低税费,多地政府采取降低税费、契税补贴等方式减轻购房者负担,提高购买能力;3、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对农民进城购房给予契税补贴、规费减免、贷款贴息、物业费补贴、加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等政策;4、打通商品房和保障房通道,如保障房用于从存量商品房中回购、“租售并举”等;5、实施房地产供给侧改革。
1.2.6保利地产执行20%首付 开发商打响二三线去库存战
2月17日,保利地产福建公司携手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以及广州保利小额贷款公司、北京天下贷等金融企业,率先在全面推行首付20%政策,“凡于保利福建旗下项目置业,只要满足条件,均可以享受首付20%”。
另外,保利福建公司通过与一些新兴的金融机构合作,导入首付贷业务,可以让购房者更灵活地处理资产配置,同时帮助其以20%甚至更低的首付比例购买保利相关物业。如将结合保利地产福建区域的各个项目,以及客户的资信能力,针对部分客户提供针对性的首付贷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最高可以为客户提供首付部分的50%贷款。也就是说,在此方案下,客户首付可以直接降到10%。
目前保利地产已在珠海、大连、长沙、郑州、福建等地完成首付20%政策的项目落地,粤东地区的中山、东莞、汕尾等地正在积极沟通,有望近期内执行。
1.3产业动态
1.3.1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设发展基金启动 首批项目82个
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设发展基金正式启动。首期300亿建设基金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国农业银行按照2比8的比例共同出资,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改善、科技创新4个领域的建设。
基金重点投向准公益和市场化两类项目,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领域,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回报低、筹资难、平衡难的问题,加快补齐通州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副中心首批启动的项目达82个,与市行政副中心建设基金对接,涉及总投资916亿元,其中市级投资296亿元,区级投资194亿元,社会资本投资426亿元。
1.3.2多部委首派“政策红包” 金融宽信用“撑”实业
2月17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关于财政资金注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合理运用政府投资基金聚焦支持重点产业。此前一日,人民银行、发改委等八部委则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从加强货币信贷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工业企业兼并重组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工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的具体金融政策措施。
这被视作以去产能、去库存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增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的强烈信号。
1.3.3浙江发布“中国制造2025” 重点发展11个产业
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的通知。纲要指出,到2025年,建成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纲要列举出十一个产业发展重点,包括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与现代交通装备、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装备、通信网络与智能终端、专用集成电路与新型元器件、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
1.3.4“中国神运”正式诞生 “6+1”产业布局规划曝光
2月18日,由中远和中海两大央企航运巨头重组而成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远洋海运”)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在发展规划上,依据“规模增长、盈利能力、抗周期性和全球公司”四个战略维度,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将着力布局航运、物流、金融、装备制造、航运服务、社会化产业以及基于“互联网+相关业务”的商业模式创新的“6+1”产业集群,进一步促进航运要素的整合,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的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商。
“6+1”产业集群指的是:1、航运产业集群,主要包括集装箱运输、干散货运输、油运LNG等运输业务;2、物流产业集群,主要包括工程/大件物流、杂货特种船运输、货运代理、仓储网络、多式联运、船舶代理、理货等业务;3、航运金融产业集群,主要包括船舶及设备租赁、航运保险、供应链金融、物流园区投资、股权投资和“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的资产投资等业务;4、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要包括船舶海工制修和集装箱制造等业务;5、航运服务集群,主要包括船舶管理、船员管理、船舶备件采购、通导技术管理和船舶燃料、物料供应等业务;6、社会化产业集群,主要包括地产资源开发、酒店管理、海事院校、医院等社会化服务业务;7、结合上述业务,开展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联网+”相关业务,推动各业务升级和转型。
2、东莞经济及政策环境
2.1经济及房产环境
2.1.1 沃尔玛东莞再建9家店 建大陆首个生鲜物流配送中心
2月19日,沃尔玛又与东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计划在5年内再建8家购物广场和1家山姆会员商店,同时沃尔玛国内首个生鲜物流配送中心也将落户东莞,以加大物流配送和绿色供应链建设,预计创造3000多个新的就业岗位。其中今年东莞第14家店将在石龙开业,这家新店将提供相当于沃尔玛大卖场近两倍面积的租赁区域,计划引进电影院、餐饮、零售精品店等,为顾客提供更多更好的一站式购物体验。
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俊贤表示:东莞比邻深圳和广州,是沃尔玛很重要的市场。同时东莞还是沃尔玛很重要的商品采购市场,尤其是东莞的服装、鞋类、玩具等本地拳头产品,更是受到了沃尔玛全国顾客的欢迎与喜爱。因此,沃尔玛还将在东莞建设大型的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和设施,该中心建成后将服务沃尔玛华南地区门店和沃尔玛收购的一号店的仓储配送,也会成为沃尔玛海外进口商品进入中国的主要渠道,这将成为沃尔玛在大陆首个生鲜物流配送中心。
2.1.2东莞对外贸易依存度下降 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53%
2015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75.06亿元,折合1007.49亿美元,首次迈入千亿美元“俱乐部”。统计数据显示,东莞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0.4:51.2:48.4,逐步调整为2015年的0.3:46.3:53.4,产业结构由以工业为主导的“二、三、一”模式,演进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模式。
过去东莞是以外资为主、出口为主、引进为主的制造业城市,对外依存度很高。值得关注的是,经过多年努力,东莞全市对外贸易依存度从最高峰的433.8%下降到166.3%。同时,“十二五”期间,东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方向也出现了逆转,2014年内销比重首次超过外销,2015年内销比重达到了55.4%,比外销比重高10.8个百分点。
五年来东莞全市民营经济也保持了快速增长,这表明东莞严重依靠外需的时代已经结束,经济结构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型经济并重转变。
2.1.3东莞历史建筑将严控广告和空调 不得擅自拆除改翻建
从市法制局获悉,东莞市为了更好地进行历史文化保护,制定了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暂行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要求,历史建筑不得擅自拆除、改建和翻建,严格控制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牌匾、空调、霓虹灯、泛光照明等外部设施。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