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掌柜原创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开合韩炳新:从B2C到O2O 看东莞实业家如何改写命运

来源:房掌柜  梁丽娟 东莞房掌柜  2016-09-23 03:16:52
[摘要]开合,一个追溯至2001年在“世界工厂”东莞发家的实业企业,一个用互联网思维经营的文化创意品牌。16年期间,从国际奢饰品牌包装盒做起,到创立自主B2C品牌,再到上市挂牌新三板

开合,一个追溯至2001年在“世界工厂”东莞发家的实业企业,一个用互联网思维经营的文化创意品牌。16年期间,从国际奢饰品牌包装盒做起,到创立自主B2C品牌,再到上市挂牌新三板(股权代码:835889),从B2C跨越到O2O并在奢侈品线上服务领域开疆拓土,开合这个高档定制箱盒领域的佼佼者,正迅猛发展。

韩炳新,“开合”品牌的创始人,成功带领开合从东莞比比皆是的加工制造业中脱颖而出,于资本市场扬帆起航的掌舵者,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房掌柜特别展开了本次专访。

“开合”品牌创始人韩炳新视频专访

精彩语录:

所谓设计,就是引领、设计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盈利是经营企业的根本目的,但不能是唯一目的,还要优先考虑客户价值,社会价值,以及能为它的员工、股东带来什么价值。

都说东莞是文化沙漠,我们更需要发展文化传播,可能个人力量很微薄,但也会力所能及的去做。

奢饰品消费市场确实在下滑,但售后服务市场空间却很大,我们很看好维修市场。

从IT业到制造业的华丽转身

面容清瘦,谈吐儒雅,气质如其穿着一般低调内敛,在东莞开合箱盒文化博物馆5楼办公室,房掌柜正式拜访了“开合”品牌的创始人韩炳新。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韩炳新与很多70后一样,骨子里头都有一股敢闯、敢拼的劲。早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当大伙儿都热衷于找“铁饭碗”的时候,韩炳新便率先“下海”,创办了自己的IT公司,成为东莞第一批互联网创业者,在当时业界风云一时。可惜创业不逢时,在一次互联网低谷时,他毅然选择了放手转而修读MBA。

2001年,经过MBA深造的韩炳新开始了二次创业,加入东莞制造业大流,创办了东莞市品时柏展示包装有限公司,也就是“开合”的前身,主营代工各式包装盒,开始了与Louis Vuitton、 Cartier、浪琴、马爹利、周大福等上百个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的合作之路。

5.jpeg

韩炳新

从作“嫁衣”到创立自主品牌

商海沉浮中,韩炳新也在不断积累和成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代工行业受制于人、低利润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进而触动了韩炳新的忧患意识。要摆脱为他人作“嫁衣”的命运,只有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才能掌握基本的话语权。

开合公司获得的众多荣誉

经过多年的布局、经营,2011年,韩炳新正式注册了“开合”商标,并将原公司品牌改为Opening&Closing(开合),首创“百年好盒(合)”新品类概念,加速向智能收纳家具方向发展,开始了B2C的商业转型。2014年末2015年初,为扩大开合品牌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力,韩炳新又先后在东莞、北京开设了体验店。

“严格来说,这时候开合做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包装盒了,而是一种文化家居,产品既有收纳收藏的功能性,也有外观的装饰性。这一阶段,我们重点是做开合自己的产品。”

从B2C到O2O全面发展

2015年1月,由韩炳新主持开发的“定盒网”正式上线,成为“开合”从B2C跨越到O2O商业模式的标志。

在全球贸易潮流推动下,2016年2月26日,开合文化正式挂牌新三板,进入了资本市场这个大熔炉。新起点新征程,在“互联网+”思维推动下,韩炳新又开始了新业主增长点的探寻之路。

东莞开合箱盒文化博物馆

“前期业务我们做了好几年,积累了一些珠宝和名表客户,发现这些奢饰品要找对维修点都很难,很多人平时也不懂得保养,是一大痛点。”客户的需求给韩炳新带来了创新灵感,并作了从线下走到线上的大胆尝试。据了解,开合已瞄准售后服务市场,即将推出第一个线上APP平台,名为“珠宝名表智能管家”,主营业务包括名表、珠宝等奢饰品的维修、保养、二手交易等,未来还可能往首饰名表租赁、奢饰品抵押融资等方面发展。

区别于常规互联网平台的“轻资产”模式,珠宝名表智能管家要打造的,是一个“重度垂直”的平台,线上线下同时铺开,并在线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深挖售后。“比如说在北京,有人要找钟表维修,通过我们平台,不仅能快速找准维修店,我们也会有人线上对接,持续跟进维修进度。二手交易方面,客户通过我们平台进行交易,买方只需支付一定费用,我们平台则会有专人跟进,并把珠宝送到有国家资质认定的机构鉴定,出具有效鉴定证书,以降低买家风险。”

从包装盒发家到创立自主品牌,再从线下B2C到线上O2O的全面发展,韩炳新把开合发展史用了1.0、2.03.0三个阶段来概括。“开合现在的理念的,帮助客户把珠宝名表等奢侈品转化成资产来管理,令到它们保值、增值,甚至抵押贷款,就像房产一样,所以我们推出了‘互联网+’的平台,现在3.0主要是做这个。”

对于这片新开辟的疆土,韩炳新一如既往的信心十足,认为将来完全可以推广到国外市场去。“我们在北京、上海都开了子公司,今年重点是在总部东莞、北京、上海三个城市推广,投入约600万左右,明年还将计划推广到近20个其他城市中去,进一步拓展市场。”

谈设计:引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时间是最奇妙的东西,日久生情不仅适用于人,也可以适用于工作。熟悉韩炳新的人都知道,这位痴迷于箱盒及其文化的“盒粉”,之所以会对各式箱盒情有独钟,是从工作开始的。

“我对盒子的理解跟其他人有点不同。”因为工作关系,韩炳新需经常跑欧洲与合作商的设计师面对面沟通,而只要有时间,他都会抓住机会到大英博物馆、法国罗浮宫等地方参观,里面展出的各式各样的箱盒总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灵感和体验。久而久之,收藏箱盒也便成了韩炳新的兴趣之一。

与箱盒结缘十数年,韩炳新对箱盒的感情,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在他看来,盒子不仅具有收纳的功能性,还可以把玩,甚至是传承的载体,通过它可以表达出丰富的设计和情感。

韩炳新身上的光环很多,开合的董事长兼CEO,定盒网的创始人,开合箱盒文化博物馆的创建者,更重要的,是开合这个品牌所有盒子的创意来源,是开合设计团队的组织者和总设计师。

“我特别喜欢设计,但设计并不是把外观设计好看这么简单。我经常说,所谓设计,就是引领、设计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论责任:盈利,不能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

“我希望通过对文化的真实还原,对工匠精神的坚持和实践,对市场需求的深入洞察,打造最具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及审美体验的箱盒产品,让箱盒成为现代消费者品质生活、情感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引导一种更精致、更富有情感的生活方式。”——这是一次访谈中,韩炳新对当时媒体说的话。

事实上,在他也一直用自己的方式传播着箱盒文化和工匠精神:先后在东莞、北京创立箱盒文化博物馆,展出数百件私家收藏的珍品箱盒,颠覆人们对“箱盒”这一日用品的认识;专门成立了箱盒文化研究中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梳理中国数千年来的箱盒文化,最终形成了首部关于箱盒历史的专著《中华箱盒文化》。

“盈利是经营企业的根本目的,但不能是唯一目的,还要优先考虑客户价值,社会价值,以及能为它的员工、股东带来什么价值……都说东莞是文化沙漠,但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我们更需要做出一些文化的传播,可能个人力量很微薄,但也会力所能及的去做。”提及责任,韩炳新如是说。

说未来:奢侈品维修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游走于高级箱盒定制、奢侈品售后服务领域,开合的发展早与奢侈品消费市场绑在了一起。不过,从近年数据看,全球范围内奢侈品销售市场却在走下坡路。

面对下行的市场行情,韩炳新并没有感觉到压力。“奢饰品增量在萎缩,没错,但由于前期销售的疯狂,目前市场上存量已经很大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存量方面的工作。”

以名表为例,韩炳新指出,过去十几年,中国名表(特指5000元以上的品牌手表)发展非常疯狂,单纯手表的增量就差不多有一千个亿,其中60-70%都是国外带回来的,目前在消费者手上的名表存量很大,大部分也都进入了维修期。

“不管是珠宝、名表还是包包等奢侈品,过去十几年从一级代理商到零售商都在疯狂扩张,但售后服务却一直都不重视,要维修大多要寄回原厂修复,花费时间长不说,维修费用也相当高。因此,我们是很看好奢侈品维修市场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梁丽娟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