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6,时间太匆匆。在2015年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下,2016年东莞楼市的热销之火烧了整整三个季度,暴涨房价、地价倒逼政府出手调控,直到第四季度楼市“高烧”才开始消退。站在2016的尾巴上,楼市高热、房价快涨、购买力外溢、抢房乱象等一幕幕楼市特写,依然历历在目……
调控前后,东莞楼市“冰火两重天”
关键词:热
一级、二级市场持续高热
2015年,东莞整体经济、政策持续宽松,不仅主推东莞跨入房地产“千亿”城市,同时也为2016得持续畅销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火热”成为东莞2016最为关键的楼市话题。
只要是对东莞楼市有所关注的人都知道,在调控之前,东莞楼市没有淡旺季之分,基本上有楼盘入市销售业绩都不会很差,“日光盘”、“时光盘”、“开盘售罄”、“抢房”等字眼成为前三季度东莞楼市届使用最频繁的字眼。
因此,尽管调控后东莞楼市风向转变,但有前三季度的“殷实”基础,2016东莞商品房成交依然是更上一层楼。据东莞合富辉煌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哪怕受调控影响11月东莞住宅成交量锐减6成,但累计至11月,东莞商品房签约面积约1017万平方米,同比略增5%,成交额累计约1390亿元,同比大增46%,可见调控前东莞楼市成交之“火”。
前三季度,东莞一二级市场持续火热
与二级市场同样耀眼的,还有东莞自2015年末便开始“开挂”的一级市场。或是战略布局需要,或是基于东莞城市吸引力考虑,2016年东莞土地交易市场也难得发起了“高烧”。在碧桂园、万科、恒大等品牌房企牵头下,2016年东莞土拍市场几乎是“逢拍必火”,融创、阳光城、云南城投等外来房企纷纷进驻,各镇街地价成交记录也一再被刷新,东莞楼面单价首次突破2.5万/㎡。
值得一提的是,从近期土拍情况看,东莞土地市场的“热”受调控影响并不明显:12月8日,常平上坑3万平商住地被恒大珠三角斩获,楼面价9397元/㎡;12月13日,企石8万平商住地被碧桂园拍下,楼面价8685元/㎡;12月22日,望牛墩2万平商住地被恒大斩获,楼面价8123元/㎡……土地高热之势依旧。
关键词:涨
卖方市场,房价快速上涨
2016走到尽头,你的工资涨多少?前段时间,有报道说东莞平均月薪达6381元/月,增幅2.2%,薪酬水平竟然位列广东前三,紧随深圳、广州之后!数据的准确性我们暂且不去考究,其实就算东莞平均月薪真的有6381元/月,在当前企稳1.3万/㎡以上的房价面前,也是不够看的。
在库存紧缩和深圳客刺激,以及宽松的政策、经济环境下,2016开局东莞楼市成交延续了去年年底的余温,购房客入市积极性普遍偏高。在卖方市场支撑下,东莞房价也随成交量一起水涨船高,尤其是土地高热和热销区,房价“跳涨”明显。
在房价上涨最疯狂的时候,甚至一度出现楼盘开盘当天封盘调价,房价涨幅从数百到数千不等,而二手楼受新房影响,在二、三季度也频繁出现业主反价现象。受市场刺激,购房者频频追涨,东莞房价增速如坐火箭,甚至有机构统计称,前三季度东莞房价涨幅达30%,位列中国百城住宅均价增幅前茅。
而据中原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住宅成交均价9783元/㎡,33镇街除了凤岗、虎门、南城、松山湖、塘厦、东城、长安外,其余镇街房价均在万元以下,当年区域房价最高的松山湖为13642元/㎡,成交价最低的望牛墩仅5245元/㎡。
然而,到了2016东莞业内关注的已不再是“万元镇”,而是“2万镇”,2016年东莞至少8成以上镇街房价稳稳跨入万元时代,凤岗、塘厦、黄江、松山湖、南城等区域已稳入“2万”行列。似乎,自2015年12月东莞住宅成交均价突破“万元”大关后,东莞房价的“千元”时代便已结束。
随着东莞楼市的热销,其房价也一直在高位动荡,哪怕是调控后住宅成交“跳水”,房价也依旧坚挺,11月住宅均价高位回落后仍达15711元/㎡。另外,据合富统计,前11月东莞商品房、住宅签约均价维持在1.3-1.4万元/平方米,分别为13672元/㎡、13678元/㎡,同比涨幅均在40%左右。
关键词:逃
深圳客入莞,本地客出逃
《围城》中有一句经典——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有趣的一幕,在2016年的东莞楼市并不罕见,不过是主角换成了深圳客和东莞客,准确的描述为“深圳客冲着入莞买房,东莞客被迫外溢他乡”。
2015年,迫于深圳高房价压力深圳客疯狂入莞,豪气买下了去年东莞楼市的“半壁江山”。2016年,周末深圳看房团依然是一车又一车地往东莞赶,拓展深圳客成为东莞开发商的必备战术,甚至部分房企直接把开盘现场放到深圳……在有心人推波助澜下,深圳客入莞置业热情不减。
当然,随着东莞房价的水涨船高,深圳客入莞也慢慢变得理性起来,尤其是3月份曝出“中介丑闻”,给很多人来了迎头一棒,进入二季度之后,深圳客入莞步伐有所放缓,不少区域深圳客占比也有所下滑,但正如深圳房价难以下降一样,深圳客外溢的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调控前深圳客依然是东莞楼市的热门关键词。
另一方面,当深圳客匆匆入莞时,同样逼于高房价压力,东莞客在2016年也经历了一次“迁徙”,从高房价镇街流向低房价镇街,甚至从东莞外溢至惠州临莞区域,例如博罗临莞地段的双城峰景、龙湾天悦、嘉豪御景城等项目,今年上门访客便以东莞客为主,甚至有项目开年后东莞客占比一度高涨至8成。
除了跨市外溢外,镇街之间也存在购买力外溢现象。业内人士透露,临深房价领涨东莞,已逼得区域内本地客有“出走”迹象,二季度起,东莞局部区域东莞本地客占比其实已有所抬头,整体楼市客户占比中,本地客占比已起码恢复到半数以上,局部区域甚至更多。
不过,进入第四季度,受莞深调控政策影响,楼市风向明显转变,不管是深圳客还是东莞客的入市信心都明显受挫,深圳客退潮成定局,东莞客入市积极性也不明显,市场观望氛围浓厚,楼市成交持续疲软。
大朗某楼盘抢房现场
关键词:乱
楼市旺销,楼市乱象滋生
2016年东莞楼市火爆开局,让不少人都看到了这个“阳光产业”的潜力,开发商一路喊涨,中介机构扩张迅猛,购房客追涨抢房……然而,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房价短期快速上涨,往往是与市场乱象相伴而生的。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在利益驱使下,一些不良现象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楼市乱象真正暴露在眼光下,是在东莞房价喊涨呼声最高的3月。大朗一楼盘 “日涨4000元”,同时曝出“千人抢房”的震撼场面,当大家都被这则消息震得晕乎乎的时候,中介先认购再抬价转售、卖房收取“茶水费”等中介参与炒房的市场乱象也被大肆曝光,霎时把莞深购房者都“惊呆了”。除此之外,中介行业之间的抢客、斗殴等不当竞争行为也时有发生。
除了中介主导的乱象外,2016东莞楼市旺销带来的最负面又让人最无奈的影响,便是业主频繁反价。在一手住宅成交和土地市场持续火热的刺激下,东莞二手房价也跟着水涨船高,涨幅数十万成为一件平常事,加之地铁开通等利好,不少购房者愿意“买单”,业主看涨后市反价也变得“有恃无恐”,加价少则几万,多则2、30万,反价现象屡见不鲜,以致产生了二手房“违约潮”。
具体,这股“违约潮”来势有多猛?东莞市第三法院曾发布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该院受理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含二手房交易)呈爆发式增长,近1年时间,该院民事审判庭共受理此类案件196宗,对比往年同期9宗,增长了接近21倍!
关键词:变
调控落地,市场风向转变
有人说,中国房地产行业不是一个完全的纯粹的市场化行业,更多是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性行业,所以调控风向转变,房地产领域也很容易“变天”。热销了大半年的东莞楼市,在10月6日东莞“限贷限购”政策落地后,就“变天”了。
居民家庭最多只能购买2套一手房,非东莞籍购房还需纳税、社保证明;144㎡以上户型,若非首次购房,首付款普遍提高到6成;新房售价重启备案制度,备案价为最高售价,下调幅度不能超过备案价的15%……在限购、限贷、限价政策下,东莞楼市迅速降温:10月住宅成交量仅59.56万㎡,环比下滑42%;11月住宅成交继续下滑,环比再跌三成,为年内第二低;进入12月,为冲刺年底业绩,东莞新增供应复苏,但从销控情况看,市场依然喜忧参半,日均成交量依然维持百套左右。
据房掌柜监测,进入12月,东莞房企入市节奏明显加快,为回笼资金冲刺年度业绩,12月入市项目价格普遍低于市场预期,众多楼盘也加大了优惠力度,特价房、一口价、开盘折扣等促销方式再现,但市场成交量却未见明显回升,部分项目去化率甚至只有2成,楼市观望氛围依然浓厚。
2016年仅最后一周。经过国庆前后的“调控”风波,不管是开发商、代理商还是购房者,看待东莞楼市已基本回归理性。尽管连月来,东莞楼市成交持续低迷,但从近期的土地交易市场不难看出,对于东莞楼市的发展前景,东莞业内信心依然不减。面对即将到来的2017,东莞业内也普遍持“先冷后热、先抑后扬”的谨慎乐观态度。
合富辉煌发展研究中心总监李兴旺指出,“东莞的吸引力主要在交通利好。东莞大概有三分之二区域在2017年将迎来重大交通利好,轨道交通未来10年内,依然是东莞楼市增长最大的动力。另外,从招拍挂市场看,当前东莞基准地价依然高企,这些都为将来房价提供支撑。综合各方面因素看,对于2017的东莞楼市,我认为是不需过分乐观也不必过于悲观,应保持谨慎乐观态度。2017年还是有很多机会的,从调控市场规律分析,预计上半年成交量会继续下滑或者阶段性价格回落,但整体看应该是先抑后扬的走势。”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