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地产圈闹了一个大“乌龙”:在全国楼市调控之风越吹越猛的敏感时期,居然有人P了一张假的“惠州限购”截图并在朋友圈扩散,在地产圈刮起了短暂小“风暴”的同时,也成功引起了网警关注。
究竟是谁这么勇(no)气(zuo)可(no)嘉(die),竟然敢顶风作案呢?事件的真相目前还在调查中,有吃瓜群众却认为,房产中介“嫌疑”最大。毕竟,房产中介可是有造谣“前科”的。
这些谣言,你见过吗?
近年来,东莞的朋友圈都充斥着各种买房的谣言,下面这些你见过吗?
谣言1:2016年10月24日央行双降
2016年10月16日,有东莞中介发朋友圈,称“央行自10月24日起降息0.25个百分点,降准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在年内第三次‘双降’”,暗示银行存钱贬值,鼓励买房投资。
真相:
事实上,该则央行降息降准的消息,是2015年的。
谣言2:房子产权无期限
2016年6月24日,有东莞中介发朋友圈,称新物权法已生效,房屋产权到期将自动续期,续费按当时拿地地价1%-10%酌情征收。早两年就一直在中介中传播了。
真相:
2016年上半年,温州“土地证续期需缴数三分之一房价”事件发酵,“房屋住宅用地使用权到期怎么办”成为全国热点。彼时,已出台的《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可自动续期,但到底是“有偿”还是“无偿”并无定论。而依照早已实行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及《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住宅土地使用权经批准准予续期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当时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还未有定论,直到2017年3月10日,国土资源部长才首次正面回应土地续期问题,即“不需要提出续期申请,不需要交纳相关费用,正常办理交易和登记手续”,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房屋产权70年到期问题也表示,“可以续期,不需申请,没有前置条件,也不影响交易。”
而这个谣言的出现时间远早于2017年3月,甚至早两年就一直在中介朋友圈中传播了。
谣言3:2017年首套房首付升至35%
2016年12月2日,有东莞中介发朋友圈,称“明年首套房首付取消30%,将提高至35%”。
真相:
截止到2017年3月29日,东莞首套房商业贷款首付如今还是30%。
谣言4:以父母名义贷款,最长可贷30年
2016年12月4日,有东莞中介发朋友圈,称以老人名义贷款,首付3成9折利率优惠,最长可贷30年,老人不超70岁都可以做。
真相:
房掌柜咨询了银行相关人士,实际上,东莞以父母名义买房,一般“贷款者年龄+贷款年限不超65岁”要求,也就是以父母名义贷款,一般只能贷5-10年,你要申请30年贷款,除非你父母返老还童35岁。
谣言5:本地户口首套房首付提高至35%
2016年12月5日,有东莞中介发朋友圈,称“2017年1月1日起,本地户口首套房首付取消20%,将提高至35%;外地户口取消30%,提高到45%”。
真相:
该消息没有具名政策执行地,事实上去年东莞首套房贷款最低才25%,也没有本地外地差别化贷款。
谣言6:东莞并入深圳
2017年3月12日,借“粤港澳大湾区”话题大热之机,有自媒体曝出“东莞并入深圳”谣言,东莞不少中介都第一时间转发了该微信,同时暗示新一轮房价暴涨即将开始。
真相:
第二天,“深圳直辖”微信软文已被删除,但中介炒“粤港澳大湾区”话题热度不减,以致东莞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一度放话,严禁哄抬房价,炒“深圳直辖”相关话题将会被“盯上”。
谣言7:要求公开涨价
2月23日,东莞有中介在朋友圈转发“每隔三个月,可以调价10%,不允许价格下调”的所谓“房产新政”,散布“要求公开涨价”谣言。
真相:
所谓新政,实则来源于2016年4月河北香河的“限购令”。
……
其实,仔细观察便可发现,中介传播谣言的套路并不是十分高明,旧闻重播、混肴视听是最常见的办法。任何谣言,都经不起推敲。但正如电信诈骗总有人上当受骗一样,在特殊环境下,地产圈谣言的威力也是很可怕的。
恶性传谣,需承担法律后果
现在《刑法》中有“谣言罪”,网络散播谣言最多可以判刑7年,敢与律法“叫板”,不顾后果编造谣言就会得到法律的制裁。
上海谣言事件涉案中介被刑拘
上海中介造谣案,7名中介被刑拘
提升个人房产销售业绩,2016年8月底,上海有房产中介故意在网络上编造、传播“9月起本市将实行购房信贷新政”的谣言,引发上海恐慌式离婚购房的滑稽现象,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最终,7名恶意编造、传播相关谣言的涉案中介被依法刑拘。
其中,检察机关对相关谣言的主要制造者-上海金丰易居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沈某以涉嫌寻衅滋事罪提起公诉。2017年2月8日,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首次开庭审理,并将择期对这一案件作出一审判决。
在朋友圈散播谣言 福建4家房地产中介被查
就在调控密集加码的近期,福州微信朋友圈传言2017年4月起福州二套房将“认房又认贷”,不过福州市房管局已出来辟谣。近期福建已有4家房地产中介因在微信朋友圈肆意传播楼市谣言,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
当然,敢与律法“叫板”,不顾后果编造谣言的中介毕竟只有极少数的,更多的中介扮演的,是失事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而很多中介表示本意都不是恶意传播失事信息的。只是如今信息传播速度太快,信息来源太广,尤其是楼市行情紧张的特殊时期,很多时候遇到一些“爆点”新闻,中介往往是很少考究消息来源的真实性便先转发推广了。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看很多同行都在转发,自己也跟着转发了。”一位最近转发了一则东莞要涨价谣言的中介如是告诉房掌柜。
中介都是深藏不露的段子手
作为一个低门槛行业,又经历了房地产黄金十年的无序竞争,哄抬房价、发布虚假房源、吃差价等行为,在房产中介行业中一直屡禁不止。但经过了2016这个号称“最为严厉的整顿年”,经主管部门多次大规模专项整顿行动后,如今房产中介行业的整体形象已有了很大改观。
尤其是,中介机构对品牌文化塑造越来越重视,随着各类从业培训的铺开,中介整体从业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购房者对中介依赖也越来越高,中介服务水平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当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介卖楼套路越来越深,很多中介都成了深藏不露的段子手。
“小姐您好,这里有一个距离深圳只要20分钟的项目,只要1万6绝对超值哦!”网友告诉房掌柜,这是他接到的一个中介推介电话。离深圳20分钟车距不是临深片区吗,竟然还有低于2万的新盘?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原来该项目位于望洪枢纽站的洪梅,所谓的20分钟距离是未来莞惠深城轨开通后的时间成本,实际上,该它离深圳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的距离。
不过,正因为中介开头的模糊推销,购房者才有了深入了解的欲望,中介call客的推广效果也达到了不是吗?如今,中介卖楼早已告别了干巴巴call客的时代,推销手段五花八门,甚至有的不惜“黑老板”。
网友黄小姐前段时间就遇到了敢“黑老板”的售楼中介。据介绍,该中介一口下狠招,称他们老板最近手头紧缺钱,项目产品原价10000多要低价卖8800元/㎡,还送车位!待黄小姐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全是套路,所谓低价卖房不过是开发商拿出几套房搞“特价房”活动。
东莞一中介在朋友圈发布的“买房鸡汤”
另外,“买房鸡汤”也是房产中介在推房源之余,会在朋友圈经常扩散的病毒。
“客户找了某中介公司看好了这个房子,觉得应该再看看,于是问了4家中介公司,4家中介当天8个业务员打了8个电话给业主。业主一看,哇噻!我的房子这么多人想买,涨价!于是房价涨了。客户一听中介报价越来越高,于是回头再找第一家(中介),结果房价同样涨了,机会溜走了。究竟是谁炒起来的房价?——其实就是你自己!”
这是房产中介都很熟悉也有很多人转发过的“毒鸡汤”,目的是劝购房者果敢出手。你觉得有毛病吗?事实上,房价上涨确实有买家抢房助涨的成分在,不过是被中介放大了而已。
不过,不管怎样,中介有一点是很实诚的,他们十几年来一直苦口婆心的打电话来劝人买房,说房价会涨。事实证明,他们说的是大实话,从来没骗过任何人。你,有后悔当初不听劝吗?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