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楼市资讯
1、宏观经济
前两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三成
受惠于经济持续回暖等利好消息,全国财政收入今年前两个月大幅增长。财政部14日公布,两个月内,全国录得财政收入13603.63亿元,同比增长32.9%。统计显示,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8658.66亿元,同比增长41.2%。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4944.97亿元,同比增长20.4%。从数据看,一二月份财政收入增幅变动较大。这与去年春节在1月份,而今年春节在2月份,存在工作日不可比因素的影响相关。
财政部表示,由于去年前几个月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基数很低,今年前几个月又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翘尾增收因素,财政收入增幅会相对较高。从5月份起,因去年同期收入回升基数抬高,财政收入增幅将相应回落,全年收入增幅将呈“前高后低”走势。
2月份新增贷款近70亿元
人行东莞中心支行昨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全市新增本外币贷款69.44亿元,环比增长2.26%,截至2月底,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138.99亿元,同比增25.67%。自2009年12月起,东莞信贷增速连续三个月环比提升,在宏观紧缩信号逐渐增强背景下再次呈现“逆势拉升”态势。
姚景源:今年控制CPI上涨3%难度较大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价格走势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控制在3%左右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指标。但姚景源也表示,在宏观调控作用下,最终能够完成和实现这个指标。
姚景源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通胀经验说,如果经济过热、粮食问题和货币信贷过量投放“三碰头”,“中国就躲不过通货膨胀”,所以,一定不能让这三者碰到一起。
姚景源力主要防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因为如果经济增速下行,宏观政策的重点又会放在保增长而耽误调结构。同时也要防范中国经济过热,因为经济过热通胀预期就会管不住。
2、政策法规
国资委:78户央企将退出房地产业务
针对近日备受关注的央企拿地问题,国务院国资委3月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将退出房地产业务。根据国资委在发布会上公布的材料显示,目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有16户,此外还有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开展了房地产业务。
按照国资委要求,这78户企业正在加快调整重组,在完成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不过,国资委并没有透露具体的退出安排和时间表。
据初步统计,2009年,这16家中央企业房地产板块的资产总额为5616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的85%;净利润为188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净利润的94%。这些数据表明,中央企业的房地产业务主要集中在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
而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在2008年,这些企业销售收入只占到15%,利润只占7%。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