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掌柜原创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14)
收藏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将至,房价趋势已定

来源:房掌柜采编中心   东莞房掌柜  2021-05-08 17:34:39阅读量:2467
[摘要]未来人口、经济、房价的走势会如何?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今年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一个数据马上就要公布了。作为十几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七普”的结果会深刻的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经济走向。

  此次人口普查不仅收集了人口的基本信息,还调查了住房情况,为后续的生育政策、城镇化政策和落户政策服务,同时对下一个阶段楼市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此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原本定于2021年4月上旬发布,如今五一已过,国家统计局居然食言了。“七普”数据一拖再拖,反而是一则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消息,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

640.webp.jpg

  关于这则报道,国家统计局很快正面反击: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

  我们在保持对“七普”数据关注的同时,分析过往已经发布数据,其实已经透露了未来人口、经济、房价的走势。

124.jpg

  01、低生育率、老龄化

  对于中国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老百姓心里早有了共识。

  数据显示,中国80后90后出生的人口总量,比00后10后多了一亿一千万,相当于英国和法国人口的总和,一代人差出了两个大国的人口。

  举个例子,中国人口出生最多的时候1987年,也就是今年34岁的这批人,一共有2500多万,而2020年中国新出生的人口,只有1250万,正好砍了一半。

  尽管国家放宽生育政策,但是每年新出生的人口依旧在减少,三十年后当90后退休,社会上可能会出现老年人比年轻人多一倍的现象。在过去的人口红利期,中国是两个年轻人交税养一个老年人,近些年慢慢过渡到一个年轻人交的税去赡养一个老人,在将来也许会出现一个年轻人需要交税养两个老人的情况。

  国家延迟退休,以及后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从个人角度而言,如果你现在三四十岁,可能真的需要认真考虑下退休之后的生活,可以确定的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今天的养老模式,未来一定不会再适用。

  02、最大赢家广东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最关心的还是房价的问题,房地产走势“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人口基本上是决定房价最根本的因素。年轻人口数量锐减,房价未来是否就失去支撑力了?人口数据对个人会有什么影响呢?

  其实,中国人口总数多少对于个人来说区别都不大,重要的是人口的分布,包括年龄的分布、地区分布和性别分布。比如从地区分布看,广东是最大的赢家。

  2010-2020年,我们的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了存量收割时代。

  也就是说,大都市圈化与城市收缩同时并存的阶段。特大城市的膨胀,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众多小城市的虹吸。

640.webp (1).jpg

  按原先的发展态势,北京上海本来会朝着3000万人口的规模蒙眼狂奔,成为全球最疯狂的人口收割机。

  但几年前,这股历史洪流被斩断了。自京沪定下减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之后,广州深圳就顶替上来,人口吸引力升至全国最强。

  保守估计,广东过去十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或将超过1100万人,比第二名和第三名之和还要多。而广东省常住人口占比全国比例,也会从2000年的6.83%、2010年的7.79%,进一步提升到8%有余。

  这也意味着,今天每十二个中国人,就有一个生活在广东。每20个中国人,就有一个生活在大湾区。广东,是名副其实的最大赢家。

  源源不断的新血液涌入,使得珠三角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群,没有之一。而与此同时,长三角则整体陷入老龄化的困扰。

  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65%以上人口占比为8.48%左右,在大陆31个省市区当中的老龄化程度排名倒数第六。而上海、江苏、浙江快逼近14%的中度老龄化标准了。

  在未来十年的竞争中,珠三角的科创活力可能会比长三角更为蓬勃。

  03、跑赢全国的东莞

  人口的减少会带来人群的集中,人少了以后剩下的人更需要抱团,因为一个区域人少了,首先萎缩的就是公共设施,靠一个村子是养活不了一所三甲医院的,它只能支撑村里的卫生所,一个小县城是支撑不了一个飞机场或一条轻轨线的,因为他没有那么多交通的需求。老龄化问题会加深人群对医疗条件的依赖,促使人口向能提供优质医疗的大城市集中。

  所以人少了以后,小城市会迅速凋零,人们不得不往大城市迁徙,大城市反而会更加繁华

  举个例子,德国老龄化特别严重,全国人口不过8315万,其中四分之一是老人,可是德国的房价近几年涨得特别快。欧洲国家房价增速最快的十个城市有四个在德国,柏林的房价更是全球房价涨幅第二。老龄化最严重的的国家日本人口连降十一年,但是东京的房价也连涨了11年。所以人口的减少会让小城市的房价失去支撑,但是不会影响到核心城市的房价。

  2021年4月,百度地图发布《2020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报告》基于城市新流入常驻人口和全国所有城市新流入常驻人口均值,将全国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进行指数化计算。从2020年度中国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排行来看,最具吸引力的前三个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和东莞。其中深圳以9.420的年度人口吸引力指数蝉联榜首,而东莞相较2019年上升一位,进入前三。

345.jpg

  对于身处世界级湾区的东莞来说,前拥深圳香港、背靠广州,被三大国际都市环绕,既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必经之地,又是广深港经济走廊的重要卡口,优越的核心位置为东莞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位担当,必将最先接受大湾区发展能量的辐射。

  2020年东莞的实际居住人口已超1300万人,2019年户籍人口251.06万人,常住人口846.45万人,净流入人口595.39万人,占比70.34%。根据《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东莞市常住人口将在2025年达到960万人,在2030年达到1020万人,在2035年达到1080万人。

  2020年东莞完成GDP为9650.19亿元,2021年一季度东莞GDP约2358亿元,经济增速跑赢全国和全省,GDP总量超合肥、福州,主要经济指标恢复较快,GDP较去年同期增长超400亿,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向好,而从完成多项宏观经济指标来看,预计全年经济能突破万亿。

  在人口和经济的双重利好下,东莞正在以破竹之势,向超大城市迈进。

  04、学区房的概念可能消失

  同样受人口影响的还有教育问题。出生率的减少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校和老师的需求会减少

  虽然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房价依然安全,但是学区房的概念可能会消失,因为学区房的本质不是为了教育本身而投资,而是以教育的名义投资房子。等孩子上完学,房子变卖给下一个适龄儿童的家庭还能增加了一笔收入。

  举个例子,位于深圳福田区的百花片区,不少房子破旧,但由于有“深圳四大名校”,以及不少优质小学的学位,这个片区成了学区房炒作的典型。2020年,百花片区有学区房每平方米单价超过20万元。

src=http___5b0988e595225_cdn_sohucs_com_images_20190120_5d682fd380da4859a019b84c295c26f0_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_cdn_sohucs.jpg

  现在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两个结果。

  首先是出生人口少,会导致教育资源的过剩,学生少,老师多,考生少,学校多,长期来看学区房的价值难以保持

  其次,想打压学区房太简单了,只需要把学区划分定期改变。这种不稳定性本身,就已经消灭了学区房的投资属性,学区房随时都可能失去价值。

  举个例子,2021年4月,上海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把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根据科学、均衡的分配方法,分配到上海每一所不挑生源的初中。也就是说,在一个传统意义上不那么好的初中,即便应试能力、综合能力较低的学生,由于名额分配到校,也可以上好高中。这就意味着,在强初中与弱初中之间,考上好高中的机会将趋于平等。

  另外,从国策上看,学区房带来的教育压力,不利于国家鼓励生育,不顺应国家政策,国家打压学区房的态度十分明确。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强调,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任何投资,第一原则就是要理解国家未来趋势,顺应这个趋势,才能吃到发展红利。

  05、期许

  此次“七普”数据发布,或多或少会影响现在的购房群体的心理预期。央行于4月30日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同比增长14.5%。房贷增速证明买房的热情依旧不减,楼市还存在上涨的“躁动”

  尤其位于珠三角经济区的城市群,是人口流入外加财富增长较快的城市,会继续创造更多的刚性住房需求,而之前的刚需还会向上寻找改善住房空间。只要这层关系链在,房价不可能回去。还有重要的一点,土地价格从未下降过。

  具体的数据细则,后续国家针对房地产、退休、养老、生育等问题,会发布哪些政策应对,期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分享到:
责任编辑:陈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阅读过本文的网友还阅读过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