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市场研究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瑞峰:成交高位企稳 金九已成定局(9.18-9.24)

来源:瑞峰置业  整理 东莞房掌柜  2010-09-27 11:41:29阅读量:10066
[摘要]一.一周经济运行和房地产动态 国务院再压楼市投机 两部门核查二套房贷 9月中旬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中国银监会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主要一线城市第二套住房贷款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这是

一.一周经济运行和房地产动态

国务院再压楼市投机 两部门核查二套房贷

9月中旬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中国银监会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主要一线城市第二套住房贷款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这是继“囤房黑名单”和联手调查当下楼市回暖情况之后,住建部与银监会的第三次联手合作,检查结果将作为主要部分之一,在十一长假后向国务院汇报。届时,中国经济的最高决策层将对4月以来的楼市调控效果进行评判,并就下一阶段的调控工作做出部署,从目前情况看,对既有政策严格落实的同时进行局部技术调整的可能性存在,但出台全新调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发改委专家称10月CPI或达到5% 央行将不会加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9月25日在2010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秋季论坛上预计,全年CPI控制在3%以下的目标将很难达到。在食品价格的推动下,10月份的CPI在5%左右,全年应该是在4%以下。他强调,中国经济到第四季度下降趋势会更加明显。而中美经济二次探底难以避免,预计到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下降到6%左右。他认为,中国经济走出低谷应该走城市化的道路,决策层面也没启动城市化,因此未来的就业率堪忧。他表示,政府未来为了维持经济增长,或将提高CPI容忍度。他估计CPI即使提高到5%、6%,央行也不会加息。

央行调查显示:居民对房价上涨预期大幅上升

9月19日,央行发布《2010年第3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指出,对当前房价水平,3季度当季有72.2%的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较上季略降0.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去年同期7个百分点。同时,虽然房价上涨预期增强,但城镇居民购房意愿没有出现大幅上升。未来3个月意欲购房的居民占比为15.6%,与上季基本持平,依然高于2008年下半年时的最低水平,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1.5个百分点。

六成银行家预计三季度货币政策保持现状

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完成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2010年3季度,银行家信心指数为73.1%,较上季大幅提高9.1个百分点,创近4年新高,宏观经济预期指数为50.6%,09年以来首度回落;3季度银行家货币政策感受指数(选择货币政策“适度”的银行家占比)为69.4%,较上季大幅提高11.5个百分点。对下季货币政策预期,63.9%银行家认为将保持现状,较上季提高12.4个百分点。贷款需求指数继续回落,个人购房贷款需求止跌回升;银行业景气指数处于高位,经营预期良好。

改善型住房房贷优惠不再 银行抵押贷款也收紧

前段时间曾经流行的改善型住房享受首套优惠的做法,现在已经被各大银行叫停。只要有房有贷,都算二套住房,贷款首付5成,利率上浮10%,第三套房不再提供银行贷款。

今年保障房投资或近八千亿元 托稳楼市调控底牌

“新国十条”的左右手——遏制投机和住房保障建设正交替作用于房地产调控。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目前,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完成投资4700亿元,占全年计划的60%。据此估算,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总投资接近8000亿元。9月19日,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表示,下半年继续出台调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但各地的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将会加强。

住建部确定保障房建设时间表 楼市调控稳步推进

住建部20日在其官方网站上表示,要求进一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各地项目9月底前必须全部开工,年末建成或基本建成的要达到60%以上比例。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研究中心研究员文林峰表示,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8%增长到目前的4 5 %,预计到2020年会达到55%或60%,每年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需要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同时城镇居民的住房短缺问题依然严峻。大城市的房价不断上涨,削弱了中低收入家庭的购买能力,这些群体又沦为住房保障的对象。保障房建设旨在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高层督促表重视 中央下达692亿资金补助保障房

日前,住建部网站发布信息称,为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中央财政692亿元专项补助资金已经全部下达。同时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税费减免政策,探索统筹使用各类保障性住房补助资金。而在同日上午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住建部总经济师李秉仁也披露,住建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公积金建设保障房。业内人士猜测,在目前楼市出现快速回暖的情况下,政府此举意在通过发力保障房建设的信号,以未来的供应量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新华社:调控态度应该更鲜明些 立场更坚定些

新华社又再度刊发题为《楼市调控对经济影响再思考》的评论,批评“过分强调房地产调控对经济增长会有影响”的流行论点,要求有关决策部门调控的“态度应该更鲜明些、立场更坚定些”。 近年来一些城市房价一路飞涨,不仅使民众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越来越难以实现,还引发了日益严重的投机现象,房屋越来越偏离其居住的本质属性,成为少数人谋取暴利的重要工具。要实现百姓“住有所居”的社会目标,必须对房地产市场的非正常现象进行校正,使房屋向其本质属性回归,使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真正利国利民。而校正的关键是,通过重点打击投机行为,挤压房地产领域投资的获利空间,将房价调整到合理水平,使更多群众能够分享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蛋糕。

土地清查受阻利益纠结 国土部9月问责“爽约”

一个月前,国土部曾高调约谈各地市长,宣布将在9月问责地方政府闲置土地,眼下9月将尽,国土部却对问责三缄其口。利益盘根错节,清查难以进行,问责更无从谈起。

国家统计局公布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新方案

国家统计局9月25日公布了《住宅销售价格统计调查方案》征求意见稿,并从即日起至9月30日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根据方案,国家统计局将主要从“数据获取方式”和“数据发布的引导方式”两个方面着手改进房价统计。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今后除企业填报外,还将采取调查人员现场调查等填报方式,以确保数据来源更加准确和可靠。根据征求意见稿,在70个大中城市中,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城市(不含拉萨市)、计划单列市等35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面积、金额等资料直接采用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网签数据,不单独进行调查。暂时不能取得网签数据的其他35个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根据统计系统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中各个楼盘的分类销售面积和金额数据计算,也不另作调查。

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建议开发商降价促销

9月18日,在2010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房地产仍然是处于数量的增长型和质量的提升型并立的阶段。企业发展应该把市场调控和房地产转型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握政策方向,坚信诚信品牌,实施精细化的管理。朱中一还寄语房企做好两门功课:一是以合理价格促销,二是进行适当的土地储备,未来楼市注定朝着更加理性和规范的方向发展。

房地产商试水结盟开发 团购土地渐趋流行

由万达牵头,泛海控股、联想控股、内蒙古亿利集团、一方集团和用友软件等、参与的长白山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额多达200亿元。由富力地产牵头,碧桂园、雅居乐、中信地产和世茂集团相继参与,拿下价格高达225亿元的亚运城地块,又一次形成了六方共同开发项目的“团购格局”。 今年年9月,万达、泛海、联想、一方、亿利五方共同投资了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同月,在投资规模更大——高达500亿元的大连金石滩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上,除亿利、用友之外的四家企业再次采用联合投资的方式,启动该项目开发。房地产调控之下,地产商寄望于团购能分担潜在的市场风险,而当他们认定,这样的严厉调控或许将成为中国楼市的常态之时,团购与抱团开发,或将成未来中国地产行业的主流开发模式之一。

上海收紧购房契税优惠  楼市调控新进一小步

近日,上海发布《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等关于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有关契税政策的通知》,明确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共同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其中一人或多人已有购房记录的,该套房产的共同购买人均不适用首次购买普通住房1%的契税优惠政策。8月上海楼市的成交量和均价都大幅上升,已经接近“新政”前水平。9月成交量继续走高。在楼市是否已经真正回暖,以及是否会让前期调控功亏一篑的疑问下,上海出台几项力度不大的调控措施。9月2日,上海市房管局重申,建筑面积小于3万平方米的商品房项目必须一次性申请预售,并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销售方案中申报“一房一价”,新推楼盘价格在3万元以上的,必须经市级房管部门审批。这几项调控措施意在冷却逐渐趋暖的楼市。

广东房企开发资金呈现“吃紧”态势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进入8月份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到位的影响作用下,广东房企开发资金呈现持续“吃紧”的运行态势。

统计资料显示,1-8月份,广东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513.32亿元,同比增长18.8%,增幅比1-7月回落2.8个百分点。到位资金与完成投资比由1-7月的1.74:1回落为1.67:1,到位资金持续趋紧。

资料显示,由于销售量持续下降,当前广东房企来自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的资金大幅下降,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增强。1-8月,广东房企定金及预收款779.69亿元,下降7.8%,个人按揭贷款587.61亿元,增长5.8%。而同期,广东房企国内贷款888.58亿元,增长42.9%;利用外资37.58亿元,增长16.9%。

广州房管局负责人:房价若过快上涨将重拳调控

近期广州房管局调查发现,广州开发商的定价策略呈现两极分化。部分新盘新货由于仍然存在成交压力,不敢贸然提价,甚至在定价上让消费者感觉有点“笋”;而一些楼盘尾货则一副皇帝女不忧嫁的样子,低调提价1500元/平方米。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密切关注楼价走势,一旦出现异常的过快上涨现象,将祭出已经准备就绪的严厉措施,“重拳”调控。

二.土地市场

1、本周成交信息

本周没有土地成交信息

2、本周出让公告

本周没有土地出让公告。

3、下周待拍土地

下周有三宗土地要进行交易,均为商住用地,且地段较佳。凤岗雁田村地块体量不大,价格适中,距离深圳非常近,项目前景较好。大朗蔡边村地块体量适中,适合做中等社区。下周尤为要注意的是松山湖新城西侧12万多㎡的地块,为很长一段时间来少见的大幅地块,且价格不菲,非常受市场关注。

三.房地产市场

1.新增供应量

注:以上套数为合并后套数

本周共有5个项目新增供应,共新增住宅面积10万㎡,比上周减少33.5%,新增非住宅0.38万㎡,比上周减少37%。其中大岭山的万科麓湖和樟木头的绿茵温莎堡为新入市项目,皆为别墅。今年下半年别墅供应偏多,市场竞争激烈。

2.成交情况

2.1本周整体成交情况

据东莞市房产管理局公众信息网每日公布的签约数据统计显示,本周商品住宅共签约903套,签约面积约为9.95万㎡。继上周万科•金域华府3号、4号楼集中签约致整体成交量过千套大关后,本周商品住宅签约套数及面积分别下跌25.9%和14.2%,日均签约129套。本周住宅签约均价为7407元/㎡,从上图可见,中秋小长假期间受万科•麓湖别墅签约,以及花样年•君山等高端洋房的价格拉升影响,全市均价在后期稍有提升。非住宅签约80套,签约面积0.24万㎡,周签约均价为10445元/㎡。中秋小长假三天住宅签约273套,日均签约住宅91套;三天共签约非住宅27套。中秋期间,楼市营销以住宅为重点。

2.2 住宅签约量走势

住宅签约量本周出现回落,但仍高达903套,日均签约129套,考虑到中秋三天小长假楼市促销力度大,成交多但签约滞后,下周签约量可能还会增多。

2.3 区域住宅签约排名

据东莞市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本周东莞市各镇区商品住宅签约情况:南城区以171套领先第一,签约面积约1.8万㎡,签约均价为7725元/㎡;其次是寮步镇和大岭山镇,分别成交95套和90套。其中,大岭山镇由于后期有万科•麓湖别墅签约带动影响,均价略高,达9281元/㎡。

2.4  商品住宅签约排名

2.5  周末楼盘活动

3.新开工工程

本周没有项目获得开工许可。

总结:继上周个盘带动楼市成交井喷之后,本周东莞楼市成交稍有回落。8月楼市成交回升以来,成交量持续企稳。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截至24日,9月份的住宅成交量为3239套,成交面积达32.6万㎡,同比分别增长50%和33%,日均成交134套。中秋小长假,大部分楼盘均有活动,对楼市成交有一定的促成作用。九月还有一周结束,今年金九已成定局。

分享到:
责任编辑:吴晓燕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