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峰置业2010年10月东莞楼市报告
第一部分 宏观环境篇
全球经济
全球经济保持复苏步伐,但速度放缓。由于复苏脚步滞缓,失业率居高不下,美联署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总额约6000亿美元,维持低利率,将会使美元进一步贬值,股票进一步上涨,为遏制输入型通胀,新兴经济体将会陆续采取跟进措施,以缓冲本币升值、流动性增加带来的通胀压力,中国、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已经加息,日本、欧洲和英国加息会议也即将展开。10月美指、原油和黄金走势基本符合全球经济大势。美元进一步贬值,美指持续走弱,宽松货币政策推动原油价格持续上升,国内油价也已经调高。黄金价格保持年度上扬的强劲势头,成为市场追捧的投资避险工具。美国、欧洲、日本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
国内经济
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关注通胀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11月2日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受复苏不确定因素影响,发达经济体开始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措施,全球流动性和货币条件仍将宽松,主要经济体将持续放松货币刺激经济的预期强烈,大量资金可能向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流入。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的大背景下,富余资金必然寻找各种途径和出口,潜在的通胀压力须高度关注。下一阶段,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价格杠杆调控作用。
央行提高六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
央行10月11日通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招商、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将提高上述几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幅度为50个基点。市场预计这一措施的时效仅为两个月,主要是针对9月新增贷款冲高、央票集中到期以及8月、9月的外汇占款增加等情况而出台的暂时性措施。
央行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央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这是中国央行时隔3年后的首度加息。央行最近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12月,2007年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09年9月份起,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又开启了降息空间,5次下调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利率。对当前通胀压力的担忧是央行选择此时加息的重要原因。至此,中国成为继印度、巴西之后,又一选择加息这一货币工具的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后,为应对通胀压力,澳大利亚、挪威、印度、巴西等经济体先后加息。与此同时,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央行仍旧维持低利率政策不变。
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 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五年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两大主题:1、区域发展和城镇化;2、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大亮点:1、下调GDP增长目标;2、制定节能和碳排放新目标;3、强调提高居民收入与改善收入分配;4、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社会保障体系
七大改革攻坚:1、能源和资源价格改革;2、土地市场和物业税改革;3、财政和税收改革;4、促进服务业和私营部门发展的措施;5、金融业改革;6、户口改革和农村土地改革;7、国有企业改革
10月股市:震荡上升
10月股市表现抢眼,短期强势突破3000点,随后震荡整理,创业板上市一周年,表现活跃,后市股市震荡巩固攀升的趋势应该不会改变。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初步测算,前三季度GDP 2686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
9月份CPI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涨2.9%。
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2228亿元,同比增长24.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3511亿元,增长36.4%。
货币供应量基本稳定,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量有所减少。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6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0%;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4.4万亿元,增长20.9%;流通中货币(M0)余额4.2万亿元,增长13.8%。
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4.7% 经济高位回稳态势进一步明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周一(11月1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0月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自9月的53.8%升至54.7%,经济高位回稳态势进一步明显。
宏观经济汇评:
美国经济复苏脚步滞缓,失业率高居不下,于11月3日出台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疲乏的经济。欧洲经济复苏好于预期,但分化严重,目前正在进行财政整顿,后期经济增长将会放缓。日本经济缓慢复苏,但日元升值和持续通货紧缩使复苏形势不容乐观。美国印钞机开动,美元进一步贬值趋势增强,新兴经济体面临流动性增加导致通胀预期增加和本币升值的巨大压力,纷纷加息,采取适度“货币紧缩”来对抗“货币宽松”。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启动,虽然目前仍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中国政府明确要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并在10月已经小幅加息,所有迹象都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酝酿转变,2011年,中国的货币政策或将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即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继续趋紧。
第二部分 楼市政策和动态篇
10月楼市政策一览:
住建部:5年期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至4.05%
从2010年10月20日起,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上调0.2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71%调整为1.91%。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保持不变。从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下(含五年)及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上调0.17和0.18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从3.33%调整为3.50%,五年期以上从3.87%调整为4.05%。
国务院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
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今年后几个月,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各项房地产调控措施,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要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
国土部:全国和省级土地整治规划同步编制
国土资源部10月发通知要求,同步开展全国和省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土地整治规划将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以2020年为规划期,并提出2015年阶段性目标。各省要按照全国、省级规划编制和市县规划编制试点同步推进的要求,于201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国土部:土地违法问责不会爽约 年内肯定执行
针对有关首次土地违法问责可能“夭折”的猜测,10月25日,国土部部长徐绍史明确表示,土地违法问责目前正在进行数据审核确认工作,国土部不会爽约,年内将严格问责。他同时表示,在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核准工作完成后,将对一部分土地违法违规情况较严重的地方负责人进行约谈,同时对土地违法违规较严重的地方政府负责人进行问责。徐绍史预计,上述工作估计于11-12月份间完成。
预售资金监管为调控再加压 短期迫使开发商降价
10月25日,《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该《办法》要求,自2010年12月1日起,预售资金全部存入专用账户,禁止开发企业直接收存预售资金,预售资金严格按工程节点支取:地下结构完成、结构封顶、竣工验收等。虽然预售资金监管并不会对房价下降造成直接影响,但是有力保障了预售项目的顺利完工,并能防止开发商利用预售资金囤地、炒股等行为,从长远看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规范,是此轮调控深入体现。
11月1日起七折优惠利率全面取消 首套房贷最低利率上调至8.5折
有多家银行总行已经向分支行下发通知,要求自11月1日起,全面取消房贷7折利率,银行给予房贷客户的利率优惠下限调整为同档期基准利率的85%。对购买首套住房执行的房贷最低标准变为:首付最低30%,利率为同档期基准利率下浮15%;二套住房为首付最低50%,利率执行同档期基准利率的1.1倍,禁止对第三套及以上住房提供贷款。这意味着,2008年底开始实行的首套房贷利率7折优惠政策将成为历史。
银监会:严控大型房企等房地产贷款风险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010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管控好部分行业和企业的信贷风险,尤其要切实抓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控,同时对房地产贷款风险保持高度关注,严控大型房企集团贷款风险,合理满足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房地产开发贷款需求,继续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国土部公布第3季度挂牌督办违法案件
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共发现本期发生的违法用地行为3.5万件,涉及土地面积22.5万亩(其中耕地8.5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3.8%、上升4%(下降10.4%)。立案查处本期发生的违法用地案件1.7万件,涉及土地面积18.3万亩(其中耕地6.5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3.4%、上升21.3%(下降1.3%)。发布会公布了五起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结果和挂牌督办的六起国土资源违法案件。
住建部专家回应限购令:非持续性长久政策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10月21日表示,采用“限购令”手段抑制房价,主要因为房价上涨和成交量攀升并不仅是房地产自身的变化所引起的,还有众多的外部因素支撑,比如长期的负利率环境、投资渠道有限、热钱流动等,这些因素短期内不能解决,因此,必须采取行政手段抑制当前快速“膨胀”的房地产价格,为后续供应量的增加赢得时间。而且,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要比经济手段的效果更好。
财政部专家:房产税或不向首套房征收
在10月23日举办的第一届西部金融论坛国际资本论坛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房产税推出已经是“按月计算”,目前离推出最终时间不会超出一年。房地产税并不会是政府调控的“最后一张牌”,未来调整一定是多种手段综合使用,比如物业税。虽然房产税试点最后方案尚未确定,但现有信息表明,房地产税不会向“第一套房”征收,投资房将成为房产税调控目标。贾康还表示现阶段的政策市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相并存。
楼市政策汇评:
二轮调控出台满月,限购令出台也有一段时间,一线城市的成交量虽有所下跌,但房价依然坚挺,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正热闹起步,其狂热绝不亚于一线城市。调控的初步成果几乎失去。针对流动性增加和前两个月楼市的持续升温,10月国家陆续提高商业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相关首付和利率,全面限制第三套房的贷款,执行差别化房贷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尽管首套房首付和利率提高可能会误伤刚性需求,但是政府调控的决心不容忽视,政策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这意味着楼市调控将会持续到明年,从而延长楼市观望期,为房价下行增加压力。同时国土部公布督办案件的结果也表明了问责不会食言。
第三部分 东莞市场篇
一、东莞政策和市政规划
东莞出台购房契税优惠细则:买非一套房契税一律3%
东莞市财政局出台关于购房契税优惠的细则通知,根据《通知》,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唯一住房,减半征收契税(即1.5%)。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减按1%税率征收契税。根据东莞市实际,对个人购买不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无论属于普通住房还是非普通住房,一律按3%税率征收契税。是否适用新规定具体以购房合同签订时间为准。契税变化以10月1日签订购房合同为准,凡在10月1日以后签订购房合同的,均按新契税规定执行。
桥头三旧改造规划完成 7地块率先试点
根据“三旧”改造规划,此次桥头“三旧”改造共涉及35个地块,43个项目,面积共478.45公顷。其中,近期改造涉及20个地块、25个项目,面积共316.36公顷。打造6处标志性城市景观,包括桥头行政中心、桥头商业中心、桥头体育中心、桥头西部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其中桥头商业中心3处。率先重点推进松景片区、捷和厂片区、岭头旧村、迳联旧村、田新保荣厂区、春日厂区和鸿运风扇厂区等七个地块的“三旧”改造工作。
虎门白沙站完成轨道铺设
白沙站目前轨道铺设已完成,变压器、电房、信息线缆等设备的安装以及站房非毛坯正进行。广深港高铁虎门白沙火车站启用日期再次延迟,但配套项目正加快建设。南接S256省道、北至博览大道,用于接驳白沙火车站的联络道路已动工建设。此外,火车站北面开始建设占地24000平方米的站前广场,用于上下客流及车辆停泊。
二、土地市场
1、新增供应量
10月东莞新增土地供应21宗,供应总面积为41.43万㎡,其中商住用地供应18.65万㎡,环比减少近2成,同比减少近一半。10月供应土地中,近一半为商住用地,其中樟木头樟洋村地块两幅捆绑地块面积高达79479㎡,为10月出让面积最大的地块。
截至10月底,2010年东莞累计供应土地414.14万㎡,比去年同期增加约5%;商住用地今年累计供应面积177.07万㎡,比09年增加近3成。
2、商住及金融用地交易
10月交易市场成交最大的商住地块是樟洋村的两幅捆绑地块,被乐富地产底价收入囊中,愈加巩固了乐富地产在樟木头的地位。其次是寮步东升路地块4万多㎡,经过73轮激烈竞投,被中惠熙元集团旗下子公司柏悦地产以28400万元成交,溢价达120%,折合楼面地价4157元/㎡,刷新成交记录,成为今年寮步新高价地,该地块靠近市客运东站,附近已有多个房地产项目入住或在售。虎门博涌社区地块成交折合楼面地价3364元/㎡,亦比较符合虎门镇区的市场情形。万江莞穗大道南侧地块因地理交通条件较好,被尚峰物业以9800万元夺得,溢价47%。
3、商住用地供需对比
10月土地市场延续了9月的的热闹,供应虽然减少,成交量基本和上月持平。成交楼面均价1951元/㎡,环比下降24%。纵观09年以来的东莞土地市场,其走势和东莞楼市成交走势密不可分,09年市场大涨,自7月份以来土地成交量也开始井喷,今年4月份开始调控,土地供应量和成交量立刻萎缩,至9月市场确定回暖,土地供应和成交量才开始回升。
4、11月待拍土地
5、土地出让预告
东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预告
东土交(预告)[2010]10号
数据来源:东莞市国土资源局
三、商品房新增供应
1、新增供应概况
东莞市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10月新增商品房18.55万㎡,2526套,环比分别减少77.4%和64%,新增面积同比减少近5成。新增住宅16.28万㎡,1519套,环比减少约7-8成,同比减少约5成。新增住宅套均面积107.19㎡,比9月份户均面积增大约33㎡,和去年9月新增住宅户均面积基本。非住宅新增2.27万㎡,1007套,面积环比减少近8成,同比减少约2成。
2010年1-10月累计新增商品住宅330.54万㎡,同比减少7.4%。非住宅累计新增63.06万㎡,同比增加17.5%。
2、新增供应月度走势
由趋势图看出,经过9月大量楼盘集中上市后,10月份东莞楼市新增供应大幅回落,10月东莞新增住宅16.28万㎡,成为除2月份外,虽然创年内第二新低,而且均低于前三年同期,但是年度累计住宅新增供应量只是略低于去年同期。
3、新增商品房各类型比重
10月新增各类型商品房,洋房占绝对比重,高达83%,比9月提高20个百分点。别墅占5%,比9月减少18个百分点。
4、新增商品住宅户型面积区间
10月新增住宅70-110㎡的经济型户型占63%,比9月提高9个百分点。110-130㎡的舒适性户型占23%,比9月提高18个百分点。130-150㎡的改善型户型占1%,比9月减少5个百分点。150㎡以上的大户型洋房占9%,比9月减少9个百分点。别墅占住宅总供应套数的2%,比9月减少5个百分点。
5、新增供应区域分布
东莞市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10月新增商品房分布区域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常平、东城、寮步、黄江和万江几个镇区,其中常平镇新增住宅5.76万㎡,占10月新增住宅面积的35%,主要产品是蔚蓝城邦的高层洋房和联排双拼别墅。东城本月加推新品的项目为新世纪星城,其主要产品为43-48层的90-130㎡的高层洋房和地下车库。寮步本月新增主要在中央公馆•蟠龙项目,该项目的主要产品为7层的低层洋房和少量别墅双拼别墅。
6、新增供应明细
四、商品房成交
1、10月商品房成交概况
东莞市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10月东莞商品房成交53.93万㎡,5010套,环比分别增加约7%和减少2.3%,同比分别减少4.1%和10%。其中住宅签约51.23万㎡,4499套,环比增加约8%和减少2%,同比略微减少。户均成交面积114㎡,比9月户均成交面积提高了11㎡,比09年10月户均成交面积提高7㎡。
2010年1-10月累计成交商品房381.76万㎡,同比减少两成多。累计成交商品住宅332.74万㎡,比去年同期减少近3成。
2、商品住宅签约走势
东莞市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10月商品住宅签约51.23万㎡,比9月增加不到一成,比去年同期减少5.4%。由走势图可以看出,2010年1-4月的成交走势基本和前三年相同,4月份新政出台后,5-8月四个月份成交量都在低位徘徊,甚至低于金融危机的08年同期。但是8月楼市开始回暖,9月10月东莞楼市成交大幅上扬,10月成交已经接近09年10月的成交量,单月成交量超过7月8月两月的总和,创造了名副其实的“金九银十”。楼市调控越来越深入,楼市成交量却并没有应声下降,反而自7月开始越来越高。
3、商品住宅量价走势
数据来源:东莞市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
注:此处商品住宅均价指包含洋房、别墅、美墅、公寓在内的所有住宅的均价,普通住宅均价指只包括洋房和公寓在内的普通住宅的均价。
东莞市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10月东莞楼市量价齐升的,均创年内新高。10月东莞楼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8155元/㎡,比9月7611元/㎡上涨7.1%。第二轮调控满月,东莞楼市逆市大涨,而且由趋势图可以看出,东莞楼市住宅成交均价自09年开始,就一路走高,至今年突破8000元/㎡的关口,调控效应并没有得到相应体现,令政府和市场都要反思调控的手段和力度。剖析东莞楼市银十大丰收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长期以来的东莞处于广州深圳两个一线城市之间,价格相对洼地效应被放大,导致东莞客户对楼市价格的接受上限一再拔高。二、4月份调控开始,成交量连续3月走低,8月楼市回暖后,被压抑的刚性需求反弹,借助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节点,大量释放,推动10月成交量创新高。三、周边城市广州深圳的高房价和行政限购,令不少深圳客选择在东莞置业,也间接推动了东莞楼市价格的提升。
4、非住宅签约走势
2010年东莞楼市一个显著的现象是与前几年相比非住宅成交开始增加,商业地产的热潮开始在东莞预演。自09年开始的国家调控基本是针对住宅市场的泡沫,对商业地产鲜有顾及,商业地产因此获得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很多以前专注于住宅开发的企业也开始涉足商业地产项目,而专注商业地产开发的企业如万达等公司近几年更是顺风顺水,在全国大规模扩张,给业内展示了比较诱人的开发前景。轨道交通近几年由规划到落地到普及的大好局面也进一步推动了商业地产的繁荣。2010年东莞楼市非住宅成交量基本在高位运行,排除车位成交,东莞本年度商铺和住宅的成交还是非常令人关注,再加上一些只租不售的大型商业卖场,东莞的商业正在走向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
5、商品住宅各区域成交
10月东莞区域成交,南城仍然是绝对优势占据第一。东城住宅成交均价15662元/㎡,主要是由中信御园高端别墅签约推动。而樟木头镇的价格突然提升则是由该区域绿茵温莎堡项目的单价推动,中惠香樟绿洲的集中签约也推动了樟木头区域成交量的上升。深圳客置业较多的塘厦、凤岗、虎门和常平四镇区,10月住宅成交量均排在前十名之列。松山湖的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和主要是别墅的类型产品,15326元/㎡的均价基本符合该区域的市场状况。
6、楼盘签约前十名
10月,卧龙山花园靠近深圳的地理优势使得该盘受到深圳客的追捧,193套的漂亮业绩使得该盘排在第一名,该镇区另一个盘益田•大运城邦成交业绩亦不俗。金域华府持续热销,连续几期位列前十名。万江的大盘上东国际已经逐渐确立在该区域的地位,其竞争对手滨江公馆•名仕馆的成交也令人刮目。10月成交前十名楼盘依然基本处于热点镇区。
五、存量
东莞市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底东莞市商品住宅存量达445.38万㎡,比9月末减少34.95万㎡,主要是因为10月东莞楼市新增供应回落,成交继续放量,致使10月末存量减少,如果按照今年的去化速度,在无新增供应的理论情况下,还要13.5个月才能完全消化掉,而目前可以预计的是,11月,尚有大量楼盘加推新品,而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同时收紧,11月能够延续10月的市场行情,还有待观察。所以11月底东莞楼市的存量或将会再度增加。
六、潜在供应
1、新开工总量
据东莞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10月份东莞新开工商品房47.29万㎡,环比减少50%,同比增加65%,其中商品住宅面积40.18万㎡,非住宅面积7.1万㎡。2010年1-10月商品房累计新开工量663.44万㎡,比去年同期增长65%。
2、新开工走势
东莞市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2008年东莞市商品房全年新开工量611.68万㎡,其中1-10月累计新开工量555.万㎡,占全年的91%;2009年东莞市商品房全年新开工量564.04万㎡,其中1-10月累计新开工量401.23万㎡,占全年的71%;2010年1-10月东莞市商品房累计新开工量663.44万㎡,月度开工量基本在高位运行。09年和10年东莞市场土地交易红火和成交不俗是推定东莞今年新开工量增加的两大动力。
3、新开工区域分布
2010年10月东莞楼市全市新开工47.29万㎡,区域比较集中,基本分布在城区,其中东城住宅新开工11.23万㎡,非住宅新开工0.62万㎡。南城住宅新开工8.62万㎡,非住宅新开工1.63万㎡。莞城区住宅新开工6.71万㎡,非住宅新开工3.93万㎡。三区10月合计住宅新开工量26.56万㎡,占10月全市新开工量的56%。东城区新开工项目是丰泰城和花园城项目,南城区则是中熙地产的香城名门花园项目开工建设,莞城区是东方华府项目后续开工。
4、新开工类型
10月东莞新开工洋房34.12万㎡,占全市的72%,别墅新开工6.06万㎡,占全市新开工的13%。东莞市2010年1-10月累计新开工别墅77.8万㎡,占全市1-10月累计新开工量的12%。
5、新开工明细
七、楼盘活动
东莞楼市述评:
1、10月东莞土地市场活跃,借助楼市逆市大涨的东风,东莞土地市场10月掀起四季度第一波高峰,成交地块亦多为优质地块,连几经波折的莞城白沙塘地块此次也终于“嫁出”。 目前来看,11月东莞尚有4宗土地要入市交易,为道滘镇、清溪、石碣镇和厚街镇的四幅地块,且前三宗土地体量均比较大。石龙、麻涌、松山湖和长安四镇区也已经有土地出让预告。
2、10月东莞新增供应回落,低于07-09年同期,创年内第二新低,别墅比重比9月减少,处于70-130㎡面积区间的户型比9月比重增加。而11月份尚有大量楼盘加推新品。
3、商品房成交方面,尽管10月新增不多,但是9月新增量可观,亦有很多货量延续到10月成交。虽然10月20日起,央行和住建部分别上调商业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但是10月东莞楼市对此尚未有所体现。延续9月的态势10月东莞楼市成交继续稳在高位,住宅成交量价齐升,均创年内新高,致使前阶段楼市调控的初步成果几于不保。经过10月去化,东莞楼市住宅存量截至10月底445.38万㎡,不增加供应的理论情况下,13.5个月可以消化完毕。
4、区域成交方面,南城区依然高居榜首,凤岗、塘厦、常平等外来客户置业的热点区域,仍然维持在前列。
5、新开工方面,东莞10月新开工量稍稍回落,累计新开工量已经超过09年全年。
6、开发资金方面,10月25日,《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要求,自2010年12月1日起,预售资金全部存入专用账户,禁止开发企业直接收存预售资金,预售资金严格按工程节点支取。信贷和预售资金监管两个砝码,对原本已经趋紧的部分开发企业的资金链将会形成更大压力。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
2023-10-17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