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前十大房企销售金额在全国占比已达13.5%,比2010年提升3.3个百分点;全国前二十大房企销售金额占比已达18%,比2010年提升3.6个百分点。在已公布上半年销售业绩的开发商中,万科、中海、恒大、保利、碧桂园、雅居乐、华润、金地、保利、恒盛、瑞安等房企上半年销售金额同比增长均超过50%,明显高于全国上半年销售金额22.3%的同比增速,这直接导致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第六,货币政策稳步执行,开发商资金链趋紧,拿地谨慎。货币政策是决定中国经济周期的核心力量,对房地产市场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今年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之后,社会各界所担心的今年CPI维持高位且GDP明显回落(即滞胀现象)的疑虑已基本消除。目前政府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直接作用是配合行业政策收紧开发商资金链,迫使其加速出货,意在促供给。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分类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低于100,表明开发商资金链不容乐观。同时,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成立规模(1129亿元人民币)、海外发债融资(561亿元人民币)均比去年同期翻番,这些都反映出开发商加速资金储备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资金趋紧,也直接导致开发商拿地热情骤减,拿地更加谨慎。今年上半年35个大中城市拿地平均溢价率下降至12.7%,流拍率提升至28.9%,已逼近2008年时的水平。
下半年房地产走势研判
世联地产研究认为,下半年决定房地产市场的核心要素有两个:一是政策不会放松,“新国五条”已经给市场传递了强烈的信号。下半年政策的着力点将是加大房价控制目标、保障房和部分房价过快城市的限购政策的落实力度,尤其是房价控制目标,将成为中央考核地方政府的利器。二是市场供求力量将起主导作用,今年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潜在供应量放大是大概率事件,供大于求或成常态,未来市场走势正朝着政府预想的方向发展,房地产市场将由政策主导转向市场力量主导的局面。
1、未来政策走势的研判
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未来政策将主要沿着以下路径发展:(1)政策是长期的:目前房价尚未实质性下跌,政府已经明确指出,一旦政策放松,价格有可能会出现报复性上涨。新国五条来房价继续坚挺或走高,不排除政策范围继续扩大和新的行政政策出台。
2、未来量价走势的研判
今年上半年土地市场遇冷,融资规模扩大凸显出开发商对行业调整的担忧。从历史规律来看:(1)供应量达到顶峰三个月内,价格将迎来底部;(2)供销差(反映供过于求的指标)达到顶峰,价格迎来底部。无论是全国还是我们所监测的40个重点城市,下半年商品住宅供应将迅速放量,且今年上半年的多余供应将相应后延至三四季度,这些因素使供销差到2012年1季度达到顶峰,全面超过08年,价格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因而我们认为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由市场供求主导房价调整的概率增加,此期间是资金充裕企业拿地和并购的好时机。开发商应根据各城市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潜在供应量评估城市整体销售压力,还要根据自身项目的户型特征,找准应对策略,提前做好长期攻坚战的准备。
3、未来购房者心理预期
2011年2季度世联购房者信心指数为54.7,较1季度下降0.6,表明购房者对未来半年房地产走势的乐观程度较上季度有所下降,购房者认为未来半年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增加,且在这种前提下发生实际购买行为的可能性增加。具体来讲,三线城市购房者信心高于二线城市,二线城市高于一线城市;多次置业者和投资型需求对未来的信心度高于首次置业者和改善型购房者。尽管多次置业者和投资客的置业信心很高,且对未来房价看涨,但多数受制于严厉的限购政策而不具备购买资格。
从购房者对未来的信心来看,他们仍处于心理焦灼期,一方面调控已一年有余,房价并未下跌,另一方面,他们又期望未来房价下跌,这两种心态之间的矛盾加剧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一线城市的此种形势更为严峻。未来一年面对供应量放大的态势,竞争必将异常激烈,房企主动降价促销,将有助于改变购房者的此种矛盾心理,提振购房者对未来的信心。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