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扬扬的“长沙古城墙保护方案”,最终以政府为开发商“让路”的方式告一段落。
3月8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长沙潮宗街注意到,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对长沙万达广场地下沉睡千年的潮宗街古城墙进行部分拆除迁移工作。按照此前定下的古城墙保护方案:原址保护长度约为20米,余下的100多米墙体将迁移别处。
在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较量”中,长沙古城墙被“选择性”地保住“一小截尾巴”, 政府称“二者兼顾”,老百姓喊“如鲠在喉”,开发商却三缄其口——万达豪宅或将因文物地产概念“水涨船高”。
文化地标
2月25日,从长沙湘江一桥东面出发,沿湘江风光带北行千余米至潮宗街附近,“万达公馆” 四个红底反白的大字十分抢眼——临江望麓的长沙万达广场就坐落在此。
进入正在建设中的万达广场工地,记者看到,横卧在深坑里的古城墙上方被帆布覆盖,一顶印着“长沙考古”字样的帐篷搭在旁边。走近细看,古城墙以麻石做基础,两侧由青砖包边,部分城砖上刻有“长沙”、“宁乡”、“忠义军”等字样。
“古城墙长约120米,顶部宽约5.7米,高约1.8米,内侧墙体属宋元时期,外侧墙体属明清时期,两段墙体呈现明显叠压关系,其中还保留着明显的战争痕迹。”长期从事古建筑保护设计的湖南大学教授柳肃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宋代城墙完整到现在的已很罕见,全国仅有十几处,湖南此前仅在茶陵县发现一处,现已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号角声远,马蹄声去。深埋千年的潮宗街古城墙,把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李芾、曾国藩等一系列历史人物串联在了一起。
就古城墙的重要性,建筑艺术评论家方振宁认为,在抗金、抗元等战斗中,长沙古城墙有着与其他城市不同的见证;长沙是一个多朝代中心城叠加的城市,其在中国城市史、文物建筑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城墙既有防卫又有防洪的功能,其存在还可考证千年前江河和城市变迁的关系,“是古城长沙新的文化地标。”
两难选择
古城墙一朝复出,湖南上下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纠结”。
位于开福区古城的潮宗街,为旧时长沙米厂、粮行集中地,以一条雍正年间始铺的麻石路闻名。潮宗街历史文化街改造初步完成后,2009年,长沙市政府开始对周边地区进行旧城改造,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万达集团成为了该区域开发商之一。
“旧城改造难在拆迁,房屋太多,只有拆掉挖开以后才能进行文物调查勘探,但找到的文物往往又跟原来的规划发生冲突。”长沙市市长张剑飞称,“这真是一个两难选择。”
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存在巨大的矛盾,这种现象并非长沙独有。
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熊建华介绍,在杭州等地,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政府先进行文物探测与发掘,再将土地“三通一平”后移交企业。但因为地方经济实力等原因,有些地方政府往往从拆迁开始就将土地交给了企业,所以,一旦发现文物就会出现诸多麻烦,甚至存在为开发商“让路”的情况。
长沙也不例外。
2011年11月,在长沙市文物局考古研究所指导、监控下,埋在地下约6米深的潮宗街古城墙重见天日,万达广场这个超过140亿元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旋即停工。
就万达广场的拆迁成本,长沙市政府给出的数据是24.5亿元,而万达集团支付给政府方面的土地出让金亦为24.5亿元。
如果对古城墙实施整体保护,意味着万达集团需就此退出,谁来“埋单”?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