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诸位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小城镇之梦,打造‘最完美的城镇生态圈’”。我主要想从中国的城镇化的软系统角度做一个探讨。
我们知道,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目前一个很重要的机遇和下一步发展的重大事件。对于我们地产商来讲,城镇化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机会。在未来的10年、20年中,可能它都是一个重大的机会,而且我一直在想象着,它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波澜壮阔的态势。我想主要讲讲小城镇发展,它可能下一步要动员我们的很多力量,特别是要动员我们有产业能力的机构和企业,我们会带着产业、资本、管理、技术去参加这样的小城镇的建设。
从软的系统来讲,我想大概有这么几个问题:一是我们下一步的可持续战略定位,二是可再生的产业导入,三是可增长的金融支撑。最后一个就是可平衡的人居生活。
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说没有重大的事件推动,在现在来看,可能比较难。从国际上来看,美国是用大量的军事工业、IT、新经济来推动。中国的城镇化可能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这一轮的城镇化可能使我们中国社会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社会结构的转型,可能推动我们经济社会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可能会直接推动相关生产力的要素,包括金融、资本、投资、产业、技术等等。另外,我们为什么要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呢?它有很多历史的客观需要,一个是我们的国情,中国的小城镇现在很落后,另外我们的二元结构和贫富差距也是比较大。我一直在想,用一个什么样的方式能够使我们的小的城镇建设得到一个更快速度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除了硬件建设之外,很重要的是它的软系统。软的系统到底有什么呢?除了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建筑形态这些物质化的东西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些新的理念、资本、管理、技术、文化的输出。可能要进行一体化的设计。
我一直认为,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地产界肯定要参与,我也感到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会。如果说我们放弃了这个历史机会,或者没有参与这种历史机会,我们在竞争中肯定就要落后。
我们已经参与了北京的一些小城镇改造,我们也正在进行着昆山的小城镇改造,以及云南的环昆明的小城镇改造。我们发现在改造过程中,难的并不是一级开发,也不是物质形态的建设,难的是产业的导入、管理,难的是从文化的资源、生态的资源平衡,难的是这些软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经济的精英,或者说中国的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我们怎么在参加小城镇的建设中发挥更多的作用。我们看到一组数据,中国大概有6.6万个亿万富翁,还有1100万个千万级的富翁,如果说我们能把这一大部分人中的一部分人动员起来,直接参加新的小城镇建设,把他们的资金、技术、管理融合起来,那将是一个很大的力量。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