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深八条”、“京七条”,还是“沪七条”基本上是通过增加中低价位的市场供应、改变供求关系的角度来调控市场,从调控手段的角度来说,从市场的角度来调控市场的特征比较突出。
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一线城市土地市场交易活跃,出让土地的规划建筑面积合计23153万平方米,较2012年同期上涨287%,成交金额为4015.51亿元,同比上涨200%。其中,住宅类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合计为30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一线城市纷纷加大土地供应,这对于未来一线城市市场来讲,由于“人多地少”的客观特征,一线城市市场供求关系没有办法通过大规模供应土地来获得缓解,当前来讲,加大供地难改市场基本面上涨态势。加大土地供应也只能说尽可能通过这些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与出现爆发性增长的机会。具体来讲:
第一、从供地特点来看,大多数地块属于自住型商品房用地,这对于满足一线城市的自住需求会有一定积极意义,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但是,自住型商品房用地的出让一定程度上也挤占了市场化商品住房用地的空间,会导致中长期房价仍然处于上涨的状态。
如北京在“京七条”紧急出炉之后,自住型商品房用地亦迎来了其首次的集中出让。11月4日这天,北京8宗现场配建竞价地块总成交金额高达87.69亿元。其中的6宗自住型商品房用地成交总价达70.09亿元。
出让文件显示,这6宗配建“自住型商品房”的地块均匀地分布于朝阳、海淀、平谷、昌平、顺义这五个区县,地块起拍价总额高达58.96亿元,而这也是北京市公布“自住型商品房”政策以来第一次公开拍卖此类地块。
“沪七条”也提出,2013年本市住房用地供应量在不低于过去五年平均供应量的基础上,再增加30%的供应量,确保住房用地供应1000公顷。优化结构,进一步加大中小套型住房用地供应,加强土地市场跟踪分析和交易预警管理,确保土地市场交易平稳。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不可否认,中小套型住房、自住型商品的加大供应短期内有利于缓解房价上涨压力。但是,由于一线城市“人多地少”的特征没有办法短期内改变,上海中小套型住房、北京7万套自住型商品房用地有可能使市场化的商品用地量骤减,这样,有可能是商品房市场供求关系更加紧张,从中长期来看,有可能使市场处于供求不平衡的状态,引起市场报复性反弹。
第二、当前来看,相关部门试图通过加大土地供应来缓解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但是,从目前来看,一线城市“人多地少”的需求比较旺盛的特征没有办法使市场处于供求平衡的状态。
以北京为例,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北京商品住宅总成交面积979.75万平方米,同比上涨7.09%。2013年9月北京市商品住宅销售13254套,成交面积141.75万平方米,环比上涨43.09%,整个北京房地产市场仍然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另据媒体报道,截至10月底,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签约套数为73581套,成交均价为23080元∕平,总成交额突破2000亿大关。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房价已经连续上涨超过了20个月。
此外,就上海市场而言,同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10月,今年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量已达1055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扬46.6%;从价格上看,今年前10月商品住宅成交均价达23902元/平方米,同比上扬5.57%。从与去年整年对比成交情况看,2013年1-10月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量已经超过2012年的12.4%,而均价方面则是较2012年整年上扬6.4%。同样,整个上海房地产市场仍然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其中,2013年10月上海市商品住宅均价上涨明显,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2013年10月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40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60%;成交均价24932元/平方米,较9月高位上扬1.3%,与去年同期更是上涨超14.15%。短期内由于成交集中放量导致房价上涨态势明显,超过当年的房价控制目标。据此,相关部门有可能会因此出台新的短期调控政策或原有政策阶段性执行收紧。
第三、商品住宅地供应稀缺将导致商品住宅市场中长期处于上涨状态。
以上海为例分析,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2009-2013年商品住宅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含综合用地)/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平均比值最高年度为2.32,最小仅为0.51,近5年平均值仅为1.14。根据同策判断标准,当住宅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含综合用地)/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平均比值低于1.2时,上海商品住宅市场会面临供不应求及房价有上涨压力。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