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那么,第三难是什么?
嘉宾:第三难是债务风险防范难。
一方面,去年前11个月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保持在57%左右,逼近60%的警戒线;另一方面,在“三期叠加”背景下,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短期债务比重有上升的势头。“中钢数百亿贷款全面逾期”的传闻近日在市场上引发轩然大波。尽管官方站出来对传闻进行了澄清,但中钢集团资产负债率连年居高不下,业绩整体退步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中钢的年度报表中可以看出,2013年集团短期债务为593.7亿元,占总债务比重约为83%,高于2012和2011年水平,由融资难、融资贵、产能过剩、房地产风险组合形成的债务违约风险不容忽视。
此外,地方政府举债与影子银行融资对接,前期刺激政策带来的财政金融风险需消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隐蔽化使地方政府性债务担负沉重的隐形压力,加大了潜在风险,也增大了债务风险评估与债务管理的难度。
四是创新能力提高难。
其一,工业结构调整投入力度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一直徘徊在0.6%—0.7%的低位区间,与发达国家3%—4%的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其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目前国家受理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仅为1/3左右,其他主要是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率也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
此外,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不同步,产业整体素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而不强”。从世界500强看,2014年中国内地上榜企业达到89家。但从结构上看,这些企业主要是钢铁、资源、化工以及金融等领域,制造型企业很少。
今年工业运行的可能走向
记者:刚才用四难概括了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那么,对今年你们怎么看?
嘉宾:今年,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将为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务院加快推进各领域改革,对体制性障碍“拆藩篱”,对结构性矛盾“动手术”,弥补发展中的“短板”,做强实体经济的“筋骨”,工业经济将保持平稳运行。
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国工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全面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还要付出巨大努力。
从国内环境看,形势的错综复杂不可低估。
一是传统比较优势面临削弱,国内要素价格上涨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越南、缅甸、印度等劳动力和资源更为低廉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 “两头挤压”迫使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
二是房地产投资迅速下滑,去年11月全国商品房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已低至11.9%,比去年三季度下降0.6个百分点,预计增速未来仍将进一步下跌,成为拖累增长的最大因素。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成为“三期叠加”阶段首先暴露的风险点。
三是随着往年的投资建设项目陆续竣工,而新开工项目有限,新增长动力不足。四是PPI已连续30多个月负增长,制造业领域面临的通缩压力加大。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