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30”房贷新政、公积金政策调整,以及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住房等6大领域消费升级来看,国家希望通过改善型需求“接棒”刚性需求,以此来保持楼市稳定,并通过消化库存来激励开发商加速新开工和拿地。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以后,解决基本住房需求后的老百姓有改善居住需求的愿望。在我国,由于城镇居民居住质量较差,30%的存量住房是上世纪80、90年代,甚至是“短缺经济”时代建造的,20%的房子缺乏基本生活设施,城镇居民改善住房的动力更加的充足。
但改善型需求有两个重要特征:首先就是较高收入水平的支撑。近年来,尽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超过GDP的增幅,但收入支撑改善型住房需求的能力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469,收入差距在国际范围内较大。更值得重视的是,关系到居民能否改善住房的家庭净财产基尼系数在2012年达到0.73,这就大大制约了居民“卖旧买新”式的改善性的需求。
另外,对低成本房贷支持的需求是的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另外一个特征。尽管“9·30”房贷新政提出二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为基准利率的七折,但从目前执行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银行依旧在执行基础利率上浮10%以上的利率政策,这成为制约改善性需求入市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世联行对交易数据的监测,2014年四季度 114平方米以上住宅销售占比并无明显上升。因此,本次降准带来的增加贷款投放、降低贷款利率的效应,也将有助于改善型住房需求入市。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