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回答记者提问
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人民币汇率波幅增大原因何在?利率市场化今年会有什么新动作?昨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副行长潘功胜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未超“稳健”范畴
记者:中国经济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有人认为应实行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怎么看?
周小川:尽管去年以来央行使用了各种货币工具进行调节,但加在一起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仍是适度的,未超出稳健或中性的范畴。
关于货币政策的描述只有五个大范畴:宽松、适度宽松、稳健、适度从紧和从紧。这五个范畴覆盖面都比较大,每一个范畴里向左向右都可以有灵活性调整,但是从一个提法换到另一个提法,台阶比较大。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是一种常态,不是一种特殊的、有问题的状态,货币政策不一定需要一个新提法。虽然从近期看,央行用了不少过去大家不太熟悉的货币政策工具,但相对于国民经济的体量,每一项工具所使用的量并不一定很大。
【实体经济】
资金进股市支持实体经济
记者:定向调控效果如何?央行如何能够确保钱能够真实进入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而不是流入到一些像股市这样的非实体经济当中?
周小川:对于流动性管理、基础货币投放的结构性政策,也确实不可把它的作用估计得过高,说得过大也不见得是符合实际的。对这些政策的评估,我认为需要一段时间。有观点认为,这些资金进去以后不应进入股市,好像进入股市就不是支持实体经济,这个观点我不赞成。
股票市场那么多实体经济的企业,石油、化工、建筑、基建、农业、食品工业等,他们都在股票市场上融资,他们也都在银行开有账户,在银行借钱,这些资金非常直接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确实有一些股票市场和金融市场中的其他的环节中,有一些金融交易有可能脱离实体经济,是一种纯粹的投机炒作的做法,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好像去了股市就是不支持实体经济。
【人民币汇率】
汇率波幅增大是正常现象
记者:最近人民币汇率的波幅不断增大,央行对这个问题有何回应?
周小川:在中国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这是正常现象。人民币汇率波动不仅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还取决于国际上包括国际金融市场上人民币的供求关系,与整个国际局势有没有重大事件也有关系。
去年以来,国际上很不平静,有很多因素导致汇率波动。如果在一个阶段来看波动率,人民币与世界上很多货币比较起来是相对稳定的,波动算比较小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元开始走强。贸易商、投资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基本上能够正常应对这样一种波动。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