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得益于香港资本市场对REITs的开放,长地还是汇贤产业信托、置富产业信托以及泓富产业信托的筹办人,在这三家REITs应占的权益为131亿港元。
缘何如此布局
在业内看来,几家公司的整合上市不免让人感到有些突然。官方理由是消除长江实业持有的和黄股份控股公司的23%折价。
但这个理由太显而易见了,也有很多途径可以解决。例如,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可将地产业务置换为长江实业的非地产业务,之后则是长江实业及股东对和记黄埔股权的再分配。
这一资产置换方案明显要简单得多,只需两家公司的少数股东同意即可。而目前李嘉诚提出的重组议案,则涉及剥离上市公司资产成立新公司,不仅需要股东同意,还需要法院批准。
那么,李嘉诚缘何这么麻烦地舍近求远?
业内观点认为,资产置换的方案无法实现将李嘉诚帝国的注册地转移出中国香港、从而获得“外国公司”这一额外保护的目的。
而在过去两年里,李嘉诚一直在出售中国香港和内地的资产,同时也在海外购入了公用事业企业和能源企业等蓝筹公司——主要集中在英国、欧洲和澳大利亚
与此同时,在提出的重组议案中,李嘉诚地产和非地产公司都将注册在开曼群岛。李嘉诚对此回应说,“人们有自由待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实际上,我的很多公司仍然注册在香港且在此上市。过去10年,超过70%的新上市公司都注册在开曼群岛。这不是有没有信心的问题,只是方便而已。”
当然,背后的原因不可能只是方便。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公司最大的便利在于重组和没有资本金限制,这都是亏损公司的特征。显然,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不在此列。
李贝贝也指出,这一重组议案还有一个亮点在换股比率,明显是有利于长江实业股东及李嘉诚家族的。
公告中指出,每一股和记黄埔只能换0.684股新公司股权,而长江实业可实现与新公司股权1对1折换。也就是说,和记黄埔的股东将比长江实业股东少得到31%的新公司股权。
公平地说,这与过去几个月和记黄埔股价表现不佳有关。和记黄埔持有赫斯基能源的股权,因油价下挫而受到拖累。对于和记黄埔的股东来说,现在卖出绝对是坏的时机、不划算的价格。而且,和记黄埔股东的“亏本买卖”在以资产估值的资产置换方案中是可以避免的。
根据提出的协议,在即将成立的两家新公司中,李嘉诚家族将分别直接持有30.2%的股份。同时,李嘉诚将担任两家公司的主席,其长子李泽钜将担任两家公司的副主席。
那么,对于李嘉诚家族来说,重组议案如果顺利实施,李嘉诚家族将以和记黄埔的间接控股权得到地产和非地产公司至少30%的股权。
内地市场关键
随着李嘉诚商业帝国世纪重组接近尾声,重组过后将要在香港上市的长地实业未来如何布局,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
在专业人士看来,开发内地市场成为主要目标。
尽管从资产规模与收入规模来看,长地的实力毋庸置疑,但从收入来源看来,公司营业收入66%来自中国香港,仅有28%来自内地。不过,在长地目前所拥有的158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中,中国香港仅有80万平方米,内地则高达1450万平方米。随着内地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如何撬动内地市场成为长地在上市后实现业绩稳定增长的关键。
2025-09-09 16:26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