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本集团正式布局高科技新能源产业。”在恒大健康2018年报的“公司大事记”里,写着这样一句话。
这确实是恒大健康过去一年的大事记。自去年6月份,恒大健康以67亿港元入主FF之后,就一直活在镁光灯下。
3月22日,恒大健康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业绩会,将过去一年的成绩披露给公众和投资者们。
恒大健康之所以能在2018取得收入增长的优秀业绩,两大发展成就不得不提:一是公司大健康产业及其重点打造的养生养老产品“恒大养生谷”,二便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主席台的背景板上,一边是恒大养生谷,另一边则是一辆新能源汽车,有趣的是,在业绩会会议厅尚未正式对外开放前,背景板上的汽车被投影所遮住;直到正式开始前,公关才将投影移开,将汽车显露了出来。
业绩会正式开始,恒大健康过去一年的年报也终于拿到手。2018年,恒大健康营业额为人民币31.33亿元,同比增长135.84%,收益主要为健康管理分部收入;报告期内恒大健康的会员消费额达34.60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大增139%;毛利润11.45亿,同比增长35.3%,多项核心指标实现大幅增长。
在净利润方面,全年净利润为-14.28亿元,其中健康部分为2.98亿元,汽车部分为-17.26亿元。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众所周知,正是承担了2018年投资FF后所录得的亏损以及需承担有关贷款利息支出等费用。
对此,在总结了恒大新能源汽车的各种优势,以及透露预计近期会取得多家金融机构将近一百亿的贷款批复后,首席财务官潘大荣说道:“相信在这些条件之下,肯定会比那些技术不够强、资金实力也不够的普通的车企会更早地实现我们的新能源汽车的平衡和实现盈利。”
显然,恒大健康的业绩会并没有过多纠结于过去,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了“未来”“规划”“前景”上。
“大健康”精准定位填补市场空白
在恒大健康业绩再创新高的背后,“大健康”产业“顶梁柱”般的贡献不容忽视。
记者了解到,作为恒大健康围绕“绿色健康生活”探索出的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经过5年调研和探索,公司重点打造的养生养老拳头产品“恒大养生谷”已深受市场追捧。目前大健康产业已成为公司收入贡献最大的“拳头产业”。
2018年,公司健康管理分部实现收益31.33亿元,同比大增136%。
在大健康业务方面,养生谷是拳头产品,整合了先进医疗、健康管理、养生、养老、保险、旅游等资源。据董事会主席时守明介绍,恒大健康目前已布局12个恒大养生谷项目,未来三年计划实现布局50个以上,预计2020年项目陆续开业。
据悉,目前恒大健康已把恒大养生谷标准化,养生谷项目在将来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方面可以大规模复制。“同时,养生谷项目本身就具有现金流快速回流的特点,我们也可以借此把规模迅速做大,将来再一步步变强。”时守明说道。
恒大健康董事长时守明对记者表示,目前,恒大健康已布局12个恒大养生谷,未来三年计划实现布局50个以上,预计2021年陆续开业。同时,他表示,在健康产业方面,“短期内,我们今年可能是要上15个以上的项目,今年的市场销售、消费额将达到100亿以上。”
记者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绿色健康产业”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但目前国内大健康领域却呈现出企业规模小、缺少跨区域品牌的业态。而恒大健康加速完成养生谷的全国布局,正好解决这一市场痛点,通过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填补了国内“绿色健康”领域的空白。
据业内预计,随着恒大养生谷在全国布局的逐步完成,有望推动恒大健康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长。
当恒大健康的“养生谷”在全国范围内“攻城略地”之时,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布局同样可圈可点。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现场注意到,除平稳的大健康业务外,外界明显更关心的是新能源汽车业务。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