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香港非营利性智库组织——团结香港基金会在万豪酒店举办了新一场中华大讲堂,主讲者是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
傅育宁是著名的国企领导人,1988年加入招商局集团,2000年担任集团总裁,六年后接任秦晓成为招商局掌舵人,2014年转而执掌华润集团。当时华润陷入人事阴霾,空降而来的傅育宁被认为是“救火队长”。
从公开的消息来看,他的演讲题目与国企改革发展有关,这是近几年市场热议的焦点,也是不少人感兴趣的话题。
下午两点钟,香港细雨绵绵,搭乘地铁到金钟,穿过太古广场一楼,来到万豪酒店三楼的宴会厅。大厅门口已经聚焦了不少人,衣服上都贴着“中华大讲堂”的标题,看来也都是慕傅育宁的名而来的。
进到会场,在传媒特定的区域就坐,离主讲台有不少的距离,一开始还担心距离太远可能连傅育宁的长什么样都看不清,但发现舞台两侧的大屏幕会实时转播,也就安下了心。
两三百人的会场很快就坐满了人,主持人操着港式普通话,宣布这一场讲堂正式启幕。一开始,循例是由团结香港基金总干事郑李锦芬致欢迎词,并介绍主讲人。
当郑李锦芬讲到,当年在外完成学业的傅育宁拒绝新加坡高薪诱惑,执意回到国内报效祖国时,现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镜头转向了坐在董建华身边的傅育宁。
对着镜头,这位国企领导人儒雅自然。
壹 招商启航
傅育宁很快被请上了台,开始他今天的演讲。
整洁的西装,瘦高个子、无框眼镜以及标志性银发,62岁的傅育宁精神矍铄,眉目温和。外界时常称赞他“内敛沉静”、“渊博儒雅”,是一位“学者型商人”。这确实与他的外在气质相符,当然与他的教育背景也有关系。
傅育宁喝过“洋墨水”,是文革结束后第一批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派出国的公派留学生。
“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启大门的时候,我刚满21岁,1982年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随后远赴英国留学,1986年学成后获得布鲁诺尔大学海洋工程力学博士,并继续一段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回国。”
“博士”后来成为他最喜欢的称呼,不过这样的自我介绍,在这样场合的也并非是无缘由的。
不久前,他的好朋友、另一位同样著名的国企领导人宁高宁在清华大学也做了一个与国企改革发展类似主题的演讲,系统阐述了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并对未来做了展望,傅育宁评价称:“他讲得很好,很全面。”
“今天我想换一个角度,让大家看看中国国有企业如何在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涅槃和崛起的”,他低头看了一下讲稿,声音微昂,“改革开放40年是波澜壮阔的40年,正好贯穿了我的留学和职业生涯。”
傅育宁职业生涯中有两个重要的节点,分别是招商和华润,两家都是央企,旗下产业均涉及多个领域。
1988年,傅育宁回国,加入了招商局集团旗下的石油服务公司,开始了他的国企生涯,十年后的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傅育宁被调到母公司,正式进入招商局集团管理层,职务是副总裁,负责金融业务及集团财务,主要的职责是应对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使招商局在一段时间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000年,这家集团的总债务高达235.6亿元,净利润却只有0.44亿港元,不良资产近50亿港元,经常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支付债务利息。
2001年,秦晓从中信集团空降招商局,并很快在漳州召开工作会议,启动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最终确立了港口和物流、金融、地产为核心的产业布局,号称“三驾马车”。
这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它拉开了招商局大刀阔斧变革重组的开始,时任招商局董事长秦晓是总司令,总裁傅育宁是先锋,在二人的通力合作下,至2010年傅育宁接棒时,这家大型央企总资产已经2000年的496亿元增长到2683亿元,母公司净资产由107亿元增长到720亿元,年利润总额由12.91亿元增长到178.52亿元。
从2010年正式接任董事长到2014年离任期间,在他治下的招商局又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数据显示,离任前的那一年,也就是2013年,招商局实现营业收入723.58亿元,净利润222.5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总资产4533.5亿元。
在他转战华润之后,外界用“用三年时间挽救了一个招商局,用三年时间重整了一个招商局,用两个三年时间完成了两次再造招商局的工程”来评价这位老招商人的功绩。
如今回望过去,傅育宁始终觉得,是时代潮流造就了企业,“得趋势者得天下”。
“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成就非凡,举世瞩目。”而作为企业,应该要懂得抓住国家发展大局提供的机会,从中获得发展空间。
从企业发展来看,招商局创立于1872年,是晚期洋务运动的重要成果,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与外贸体制改革,招商局集团逐渐从贸易型公司转型为以实业为核心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基本上是卖什么就做什么”,傅育宁称,直到新世纪后买方市场环境收缩后,招商局在2000年才逐步聚焦,聚焦到今天的产业格局——集团多元化,企业专业化。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