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是经济政策的改革
问:有观点说,新国十条一棒子打晕投资者的做法的确没错,却在同时,又实在遏制了改善型需求买家,政府是在用行政手段并非市场化手段来调控市场,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房地产在调控中迷失方向,顾会长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顾云昌:按照目前的政策,尤其是对于有着迫切改善需求的二套房买家,有一定的误伤,因此,国务院有规定要细分改善型需求和投资型需求,不然,会对改善型买家很不公平。从目前来看,政策刚公布,一些细则还没颁布,在市场上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过,地方也可以因情况而定。比如广州和北京的细则就不同,上海和深圳也有相异之处,东莞出台的细则也不可能和北京、上海等地相同,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房地产要根据国民经济进行调控,不可能单就房地产进行调控,因此,10年来,房地产有过9次的调控,每一次调控都是不一样的。2009年是所有刺激经济政策的进入年,2010年则是所有刺激政策的退出,下一步就是经济政策的调整,比如利率问题。这其中包括金融改革、财税政策等方面。
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
问:4月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有所降低,引发了市场对经济增速回调的担忧。另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考察时也提出,当前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问题,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既形成调控整体合力,又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如果政策导致楼价出现下降,或者宏观经济出现二次探底,房地产新政有可能再次中止。对此,顾会长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顾云昌:如果执行好政策,宏观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因为受到政策的打压,需求被遏制,供应量又没有上来,因此造成反弹的现象,现在,则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市场供应量已经加大了。即使出现反弹,由于有了供应增大的前提,供求关系也相对平衡,因此,强烈反弹的可能性不大。此外,现在中央出台了36条,将民间资本和炒楼的资金尽最大可能地吸引到实业中,需求量也会因此而有所减少。
通过调整住房预期调整房价
问:如何评估新政实施后的市场影响?真正要遏制房价,应该从哪方面切入更有效?
顾云昌:新政出台前后,全国市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表现。现在是,效果和泡沫成正比。建设部长对外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上段时间参加北大一个论坛,有企业家说国务院初战告捷。凡是投资需求越旺盛、泡沫越大的地方,效果就越明显。
政府应该从供需两方面进行调控,既要控制供应量,还要控制需求。房地产既是消费品,又是投资品,作为消费品而言,决定消费品的价格是供需关系,供应量大了价格自然便宜,反之,价格则走高。作为投资品,更多是一种预期,比如我们现在一出台政策,股市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预期的影响。决定住宅投资价格的是预期,因此要通过调整住房的预期,从而达到调整房价的目的。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