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4.17新政出台,很多的人不约而同地回忆起了2007年那一场楼市震荡。开发商,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等在分析现在的市场变化时,也不约而同地与2007年那场变动进行比较。
回顾2007年政策来袭,开发商可谓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针对不可预测的后市,万科、光大等纷纷举起了降价的大旗。而2009年,市场在经历低谷后,马上又迎来了一场报复性回弹。
或许是之前的经验总结和信心累积,此次开发商的应对变得更加的淡定和从容。由于开发商资金状况良好,对后市预期较为乐观;新政已经一个月了,成交量虽然下滑,但价格依然坚挺。甚至有职业经理人预测,“政策可能要延续到明年,但消费者肯定先扛不住。”
开发商如此坚持的底气到底在哪里,他们的期待又终能成真吗?这些,对于东莞房地产行业市场的发展布局和其中的从业者们,又将带来怎样的变数和冲击?
对话嘉宾
黄海涛:正太联合总经理
报复性反弹很难出现
问:新政已经实行一个多月了,东莞市场则呈现出成交量下降,但楼市价格坚挺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开发商能等来他们期待的此轮调控过后出现又一次的报复性反弹吗?
黄海涛:我认为,东莞目前的楼市体现的是一次量价的博弈。只有等成交量跌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出现价格的下跌。
因为,一方面政策出台才一个多月,政策的效应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我认为,此次政策的宏观调整,实质上是2007年政策调整的延续。
从2007年到2010年的4年间,可以发现,中央对于楼市的政策调整实质上是在进行一次结构性的调整。而2009年之所以会出现一次反弹就在于遇上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调整总不是为了把楼市打死,所以当时的市场大势使得中央出台了救世政策,楼市出现一次报复性反弹。
今年,楼市继续调控的时机已经成熟,而市场面呈现向上的趋势,因而开发商期待这一次调整后的报复性反弹局面出现的可能性则基本不存在。
另一方面,2009年的销售业绩,使得开发商们都取得了较好的业绩,短时期内资金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因而,当成交量下跌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开发商的资金影响不大。而相较而言,东莞楼价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还是较为匹配。
因而,东莞未来楼市发展将呈现出价格小幅回调,成交量增加的多次波动,直至量价博弈达至平衡,东莞楼市也就趋于稳定。
问:目前,活跃在东莞楼市的开发商以本土与深系企业为主;除了万科、碧桂园、金地和正要进入的保利公司以外,全国一流开发商的身影在东莞楼市难觅踪影。东莞楼市为什么难以吸引这些一流开发商的青睐?
黄海涛:东莞作为地级市,仅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这就决定了东莞不可能承载所有开发商进入的可能。
目前,东莞市场,由于地缘优势和文化上的接近性,深系开发商首先进入并也基本形成格局;再加上东莞本土开发商,整个市场蛋糕分配格局已然形成。而土地供应量的有限性,也就决定了东莞市场不可能再大量吸引外来房企。
问:回望2007年东莞楼市,疯狂的楼市也曾引来大批以深圳客为主的投资客。但现在,东莞楼市已难寻投资大佬们的身影,东莞楼市的投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黄海涛:东莞楼市投资行为不活跃,与东莞的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有关。东莞外来人口占大多数,但他们有人口数量没人口质量,消费购买力不强。而本地人一般都有多套房,投资置业的冲动小。
再加上东莞楼市投资回报率较低,深系投资客主要因为东莞楼市的洼地效应而产生购买力外溢现象,成为东莞曾经出现的投资客主体。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