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标“大跃进”到“重算开工率”,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保障房建设的资金问题。2011年5月财政部住建部发文要求各地严格按照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计提保障房资金。但由于2011年市场的低迷,各地土地出让金减少,该部分资金难以补缺。2011年1—11月,中原监测的15个重点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去年下滑1成,其中居住用地成交金额较去年同期下滑2成。因此,近期各级政府也积极通过信贷、地方债、企业债等方式为保障房融资。然而,以上融资总额相对于1.3万亿的保障房投资需求仍有距离。
表3除土地出让净收益以外的部分保障房融资渠道及规模(2011年1月—2011年11月)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表示,保障房“跃进”减速也显示出我国保障房的制度建设正处于探索期。加速保障房建设,对于弥补过去十年我国房地产全面市场化所造成的失衡与社会矛盾来说,固然是一门必修课,但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理应放在比建设速度更重要的位置。首先,未来公租房在保障房类型中的占比将大幅提升,或将使得保障房逐渐远离开工率导向的怪圈。其次,完善保障房“轮候制”也是未来的方向。“轮候制”是指对保障房申请人先行进行资格审核和准入的制度,并对通过审核资质的人员信息建立数据库,再根据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对已通过审核的申请人按先后次序分配保障房或购买资质的管理制度。政府将通过轮候制度,可以比较准确地预估出未来一段时间内保障房的需求量,保障房建设任务量的制定有据可依。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