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银行人士解读史上最严理财新规:避免银行因理财兜底而破产
近日,银行理财监管新规征求意见,相关银行业内人士透露,这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上周就已经下发到银行。
这份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理财监管新规,进一步规范了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和标的选择,诸如“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信贷资产及其受(收)益权”、“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除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之外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境内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权”、“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禁止期限错配等。
在银行业内人士看来,监管新规的本质意图是“理财/自营相互隔离、完全信披、非标禁止错配、打破刚兑,避免银行因为给理财兜底而破产”。
1.2楼市环境
1.2.1 再融资收紧 房企不能将募集所得用于买地和偿还银行贷款
7月23日,证监会官员在保荐机构专题培训会议上指出,企业再融资募集所得资金不鼓励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并需详细披露募集资金的实际投向。不允许房地产企业通过再融资对流动资金进行补充,募集资金只能用于房地产建设而不能用于拿地和偿还银行贷款。
近期监管当局对证券市场的审查力度趋严,包括对违规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处罚数量增多,也体现了当局希望从源头上清除风险的监管思路,这对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将是积极的推动。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此次证监会明令禁止房企通过再融资的途径拿地,也是贯彻了此前上层要求抑制地价的精神。
对于房企的再融资,监管部门一向有较严格的限制,房企能够通过再融资这个渠道进行融资就比较少,如今监管部门的指导意见将会使这种渠道收得更紧。房地产企业还是主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融资。估计一些房企可能会继续调整方案,毕竟房企降低负债率的意愿更强一些,如果调整后能顺利通过也不错。当前,在沪深交易所发债融资相对宽松,对大型房企影响不是特别大。
1.2.2 不动产登记收费政策明确 八类情形将免收费
近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不动产登记收费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国土资源部和县级及以上地方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时的收费政策。其中规定,对小微企业申请不动产登记等八种情形,免收不动产登记费。
同时规定以下八种情形将免收不动产登记费: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家庭承包或其他方式承包取得农用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申请登记的;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家庭承包或其他方式承包取得森林、林木所有权及其占用的林地承包经营权申请登记的;3、依法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国有农用地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生产,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或国有农用地使用权登记的;4、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导致土地、房屋等确权变更而申请变更登记的;5、申请与房屋配套的车库、车位、储藏室等登记,不单独核发不动产权属证书或登记证明的;6、因行政区划调整导致不动产坐落的街道、门牌号或房屋名称变更而申请变更登记的;7、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申请不动产登记的;8、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免收的其他情形。
《通知》中并未说明收费标准,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另行制定。
1.2.3 房地产税落地需渡数道难关 业内预计3年内不会出台
财政部长楼继伟近日的几句话,让房地产税再度“刷屏”。但实际上,对于房地产税正式落地至今都还没有官方的时间表,从目前房地产发展情况来看,预计房地产税不会在3年内出台。因为,房地产税的必要前提是不动产登记,从过去一年不动产登记的落地进程看,执行力度低于市场预期,在不动产登记还未全面完成的情况下,房地产税落地的可能性很小。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对房地产税的关注实际上是对房价涨跌担心的折射。开征房地产税不能简单理解为课税,关键在于通过税收机制来实现各类收益的调整,引导住房投资积极健康发展。其实,2011年1月上海和重庆率先试点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但据媒体报道,两地开展房产税试点的四年多来,房产税对房价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房产税的收入甚微,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较小。
房地产税本身不针对打压房价,但税费效应下遏制房价继续上涨会有一定作用,尤其可以倒逼部分房源抛售,进而促使市场供应规模加大。一旦实施,实际上对于两套以内的住房持有者影响较小,也就是说对基本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课税的可能性较低。
1.2.4 中国跨境房地产投资额居全球第二 超六成流向美国
戴德梁行近期发布的《中国对外投资市场报告》显示,2016年前1-5月,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跨境房地产投资的来源,有170亿美元的投资金额投入跨境房地产市场,仅次于美国的190亿美元,相较2015年底上升三位。今年前1-5月的境外投资数额已是2015年境外投资总数额的65.6%,表现出强劲增长能力,预测全年境外投资交易额将会增长50%。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