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询问王进华为何要住进尚未完工的房子里时,他说,由于之前的茅草房被拆掉了,自己现在只能住进尚未完工的“毛坯房”里。
王儒普是毛组3村的原村干部,和王进华一样,他们家的房子也处于“半拉子”状态,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1月14日就要结婚了,他原本想让儿子用新房来结婚,但现在看来已经不可能实现了,只能用把自己已经近乎危房的房子让给儿子当新房。
记者看到,在毛组3村,还有不少这样的“半成品”房屋,而茅草房已被拆除的所剩无几。村民告诉记者,附近的几个村子或多或少也有不少“半成品”房子现象的存在,大家都很无奈。
村民:新房建设价格太高,承担不起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半拉子”房子呢?王进华告诉记者,主要是由于资金不足。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房屋的建筑价格是1000元/平方米(包工包料含门窗),自己家房子有83平方米,就需要8.3万元,除去政府补贴的2万元,自己仍需出6.3万元,在建房之前,自己已经倾其所有向施工队交了2.3万元,还剩下4万元自己原本打算向银行贷款,但不知道为何银行却不给贷了。
王进华说,就在房子盖成“半拉子”之后,施工队就向他要钱,称不给钱便停工,由于自己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去筹集那么多钱,施工队便撤离了。而其他村民也都是因为资金的问题,才让自己的新房变成了“半拉子”。
“1000元一平米的价格对我们来说确实有点贵了。”王儒普说,他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种橡胶,每年大概有五六千元的收入,但除去日常开销外,剩下的就不多了,这次盖新房自己已经把家里的钱都用上了,但还是不够,“剩余的几万块钱我都不知道该去哪筹。”王儒普望着新房直犯愁。
王林霞是村子里的特困户,按照相关政策,她根本不需要出一分钱,政府就会用补贴的2万元给她盖一户22平方米的平顶房,但正当房子要粉刷和安装门窗时,施工队却突然提出要王林霞交1万元,否则就停工。“我是特困户,哪来的1万元啊。”王林霞说,她家的“半拉子”工程就这样形成了。
声音:“政策好,同时加重了不少负担”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村民们对茅草房改造这一政策赞不绝口,但同时也说出了他们的担忧。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