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者呼吁保护民族文化
就海南“茅草房改造”一事,海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俗学者表示,不宜对茅草屋进行大规模的拆除改建,应从民族文化保护的角度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
该学者称,极富黎族房屋营造技艺的船型屋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海南省首个建筑类古遗址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与之相对应的金型屋则是汉族文化和黎族文化结合的产物,也是两族文化结合的见证,理应得到相应的保护,而不是大规模的拆除改建,就是要改善黎族同胞的住宿条件,也可以另择新址,而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
据了解,在我国,由于“不破不立”思想的影响,许多地方在建设的同时也把历史给抹掉了。而在国外,意大利19世纪末即立法保护罗马城,法国也于20世纪初立法保护巴黎城等都被传为佳话,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成为了全世界的共识。
记者手记:从根本上让农民致富才是硬道理
在前往五指山采访之前,记者怎么也不会想到茅草房改造给农民带去实惠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会是肩负“巨债”的压力,以及如何还款带来的忧愁。
在采访期间,村民向记者表露更多的是对如何还款的忧愁:一家人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建房之后,还欠别人一笔相当于全家所有积蓄的钱,这样的压力对于一群从没见过千元以上现金的朴实农民来说,到底有多重?
在采访结束后记者在想,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如果政府部门可以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致富,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盖起自家的新房而没有后顾之忧,那么,他们会不会比现在拿到政府的2万元补贴更高兴呢?
五指山茅草房改造不该“成了负担丢了文化”
人民网海南视窗评论员:梁杉
据人民网海南视窗报道,海南五指山市几个村庄响应政府要求,对茅草屋进行改造,但由于村民没有资产抵押,银行贴息贷款停滞,导致没有资金续工,几个村子的住房变成了“半拉子”,茅草屋的改造不仅成了当地村民的负担,也有民俗专家尖锐地指出,海南不应该大规模对茅草房进行改造,因为这丢了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
看了这则新闻,让笔者想起了近期中央电视台相继曝光的两起“事件”。一是广西平乐县为完成城乡风貌改造项目强制要求高速公路边村民出钱粉刷外墙,多则上万元,最少的也要一两千元。许多村民家庭困难拿不出钱,政府则要求其即使贷款也要刷墙。二是因太原市要举办中部六省中部博览会,该市杏花岭区近日先后两次组织商户统一更换门头牌匾,费用由商户自己承受。据统计,全区商户总花费在1200万元以上,大大增加了商户的负担,一时间怨声载道。2011年1月10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我的牌匾谁的门面》给予曝光。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