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交通堵塞点 今年10月动工改造7个
市城乡规划局表示,今年3月28日市联席会议讨论了市若干主干道路交通堵塞节点整治工程方案后,规划局随后着手开展其中8个交通堵塞节点整治的方案设计。
这8个交通堵塞节点,有6个位于环城路范围内,分别是环城路东莞水道特大桥至厚街水道大桥段、东莞大道立交、莞长路立交、松山湖大道立交、横塘路立交、莞樟路立交,还有2个位于松山湖大道上,分别是救助站路口和石大路立交。
据测算,这8个交通堵塞节点整治工程的总投资估算为1.15亿元。其中环城路6个节点投资估算共2065.76万元。
市城乡规划局提出建议:将之并入环城路东、南、西环整改工程中,投资估算约2065.76万元,比原方案增加投资约1120.76万元。
另外,将松山湖大道救助站路口交通堵塞节点作为单独项目进行实施,投资估算为9484.32万元;松山湖大道—石大路立交,建议近期保留现状,暂不整治。
会议共识:环城路6个堵塞节点改造方案以规划局的为准,尽快确定动工日期。
梁国英:按城乡规划局的方案去做,力争今年10月动工。
东莞大道应变为生活型城市主干道
近期,市城乡规划局会同市相关部门,重点针对鸿福路路口和旗峰路路口的10多个交通改善方案进行论证,提出了改善方案和建议,并也达成基本共识:在城市内部改善交通拥堵要慎用立交;改善交通拥堵要保证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不降低。
规划部门表示,按照城市规划和建设安排,东莞大道的功能定位应从快速联系通道回归生活型城市主干道。东莞大道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必须大幅度强化、而现有的快速交通功能应相对弱化,沿线要逐步增设灯控平交路口,一是有利于加强横向联系;二是增加交通转换节点和通道,有利于分流疏导;三是通过灯控配时,有效控制交通流量,避免大批车流汇集到鸿福路口。
市城乡规划局称,可以通过分流疏导,配合东莞大道的功能调整,均衡调配交通。比如,强化现有的联系中心区的南北向和东西向通道。
建议改造科技路、莞太路、四环路,提升其交通功能,分流疏导交通;增加联系中心区的南北向与东西向通道。建议启动东城东路连续流通道、松山湖第二通道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等。
另外,就是完善中心区内部的次路网体系,理顺微循环系统,提升内部路网整体交通集散能力。
此外,提升由莞太路、四环路、翠峰路、旗峰路、体育路围合的中心区环路的通行能力。
会议共识:鸿福路口倾向于平面优化方案,旗峰路则预留下穿通道。
梁国英:这两个路口改造,有的人说要搞立交桥,有的说做跨线桥,还有地下隧道下穿等,我觉得均不大理想。
其一,这些方案对周边土地分割严重,降低了道路两侧用地的联系,难以聚集人气;其二,对城市景观有影响;其三,今后两条轻轨经过这里,以后的交通会比较复杂;其四,仅解决了这两个路口的问题,不等于说该区域的拥堵问题就解决了。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