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租房建设融资模式取得新突破———昨日,我市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社保基金信托贷款正式签约。按照协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以信托产品形式,为我市提供45亿元贷款,专项用于公租房建设。该笔贷款也是全国社保基金迄今为止单笔放款最多的一个保障房项目。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副理事长王忠民,市长黄奇帆、副市长凌月明出席签约仪式。
重庆大规模兴建公租房,为全国各省区市落实中央提出的保障房建设任务作出了表率
戴相龙说,近年来,重庆按照“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的重要增长极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三大定位,在产业发展、交通建设、改革开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重庆大规模兴建公租房,为全国各省区市落实中央提出的保障房建设任务作出了表率。此次与重庆签约,对于重庆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房建设资金、促进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都具有重大意义。
黄奇帆说,前年底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公租房建设的发展目标,构建“双轨制”的城市住房配置体系,大体上30%-40%是公租房为主体的保障房,60%-70%是市场化配置的商品房。根据测算,我们规划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能够满足200万居民的需要。去年1300万平方米全面开工,今年将陆续竣工投放1000万平方米。今年又将继续开工1350万平方米,到6月底,已开工700万平方米,剩余的600多万平方米将在9月底前全面开工。明年还会再建1350万平方米。
重庆公租房服务对象明确,很阳光,特征明确
黄奇帆说,重庆的公租房建设具有五个特点:
一是全国规模最大。重庆的目标是30%-40%的人进入保障房,也就是说城市里会有300多万人属于此列,其中100多万人是动迁以后的安置性保障房,200万人是没有产权的公租房类型的保障房,如此规模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而且,实际启动开工量也是最大的。
二是服务对象明确。重庆公租房的服务对象明确为三类:一是进城的农民工,随着城市发展,今后会有几百万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都是重庆的新生代城市市民。二是新生代的大学生,他们有住房的需要,但暂时还没有能力买商品房。三是重庆城市原住民中的住房困难群体,人均住房面积在14平方米以内。应该说,这三类服务对象很阳光,特征明确,不容易“浑水摸鱼”,实际操作中也比较简便,符合老百姓利益。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