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七个月住宅土地市场呈现三大特点
基准地价是政府制定土地“招拍挂”底价的重要参考之一,但在各地纷纷调整基准地价的同时,全国限购城市住宅用地流标现象却日益明显;一线城市居住地价保持平稳,热点城市居住地价升中趋稳;全国土地成交溢价率普遍下滑。
从土地成交量来看,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的统计,截至2011年7月底,全国土地流标数量达到了353块,同比增长了242%,其中住宅类土地流标数量163块,占比达到46%。其中7月份土地流标数量达到61块,基本相当于1-2月流标数的总和。全国土地流标前十的城市里,有8个是已经执行限购的城市。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土地流标反映出开发商拿地节奏减缓。她说:“今年一线城市的成交量7月份比1月份下降了27.4%,限购城市成交量几乎一落千丈,目前部分开发商逐渐选择了加快销售节奏,力求尽快回笼资金,日益增加的销售压力也迫使开发商暂缓拿地。”
从成交价格上来看,中国指数研究院土地版监测的数据显示,2011年1-7月份,全国130个城市住宅用地楼面均价为每平方米1477元,同比下降9.2%。35个大中城市1月至7月住宅用地楼面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广州、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海口等17个一线城市或重点二线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而18个地价上涨的城市多 为 二 三 线 城 市 ,其 中 郑 州 上 涨129.1%,沈阳上涨108.8%。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有关专家认为,近期限购、限贷、提高首付等抑制需求的调控措施的影响力已经在一线城市逐步显现出来,导致开发商拿地的热情和意愿有所下降。热点城市居住地价走势强于一线城市的重要原因就是开发商和炒房者在一线城市“挤出”效应下,纷纷将投资重点转向二三线城市,这种“挤出”效应同时也传导到了土地市场上,助力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继续运行于上升通道当中。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