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马甲”规避监管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暂停新的高尔夫球场建设。8月23日,山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在电话中向记者明确表示,自2004年国家下发通知以来,山东省就未再批准建设高尔夫球场,“一家都没有。”
那么山东高速又是如何通过立项、审批、环评重重关卡,获得千亩土地顺利上马的呢?8月23日,记者来到莱芜市行政服务中心国土资源局窗口,但是值班工作人员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记者随后来到莱芜市政府发改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再次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并告诉记者可以向宣传部新闻科了解情况,新闻科的工作人员表示,自己正忙于制作整理将于济南召开雪野湖旅游区推介会的资料,对于山东高速建设高尔夫球场一事并不知情,并告诉记者“听说已经停建了”。
记者随后又多次向莱芜市、雪野镇以及雪野旅游区管委会相关部门了解情况,相关负责人均三缄其口。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社科院研究员杨重光告诉记者,为绕开国家禁令,高尔夫球项目往往会以生态建设、休闲设施、公共体育中心等名义进行立项,绕开监管由地方政府进行审批。
记者翻看山东高速的公告也发现,高尔夫球四个字从未出现在公告中,取而代之的是山地运动中心。
山东高速证券事务代表马宁告诉记者:“莱芜雪野那边做的是低密度住宅配套的绿化项目。”但是对于记者在现场见到的练习场,马宁说:“练习场好像已经拆除了,我记得好像拆除了。”马宁坚称山东高速在莱芜雪野建设的是绿化项目,“不是高尔夫球项目?”“目前不是。”对于绿化项目的名称是什么、面积有多大,马宁表示并不知情。
杨重光教授表示,地方政府面对国家禁令却大开“绿灯”,违规上马高尔夫球项目,主要在于这种项目对地方政府与开发商来说都有巨大的利益。一方面,开发商往往在高尔夫球场附近配套建设别墅,高尔夫球场可以起到抬高身价的作用,让别墅卖个好价钱。
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高尔夫球场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成为招商引资的“门面”。更为重要的是,高尔夫球项目可以显著提升周边地价,这对于高度依靠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来说,周边以及后期建设的房地产项目可以让地方政府赚得盆满钵满。“双方一拍即合,将项目改头换面绕过审批,国家禁令就变成一纸空文了。”
利用率较低
据了解,山东高速建设的高尔夫球场以及别墅项目占用了东站里村、北白座村的近2000多亩土地。
东站里村村民杨志(化名)告诉记者,他家里原来有四五亩地,地里多是种植生姜、花生、花椒等经济作物。2009年家里的四五亩土地有一部分被征了去,每亩地的赔偿标准是2.7万元,全村征用的土地共有180多亩,按人口均分下来,每人可以得到1.1万元,“这是征70年的钱。”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