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搏杀
从2003年开始,东莞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商业地产开发浪潮。一时之间,80万平方米的华南MALL、16万方平方米的世博广场、70万平方米的第一国际以及高价地广场等众多大型商业项目相继呈现;东莞商业地产可谓业界瞩目。
正是在这样的“造城运动”推动下,2005年,这些商业地产引入的主力商家纷纷入驻开业,东莞卖场百货业迎来了多元化发展的时期。
这一局面,以2005年1月1日,莞城愉景东方威尼斯广场及其主力商家天虹商场、顺电家电商场正式开业为起点。
1月21日,铜锣湾百货全国旗舰店-铜锣湾百货东莞华南MALL店全面开业迎宾。
6月,世博广场主力商家-海雅百货商场正式开业。9月,南城第一国际广场主力商家中华百货正式开业。
随后,9月30日,莞城高价地广场及其主力商家彩怡百货正式开业。
10月28日,虎门天河城正式开业。这是开业9年来天河城首次出“城”扩张,也是天河城百货第一次以直营店方式开设异地分店。
纵观在此期间开业的百货卖场,来自深圳和广州的知名百货商家几乎各占据半壁江山;分割完毕东莞几大商业中心。
但对于这些外来商家来说,进入东莞之初经营并不是特别容易。开业之初,天虹相关负责人温小华对其经营情况的记忆为,“不太好”。那时候,天虹周边几乎没有小区住宅,全是自然村落;东莞消费者对于去商场购物还比较陌生,他们的逛街习惯更多还停留在商业街时代。
“天虹海雅刚开业时,守得也很辛苦。”赵永臣,还有一个身份,曾为深圳第一家海雅百货的筹建者之一。东莞的天虹、海雅刚开业,他都有前往逛逛。据他粗略计算,当时商场内的客流量几乎不足百人。“只有真正‘守得住’的人,才能熬得春暖花开。”而根据东莞市经贸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除沃尔玛、天虹、苏宁等小部分企业外,大部分外来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亏损企业占外来企业总数的80%。
最终,经过2年的痛苦搏杀,记者了解到,以铜锣湾百货东莞华南MALL店正式撤出东莞开始,2007年,天河城虎门店也从虎门撤出;随后,同样来自广州的中华百货也正式撤离第一国际。
根据当初的知情人士分析,选址问题或许是导致这些企业撤出的一大要素。据了解,当初虎门天河城选址在一条步行街上。步行街的人流和消费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天河城品牌的运作。
而招商难则是当初东莞百货遇到的另一个难题。当初的东莞,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仍然比较低,名牌商家进驻意愿不强。据知情者回忆,虎门天河城当初的品牌商家主要以虎门本土品牌及温州等地的一些品牌为主,鲜少名牌。而中华百货进入第一国际,原本定位中高档商场,但最终招商成功的商家亦在少数。
而在镇区,由于金融风暴的冲击,工厂撤离,开在工厂周围的百货也遭震荡。有记者统计,曾经镇区百货20天连关5店。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