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少听到人自怨自艾,刚毕业,工作不好找了,刚打算买房,房价开始高不可攀了。随着调控政策持续,开发商频送降价“秋波”,他们终于有了些爽的感觉,哥不用老感觉晚一步就买不到,可以想挑挑,想捡捡,想捧谁捧谁,楼市的冬天,就是购房者的春天。
在房企老大万科提出了过冬模式后,能够坐得住的房企越来越少,低温下的郑州楼市硝烟四起,很多开发商加快了“以价换量”的步伐,于是,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这样并不常见的购房优惠,开始轮番“轰炸”购房者。在购房者面前历来强势的开发商终于低头,楼市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出路】 寒冬下,抓住刚需族是唯一出路
政策不放松,意味着只能从市场上寻找出口,以价换量是开发商的唯一选择。然而,随着调控力度的逐渐加大,一些投资型购房需求已经渐渐淡出住宅市场,刚需族成了支撑楼市的顶梁柱,只有抓住刚需族,才能在楼市中占领一席之地。
记者在近日的走访中发现,即便在周末,看房的人也寥寥无几,售楼人员大多聚在一起聊天度日。即使某些做出明显促销活动的楼盘,情况也不是太好。某房地产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郑州市仅有20%的楼盘对目前的销售情况表示满意,明确表示不满意的占到48.8%。
从郑州楼市下半年低迷的成交数据看,降价的效果似乎并不太理想,一方面是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另一方面也说明降价尚未达到购房者的心理预期。房地产分析人士贾卧龙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出了“楼市双向堵塞”的观点:“降价了没人买,使得开发商不愿再降价;不愿降价,观望气氛下,成交量更难有起色,这是恶性循环。”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缺钱的日子很难挨,但“差人”更可怕。没有购房者的捧场,开发商们林林总总的楼盘只是钢筋水泥混合物,只有经过了市场的交换洗涤,只有让购房者入市,这些楼盘才能活起来。
【调查】 刚需族最想要什么房?
买自己合意的房子当然更需要精挑细选,楼市遭遇寒冬,连年的卖方市场终于成了买方市场。对于刚需族来说,目前市场状况下,他们更有了精挑细选的时间与资本。
目前郑州的刚需族可分为三大类:首次置业的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年轻人,45岁~55岁改善性需求人群以及退休之后的养老人群。不同的刚需人群,对户型、区域、小区环境等有不同需求,买房都有各自的特点。
对于首次置业的年轻人来说,房子多为婚房。因为缺乏经济基础,价格是他们考虑的首要因素。另外,交通和商业配套设施,也是选房者看重的主要因素。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因为公交线路多,生活配套设施比较齐全而深受大家关注,即便是二手房也是不少人关注的对象。户型方面,90平方米以下高性价比的产品成为新婚置业者的首选,持币观望的准新人大有人在。
中年人是为了改善现有的居住环境而买房,他们更看重舒适性和配套设施。一般来说,这类刚需族主要是为了子女就学或照顾老人,大多数需要更加宽敞一些的住房,对于面积大小和舒适度的要求较高,另外对周边的市政配套也比较看重,市内比较好的中小学附近的高档小区成为这类人群的首选。
老年人则更看重房子的环境。目前,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在选购新房时,偏爱市郊的住房。除了价格因素之外,城郊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也成为让许多老人动心最重要的理由。大多数老年人都表示购置养老房产是他们操劳奋斗、存钱消费的重要目标,其中带电梯的洋房、两室一厅、兼顾社区会所老年社交活动的小区,成为大多数老年人的首选。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