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楼盘特征:
成交向品牌开发商集中。成交前十名楼盘中,万科、中信,恒大、沿海等一线开发商占据半壁江山。
成交以“中小户型”刚需产品为主。成交前十名楼盘中,主力户型71-120平方米楼盘占八席,如此高的比例足以说明刚需在开春后得到积极释放。
成交以“中低价位”刚需产品为主。成交前十名楼盘中,均价在6500元以内的楼盘占五席,其中5000元以下楼盘占两席。
部分二三线镇区市场空间仍较大。成交前十名楼盘中,二三线房价镇区占一半。相对于东莞一线区域来讲,东莞房价二三线镇区楼市需求以刚性为主,说明部分二三镇区随着市场供应的增加,刚需在激活。
3、市场成交回升原因分析
政策释放“紧中有松”信号,楼市预期得到提高。2011年底金融政策定调适度宽松,开发商和消费者情绪得以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标志着金融政策转向。围绕“支持合理购房需求”调控大方向,不少地方政府预调微调,对楼市定向放松,诸多信息导致楼市预期得到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置业者认为政策已见底,房价已见低,放弃观望,选择出手。
压抑的刚需得到释放。在持续高压的政策环境下,2011年东莞楼市市场观望较重,尤其是刚性需求,受市场氛围影响较大。在经历近半年的压抑后,在政策利好趋使下,刚需“挺不住”选择出手。
市场增加刚需产品供应。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2011年,刚需受到保护,投机投资需求受到打压,但是东莞市场并未因此大幅增加刚需供应,相反,大户型供应居主流。此种供应失衡现象导致相当一部分刚需受压抑未能释放,尤其是市区二房户型曾一度一房难求。2012年2月,市场相应增加了刚需户型的供应比重,恰好迎合主流需求。
开发商主动出击,适度让利。虽然2012年政策“定向适度宽松”是大趋势,但在高库存的客观条件下,开发商并未盲目乐观,整体仍保持谨慎乐观态度。春节后,东莞楼市仍然保持着节前的促销,个别项目让利幅度较大,成交量得到一定支撑。东莞楼市健康稳定逐渐成为市场共识。东莞楼市自2010年9月后,房价长期稳定在8300元上下,即使2011年四季度,也未得到明显回落。置业者经历数月的观望后,特别当看到春节后房价并未持续下降时,房价下降这一希望得到破灭,导致购房者放弃观望,选择出手。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