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非毛坯是家中的大事。花钱多,还特别费事,关系到一个家庭未来的舒适和健康。但是,非毛坯的学问很大,如果不提前做好功课,很可能钱花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非毛坯效果。
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非毛坯前一定要先学习些非毛坯的专业知识,对家装市场也要进行基本价格的调查,并且了解可能存在的消费陷阱,做到心中有数。那么,非毛坯或者买家具等才不会花了冤枉钱。
非毛坯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1、材料“猫腻”不少
一是非毛坯材料的品牌、规格、环保和安全指标、等级等不同,其价差也很大。部分商家为牟取暴利,也为迎合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用普通商标非毛坯材料冒充驰名商标销售。二是销售给消费者的装饰材料与消费者在店堂看到的样品品质差别很大。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是一些商家惯用的手段。三是部分商家通过“折上折”吸引消费者与其交易,但又要求消费者放弃发现商品质量问题后的索赔权。当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后,商家又拒绝为消费者退货。
2、工程分包质量堪忧
非毛坯房门、做衣柜、橱柜、书柜、卫生间防漏等工程每一项都对整体非毛坯的美观、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有的非毛坯公司在承揽非毛坯业务前信誓旦旦保证质量,在接到工程后,又分包给一般的散工具体施工,自己当起包工头,致使非毛坯的房子出现质量问题。
3、预算报价欺诈难防
众多非毛坯公司在做非毛坯预算报价时,一般都将非毛坯预算价报得很低,号称是“零利润非毛坯”。在揽到工程后,一方面偷工减料,一方面不断要求消费者增加一些项目。到最后,实际价格比预算价格大大增加,致使消费者叫苦不迭。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