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国内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不少房企“零拿地”频现 巨量土地储备成为负担

来源:经济观察报  宋尧 东莞房掌柜  2012-05-05 08:31:47
[摘要]当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库存总量攀升至1.37万亿元时,去库存化已成为不少房地产开发商2012年最主要的工作。 以世茂地产为例,按照2011年的竣工速度,其土地储备可供其开发17年,而这在中国房地产公司中并不鲜见。 ...

  当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库存总量攀升至1.37万亿元时,去库存化已成为不少房地产开发商2012年最主要的工作。

  以世茂地产为例,按照2011年的竣工速度,其土地储备可供其开发17年,而这在中国房地产公司中并不鲜见。

  消化掉这些房地产黄金时代留下来的遗产,要花去一些开发商很长的时间。在漫长严厉的楼市调控博弈中,一些房地产业大佬们已经意识到转折即将来临——房地产业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而作为那个时代的产物——为高速增长而准备着的巨量储备土地,也多少显着有些不合时宜了。

  为未来储备?

  不管如何,去库存化事实上已经开始。第一季度,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削减了在土地市场的投入。在A股排名前10的开发商第一季度仅投入143亿元新购土地,仅为2011年同期的30%。而富力、华润、金地和绿城4家房企更是罕见的“零拿地”。

  不过,与2008年开发商被动地削减土地投入相比,当下开发商的行为却多少有主动为之的意思。“郁亮跟我说,万科拼命卖楼收钱的原因不是为了抄底,是为了保命。因为万科太大了,万一又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个钱就是保命钱。”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透露。

  而在第一季度完成了超过70亿签约销售额的世茂房地产,其公司也有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世茂目前土地足够满足开发需求,暂时不会有拿地的计划。

  事实上,以当下的销售速度计,排名前列的大型开发商均有足够的土地以应对未来数年的发展。以世茂地产为例,据其2011年年报披露,截止到2011年底,其土地储备规模达到3950万平方米,而2011年竣工楼面面积不过332万平方米,施工面积也不过720万平方米。

  即便以容积率1.5折算,以2011年的竣工速度,其土地储备可供其开发17年。而这在中国房地产公司中并不鲜见。

  一份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尚在开发过程中的房地产用地宗数和面积分别为15.04万宗、47.99万公顷,这个数字相当于过去三年年均供应量的4倍。假如以其中一般属商品房用地,且以容积率1.5折算的话,其转化为商品房开发面积便高达36亿平方米。足够开发出4000万套90平方米的住宅。如能全部开发完成,足以改变目前市场上的供需关系。

  而国土资源部人士透露,绝大部分土地均是在最近五年里供应到市场的。

  房地产开发商在过去几年的疯狂投入可以从保利地产的发展中窥见。在过去三年,保利是中国房地产界扩张最猛的公司,三年拿地资金总计超过1000亿元,其中2009年410亿元、2010年553亿元、2011年228亿元。仅2009年,购入土地成本便占到了保利当年销售收入的九成以上。

  投入远大于产出,这样的疯狂让人难以理解。但只要回顾过去十余年大型开发企业的生长速度,就能明白所以然。

  2011年,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万科的年销售额为1215亿元,而在12年前,这个数字仅为20亿。12年间销售额增长60倍,其中在2004年实现了144%的翻番增长。而支撑这么高速增长的,就是看似不可思议的天量土地储备。

  “假如在土地储备上过于保守,那发展的速度无疑要大受抑制,这便是过去十年留给开发商们的经验。”一位地产分析人士认为,问题是,下一个十年呢?

分享到:
责任编辑:王慧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