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各地楼市成交逐步回暖,使得政策面的任何变动都会搅动楼市神经。为稳定政策预期,7月以来中央领导人及中央诸部委三番五次强调继续严格实施房地产各项调控政策,防止变相放松投机投资性购房政策。如何平衡“稳增长”与“严防房价上涨”的矛盾,已成为当前政策走势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未来各地政策微调将更为谨慎,市场仍以刚需为主,投机投资性需求仍严格受限,政策调整惟有在合理区分投资投机性需求和改善性自住需求中寻求突破。
2011年,楼市调控全面升级,成交严重受创,年底开始,不少地方政府已试图在调控政策的各个层面进行松绑。2012年以来,在中央政府各种宽松信号的陆续暗示下,各地楼市微调新政蓄势而发,并在全国范围迅速蔓延。政策微调主要涉及限购范畴、购房优惠、房贷利率折扣、房源解禁、土地出让、缓解开发商资金压力等多个层面。
微调标尺:成交低迷程度
据《中原地产研究2012上半年刊》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微调城市自2011下半年起,成交量逐步跌入低谷,其中过半城市成交量的下滑幅度超过20%。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认为,楼市成交的低迷程度也成为微调幅度的重要标尺,成交越低迷,大尺度微调的冲动越强。如,成交萎缩最为厉害的长沙、石家庄曾分别尝试从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放松限购细则等方面进行了微调。虽然两地微调新政均未落地,但低迷不堪的楼市成交无疑是地方政府大尺度博弈的直接动力。
限购令:明松未遂暗放成风
2011年10月,佛山成为全国首个直接松绑限购的城市, 其赤裸裸地鼓励投资性需求,结果于12小时内被紧急叫停,留下了“一日游”的笑柄。此后11月,成都欲放松对限购环节的审核,透露出对投资投机性需求的暧昧态度,因而胎死腹中。时至2012年,先有上海通过咬文嚼字的方式重新定义户籍家庭概念,大开需求之口,但一周内被叫停;而后石家庄针对限购的微调和细化措施未经发布即被叫停。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