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商业定位同质化严重
此外,商铺过于集中,每个区域商业定位又基本差不多,同质化严重。车德锐认为,国内的一线品牌不愿意来东莞这样的二线城市,更别说国际品牌,目前也只有国内二三线的品牌愿意进驻。“人家品牌也是要评估你的消费力状况的,现在招商困难,有商家进驻就已经很开心,很多当初的规划不得不放弃,造成现在定位不明确的局面。”
张自立认为,去年的金融危机也导致东莞人口有所流失,而这直接造成对零售业的冲击。东莞这个地级市以集团镇为主,每个镇区有自己的商业中心,市区的凝聚力不够其它城市表现强,前几年市区的房价还不如镇区。
此外,在消费习惯上,高端人群习惯到香港、深圳消费,低端人群的消费力在工厂周边的小超市已经消化掉,怎么去支撑这么多的商业项目?
展望:交通配套应跟上 定位要差异化
“其实,交通配置也很重要,从第一国际和莞城文化广场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张自立称,文化广场有很多公车直达,甚至直达各个镇区,镇区市民在周末就可以过来消费,人气一直不错。而第一国际的公交车就那么几趟,也没有和镇区相连。
车德锐也认为,第一国际的确供应量太大,在交通配套上也有硬伤。如果能建成地下通道,把一路之隔的怡丰都市的消费力吸引过来,情况应该可以改善。对另两个经营不善的区域,车德锐指出,华南MALL宣称针对的是大华南区域,其实也就只能针对万江,最多辐射南城、莞城,这样的定位是有问题的。而市政府广场周边的商铺应该走高端路线,目前虽然已有少量高端品牌进驻,但还不够规模,推广力度也不是很强。
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目前商业地产规模过大,政府方面应该有所把控,看商业的比重与购买力能否匹配,在定位时也应尽量差异化。“两三年之后,随着东莞轻轨的发展、房地产业的日渐成熟,以及一轮淘汰之后,总会有商圈能坚持下来,到时应该能进行良性发展。”车德锐说。
商户声音:降租也不足以维持生意
“去年租金最高的时候是120~130元/平方米,现在降到70多元了,但是生意还是很难做。”在莞城香港街做桶装水生意的商户朱先生叫苦不已。他说,这大半年来业主给他降了三次租金,“现在形势确实不好,业主也担心走失租客,空置着也是浪费。”
东城怡丰都市的商户陈小姐开了一家服装店,才开了三四个月,由于连续亏本,现在打算转让铺位。“现在逛街的人都少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真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了。”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