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东莞分行的数据,上世纪90年代中期,每笔房产贷款平均额只有10万元左右。在1998年~2000年间,贷款额多数也不过大约25万元。“当时东莞的商品房均价仅1000多元/平方米,即使买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总房价也才10万元左右,相应地,贷款金额也会比较少。”建设银行东莞分行相关人士分析称,“很多人手头宽裕后都会选择提前偿还房贷,‘无债一身轻’的观念在东莞市民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那时供居民投资的渠道也比较少,人们手里一旦有钱,首先考虑的就是还住房贷款,所以很多人选择了提前还贷。”
故事
乐
一点还贷压力也没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东莞做生意的陈固杰(化名)在2000年前后买下黄江镇华诚大厦的一套房子,这是他置下的首套房产,位于16楼,接近140平方米,以当时的标准来看算是“豪宅”了。“当时的房价是每平方米不到2000元,房子总价不到30万元。”陈固杰向记者回忆说,“本来也想一次性付款,但买车后钱就不够了,又急着为成家做准备,所以才考虑按揭的。”
当时才不到30岁的陈固杰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说:“当时工厂几乎每个月都能有几万元的利润,2000多元的月供根本不成问题。那时我真不觉得自己是‘房奴’。”意气风发的陈固杰当年是上午去看了楼,下午就立马拿出了数万元的首付,“一点还贷压力也没有。”陈固杰对记者说。
一些东莞早期的商品房业主回忆说,当时如果申请按揭付款,像买宏远花园等一些楼盘的房子还可享受打折的楼价。
忧
每月还贷用去一半工资
“用银行的钱来为自己买房,这种想法在我申请按揭的时候感觉真的很新鲜。”作为国企员工的石先生本来还盼望着单位什么时候能给自己分套房,然而1998年我国基本取消了福利分房,石先生的这个念头便打消了,于是他咬咬牙,贷款买下了东泰花园的一套两房一厅的公寓。
石先生说,还房贷真是“压力山大”:“我当时每个月工资才2000多元,还贷就用去一半了。”石先生说自己当时也“纠结过”,甚至连到底是采取“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的还贷方式,石先生都“琢磨了好几个晚上”才做出决定。
而在陈固杰那里,尽管还贷压力不大,并且他早在2007年就已经提前还清了银行的贷款,但他到目前为止也还住在华诚大厦的这套房子里,他说:“现在要再买一套房子,下决心的难度比当年大多了。一方面是房价已经飙升到现在这个程度,另一方面是做生意赚钱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
提醒
1.是否提前还款要视个人情况
不少2000年以前申请了按揭的业主们目前已经进入还款的最后“冲刺”阶段。
工商银行东莞分行相关人士提醒,对于采用等额本金还款的贷款人来说,如果还款期已超过了1/3,不适合提前还款。由于随着还款时间的增加,所剩本金减少,还款利息也越来越少,当还款期超过1/3时,借款人已还了一半的利息,再选择提前还款的话,偿还更多的是本金,不能有效地节省利息支出。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