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市民讨论的话题是房价还会降多少,半年过去,不少人已开始担心东莞房价将全面上涨。记者近日踩盘发现,尽管人气较三四月份有所下降,但部分楼盘已悄然涨价或酝酿涨价。同时在通胀预期下,楼市也出现了不少投资者身影。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手头有盈余的话,可以考虑入市。但也有人担忧,后市持续过热将可能再次产生楼市泡沫。
房价悄涨投资者潜入市场
近一两个月来,广州、深圳的房价回暖迹象明显,近日广州珠江新城的高价地出炉更是导致楼市涨声一片。“东莞会不会也和广州一样,楼市全线涨价?”市民周先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记者踩盘发现,不少楼盘的确在悄然涨价或酝酿涨价。如江南第一城的部分产品均价涨了约500元/平方米,销售依然热闹。东海阳光的销售人员也告诉记者,新推产品的均价可能为7200元/平方米,而此前仅为6700元/平方米。此外,诸如塞纳河畔曾跌至5000元/平米以下,现在也回调了约300元/平方米;中信风云汇二期产品也将上调200~300元/平方米。
在房价悄涨的同时,不少投资者也开始潜入市场。市民赵先生近期在景湖春晓购买了一套单身公寓,他本身已有一套110平的三房,这套单身公寓纯粹为了投资。“经济学家都在说会有适当的通货膨胀出现,到时货币就没现在值钱了,所以想买套房子保值,反正现在的房价也不算高。”赵先生说。
产生这种投资不动产想法的市民不止赵先生一人,记者了解到,目前普通住宅的成交有所降温,别墅市场却异军突起。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本周全市成交别墅37套面积13272平方米,环比前一周的成交量大幅上升125.5%。很明显,这显示出自主性购房的刚性需求有所减少或有所抑制,而改善型住房以及投资需求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手头资金有盈余可考虑入市
“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富豪阶层对未来一段时间通胀压力的预期,为了让手中的资金增值保值,所以占据房地产市场金字塔尖的稀缺别墅资源,这样投资置业两相宜。”中原地产研究部经理车德锐向告诉记者。
在美联储直接购买美国国债之后,中国未来将出现适当的通货膨胀已经得到不少认同。中信集团东莞有限公司营销部副经理陈峰称,通胀预期会推高楼市价格,买房是实现资产保值是很好的渠道。根据现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来看,房价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落。
金信联行总经理罗凤也认为,今年上半年东莞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施工面积、投资规模登指标全面回升,预示了房地产各方都看好楼市。加之目前的通胀预期,楼市成为热钱的好去处,如果手头资金有盈余,可以考虑入市。
同时,她提醒称,近期中央和银行系统将会重申第二套房首付款比例和利率规定,要求银行严格执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首付款比例和利率规定,可能会造成一个短时间的观望期,未来《物业税》实行与否的风闻也会对楼市造成一定的波动,但2009年整个楼市大体上还是平稳发展。
谨防后市持续过热再生泡沫
虽然楼市表面的确呈现良好发展的态势,但也有业内人士存在一些担忧。金信联行市场部经理林清平称,房地产业跟国家整个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如果经济还没有回暖,楼市却一直这样持续这种热度,楼价全面上涨,那么下半年将有可能再次产生经济泡沫。
届时,政府也不会希望房地产业过热,投资资金过多集聚在楼市对整个经济来说是不利的,政府当然也希望资金能分流到其他行业。“有一个截流的办法,就是不要让楼价涨得太快,减少其中的利润,”林清平说,“去年是由于国家不断出台政策调整楼市,才产生现在的火热。一旦这些利好政策收回,东莞的成交量将会马上下降。”
此外,东莞楼市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广深影响。“广深楼价下调一两百,东莞马上会下跌几百甚至一千元;但回暖的速度又会比广深缓慢。”林清平认为,广州是省会城市,深圳也已经发展成熟,楼价再跌,也有投资者入市。但是对东莞,危机一来,不少投资者甚至会对整个城市失去信心。因此,就投资来说,难以在短期内得到高回报,目前较适合长线投资。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