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母爱如水,温婉而细腻;那么,父爱是山,高大而坚定。父亲节将至,各种感恩的方式被提上日程,部分开发商们自然不错过对父亲节的“温情”促销。本期记者通过采访60后、70后和80后三个不同年龄层的父亲,展示不同时代的住房印记。此外,就其不同年龄层父亲之购房注意事项采访资深人士,为各位父亲们提供购房意见。
60后父亲 买房更看重生活、医疗配套
60年代出生的父亲,现时五十岁左右,正准备步入老年期。这一年龄段的父亲,从泥屋、自建房、集体房到商品房,从只讲生存到考虑享受居住环境,在他们身上,反映了中国住房消费的真实变化。其购房会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既要考虑家庭整体财务情况,又要顾及父母儿女等家庭成员。
居住记忆
厨房不通风煮饭被熏哭
东莞高埗本地人李大叔,是60年代初出生的。他依然清晰记得,他们家最早是居住泥屋,地面是坑坑洼洼的,采光通风很差,“小时候最害怕天气潮湿时煮饭,柴火烧得慢,浓烟往往把我熏哭。”
直到1984年,他家的房子才建成了一层高的红砖屋,都是亲戚们一砖一瓦地帮忙盖好。当时屋里的采光要靠几块透明的玻璃,厕所设在住屋外,“那时我晚上都不敢单独上厕所”。改革开放后,家庭收入增加,在村里盖了一栋三层高的小洋房。而现在,全家都搬进市区的商品房。
置业建议
可选择贷款购房
这一年龄层的父亲,相对而言储蓄率较高以及观念等因素影响,买房时多选择一次性付款。不过理财人士并不认同这一做法。
东莞工商银行南城支行的理财师刘经理认为,这一年龄段的父亲有部分存款,但新增收入却渐减。购房不必非要选择一次性付款,考虑到房贷按揭是有年龄限制,建议中年人买房时可考虑六成以上首付。
中原地产东泰分行置业顾问傅先生认为,中老年人的生活半径要小于年轻人,买房时一定要考虑周边配套,如菜市场、银行、医疗等。此外,良好的环境更有益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买房时看小区内是否有可供老人日常散步、健身场所,如果靠近公园就更佳。
购房故事
买套小房跟儿子做邻居
李大叔的儿子已成家立室,女儿待嫁。儿子夫妻俩忙于工作,照顾孙子的任务自然落在他和老伴的头上。“如果不是要带孙子,我们或许不会这么早进城居住”,李大叔说,“我儿子住一套小三房的户型,为了居住舒适并有各自的空间。最初的设想是在同一个小区买房,不过那个小区的二手房也不便宜,单价都要超过8000元,而且是靠马路边的房源。”
后来,他们在离西平仅十分钟路程的东泰花园买下了一套大两房户型,“100㎡只有两房,但足够舒服,客厅开间大、房间采光好。此外,小区大树成荫、购物方便。”
楼盘推荐:江南第一城、金域华府、北大资源御湾、东泰花园、石竹新花园
70后父亲 关注居住舒适度与教育配套资源
对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目前多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或是成熟期。70后男性这个阶段的生活中,上有正在读书的孩子,下有年纪已经稍大的父母,压力颇大,让一家“老小”过上舒适的生活是他们奋斗的首要任务,70后买房也更谨慎。
居住记忆
曾向往住进5层高楼房
陈迁来自东北,自小生活在小县城里。他回忆小时候,县城里头楼房建筑不是很多,大部分人都住在平房里,偶尔在众多平房中间会瞥见一栋楼房,一般只有5层高。“那时候特别羡慕住在楼房里的小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