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份,部分楼盘开盘热销的情形,依然掩饰不了另外一个事实:东莞楼市成交面积自今年5月份达到高峰以来,连续两个月持续处于下滑的态势。东莞合富辉煌的监测结果表明,7月份全市住宅销售面积约49.5万平方米,环比6月份减少6.2%。
此外,中原地产的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东莞共有250个项目有商品房成交,成交面积为54.71万平方米,环比5月份下降16.64%。这种情形,不仅只在东莞出现,在全国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也同样上演。
现象:一线城市成交集体回落
连续6个月处于上升通道的成交态势,到了7月份却急转直下。这是发生在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真实一幕。据《上海证券报》报道,7月份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94万平方米,环比6月减少5.37%。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统计,7月份北京期房商品住宅的销量为12840套,日均约350套,较6月的日均385套下跌9.1%。不过,这是北京楼市继5月之后今年出现的第二次回调。
广州官方房地产网阳光家缘网的网签数据显示,7月广州楼市共成交6653套,比6月的10502套下降36%,更只有5月量的一半。深圳国土房产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54.83万平方米,环比6月下降17.4%。
广州和深圳都已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成交下降。销售面积持续处于下滑趋势的城市,还有东莞。就东莞房地产市场现状而言,今年1月份,住宅销售面积为25.5957万平方米,从2月份到5月份,一直处于上升通道,5月份销售面积最高峰达到63.0949万平方米,此后到7月份,连续两个月,成交却是在下滑。
原因:六七月份是楼市销售淡季
这背后,又有一些什么内在因素呢?春节以来,楼市成交面积连涨好几个月,无非有以下两个原因。瑞峰置业副总经理姚丽军说,首先,政策的刺激效应。中央的减税政策以及存量房贷打折减轻了购房者的负担,也冲低了房价。
其次,刚性消费群体的释放。很多自住型需求的购房者,在多次踏空的教训下,借此金融危机之际,觅得购房良机。但是,这样的等待已经很长,从前年楼市预期恶化以来,现在已经压抑一年多了。这些刚性需求的释放,推动了今年前五个月,楼市成交量的反弹。
而每年的六七月份,即是房地产销售的传统淡季。中原地产在其报告中得出一个结论:随着市场逐步进入淡季,加上市场上产品户型逐步出现结构性的供需矛盾,导致这两个月成交明显放缓。
瑞峰置业事业二部副总经理逄臻也说:前期上扬的成交量,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消费力;目前城区可供应新项目有限,基本以尾盘为主,成交量由此受到抑制。
合富辉煌东莞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7月东莞四城区新增住宅面积仅8.8万平方米,同比大幅减少超过60%。
为此,他们在报告中得出一个结论:上半年东莞城区新增供应严重不足,部分产品出现一定程度的断货,市场存量以中高端为主,导致六七月份成交量下降,成交价提高。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